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泥鳅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29 2008年8月4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6:52 2014年3月17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9行: 第9行:
  拉丁学名:Misgurnus mohoity (Dybowski)   拉丁学名:Misgurnus mohoity (Dybowski)
-  详细资料:+  详细[[资料]]:
  须5对。无眼下刺。腹鳍基部起点约与背鳍起点相对。躯体被鳞。尾鳍基部上方具一黑斑。尾柄皮质棱较发达。雄性个体胸鳍较长。   须5对。无眼下刺。腹鳍基部起点约与背鳍起点相对。躯体被鳞。尾鳍基部上方具一黑斑。尾柄皮质棱较发达。雄性个体胸鳍较长。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科名:鳅科

  英文科名:Cobitidae

  中文种名:黑龙江泥鳅

  中文俗名:鳅、泥鳅

  拉丁学名:Misgurnus mohoity (Dybowski)

  详细资料

  须5对。无眼下刺。腹鳍基部起点约与背鳍起点相对。躯体被鳞。尾鳍基部上方具一黑斑。尾柄皮质棱较发达。雄性个体胸鳍较长。

  底层鱼类,多生活于砂质或淤泥底质的静水缓流水体,适应性较强,在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个体较大,数量多,肉味鲜美,深受当地群众所喜爱。分布于黑龙江水系。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