羟基硬脂精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7:55 2007年12月17日的修订版本
中文名称: 羟基硬脂精
英文名称: Oxystearin
别名: 氧化硬脂精
详情: 结构式:为部分氧化的硬脂酸与其他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
理化性质:为棕黄至浅褐色脂肪样或蜡样物质。味柔和,可溶于乙醚、己烷和氯仿。
来源与制法: 取硬化油(碘值小于6),加入氧化催化剂后,加热反应、抽滤、冷却制成。
毒理学依据:
①LD50:小鼠口服大于15 g/kg(bw)。
②ADI:0~ 25mg/kg(bw)(FAO/WHO,1994)。
③蓄积试验:蓄积系数大于5;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呈阴性。 质量要求:质量标准(FCC,Ⅳ)
酸值 ≤ 15
碘值 ≤ 15
羟值 30~45
皂化值 225~240
非皂化物/% ≤ 0.8
折射率 59~61(48℃)
(奶油折射计) (相当于阿贝折射计1.465~1.467)
重金属(以As计)/% ≤ 0.0010
用途与注意事项: 植物油结构抑制剂、消泡剂、螯合剂。本品除可抑制色拉油和烹调用油结晶外,尚有消泡作用。当向油中添加本品0.05%时,在0℃进行冷试验出现结晶体的时间由2h延长至6h以上。或由5h延长至25h以上。其他使用按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油脂,最大使用量为0.5 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