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超标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08:26 2006年4月2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格格巫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08:28 2006年4月2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格格巫 (Talk | 贡献) 下一个→ |
||
第4行: | 第4行: | ||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整改时间 整改人 检查人 |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整改时间 整改人 检查人 | ||
+ | |||
1、车间培训不到位,职工进入车间有洗手消毒不彻底的现象。 1、要求职工在进车间之前必须彻底洗手消毒,需要戴手套的岗位戴手套后要重新洗手消毒。 | 1、车间培训不到位,职工进入车间有洗手消毒不彻底的现象。 1、要求职工在进车间之前必须彻底洗手消毒,需要戴手套的岗位戴手套后要重新洗手消毒。 | ||
+ | |||
2、由卫生人员和当班质检监督检查消毒效果。 | 2、由卫生人员和当班质检监督检查消毒效果。 | ||
- | 2、生产过程中洗手消毒不及时,未按要求频率进行消毒;或消毒效果差,未起到消毒的作用。 1、增设质检员管理消毒班工作。 | + | |
+ | 2、生产过程中洗手消毒不及时,未按要求频率进行消毒;或消毒效果差,未起到消毒的作用。 | ||
+ | |||
+ | 1、增设质检员管理消毒班工作。 | ||
+ | |||
2、由各班班长及质检员监督检查消毒效果,严格按车间制度管理。 | 2、由各班班长及质检员监督检查消毒效果,严格按车间制度管理。 | ||
- | 3、原料、辅料有细菌超标现象,在蒸煮成型处未彻底杀灭细菌。 1、协调采购部门加强对供方的控制,使之提供合格的原料; | + | |
+ | 3、原料、辅料有细菌超标现象,在蒸煮成型处未彻底杀灭细菌。 | ||
+ | |||
+ | 1、协调采购部门加强对供方的控制,使之提供合格的原料; | ||
+ | |||
2、品管严把进货关,不合格的原、辅料拒收。 | 2、品管严把进货关,不合格的原、辅料拒收。 | ||
+ | |||
3、严格控制蒸煮槽的温度及蒸煮时间,班长质检加强监督检查。 | 3、严格控制蒸煮槽的温度及蒸煮时间,班长质检加强监督检查。 | ||
- | 4、职工在操作过程中接触不洁接触面造成交叉污染。 1、严格管理制度,生产过程中禁止手触摸鼻子、工作服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及其他不洁接触面,防止交叉污染。 | + | |
+ | 4、职工在操作过程中接触不洁接触面造成交叉污染。 | ||
+ | |||
+ | 1、严格管理制度,生产过程中禁止手触摸鼻子、工作服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及其他不洁接触面,防止交叉污染。 | ||
+ | |||
2、当人员处理非食品的表面后,包括拾落地原料或产品,要对手彻底清洗和消毒。 | 2、当人员处理非食品的表面后,包括拾落地原料或产品,要对手彻底清洗和消毒。 | ||
+ | |||
3、接触不易清洗的设施、门把手,垃圾箱和原材料包装等,都要进行彻底洗手消毒。 | 3、接触不易清洗的设施、门把手,垃圾箱和原材料包装等,都要进行彻底洗手消毒。 | ||
5、落地工器具消毒不彻底。 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生产过程中工器具不能接触不洁物或地面。员工要按要求对工器具进行清洗消毒。 | 5、落地工器具消毒不彻底。 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生产过程中工器具不能接触不洁物或地面。员工要按要求对工器具进行清洗消毒。 | ||
- | 6、速冻能力不能满足生产,冷却后速冻前压货太多。 1、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加工进程,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尤其蒸煮和冷却温度一定要按文件要求进行操作; | + | |
+ | 6、速冻能力不能满足生产,冷却后速冻前压货太多。 | ||
+ | |||
+ | 1、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加工进程,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尤其蒸煮和冷却温度一定要按文件要求进行操作; | ||
+ | |||
2、禁止压货; | 2、禁止压货; | ||
+ | |||
3、及时冷却杜绝产品高于冷却水平面,及时加冰,严格控制冷却水温。 | 3、及时冷却杜绝产品高于冷却水平面,及时加冰,严格控制冷却水温。 | ||
- | 4、速冻包装时要少出、勤出,防止出的多了,产品回温,导致细菌超标。 | + | |
- | 7、环境条件:车间空间大,温度高,7~8月份达到37度,产品回温严重,导致细菌超标。 1、原料尽量现提现用,防止回温,导致原料细菌超标; | + | 4、速冻包装时要少出、勤出,防止出的多了,产品回温,导致细菌超标。 |
+ | |||
+ | 7、环境条件:车间空间大,温度高,7~8月份达到37度,产品回温严重,导致细菌超标。 | ||
+ | |||
+ | 1、原料尽量现提现用,防止回温,导致原料细菌超标; | ||
+ | |||
2、原料搅拌时加冰严格控制原料温度; | 2、原料搅拌时加冰严格控制原料温度; | ||
+ | |||
3、成型处不允许压货,要求现生产现入库;包装要少出、勤出,防止出库回温导致细菌超标; | 3、成型处不允许压货,要求现生产现入库;包装要少出、勤出,防止出库回温导致细菌超标; | ||
+ | |||
4、加强对车间空气的臭氧消毒。 | 4、加强对车间空气的臭氧消毒。 | ||
+ | |||
5、建议公司对车间进行改造,增加保温设施和降温设施,保证适宜的工作环境。 | 5、建议公司对车间进行改造,增加保温设施和降温设施,保证适宜的工作环境。 |
08:28 2006年4月2日的修订版本
关于细菌超标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整改时间 整改人 检查人
1、车间培训不到位,职工进入车间有洗手消毒不彻底的现象。 1、要求职工在进车间之前必须彻底洗手消毒,需要戴手套的岗位戴手套后要重新洗手消毒。
2、由卫生人员和当班质检监督检查消毒效果。
2、生产过程中洗手消毒不及时,未按要求频率进行消毒;或消毒效果差,未起到消毒的作用。
1、增设质检员管理消毒班工作。
2、由各班班长及质检员监督检查消毒效果,严格按车间制度管理。
3、原料、辅料有细菌超标现象,在蒸煮成型处未彻底杀灭细菌。
1、协调采购部门加强对供方的控制,使之提供合格的原料;
2、品管严把进货关,不合格的原、辅料拒收。
3、严格控制蒸煮槽的温度及蒸煮时间,班长质检加强监督检查。
4、职工在操作过程中接触不洁接触面造成交叉污染。
1、严格管理制度,生产过程中禁止手触摸鼻子、工作服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及其他不洁接触面,防止交叉污染。
2、当人员处理非食品的表面后,包括拾落地原料或产品,要对手彻底清洗和消毒。
3、接触不易清洗的设施、门把手,垃圾箱和原材料包装等,都要进行彻底洗手消毒。 5、落地工器具消毒不彻底。 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生产过程中工器具不能接触不洁物或地面。员工要按要求对工器具进行清洗消毒。
6、速冻能力不能满足生产,冷却后速冻前压货太多。
1、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加工进程,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尤其蒸煮和冷却温度一定要按文件要求进行操作;
2、禁止压货;
3、及时冷却杜绝产品高于冷却水平面,及时加冰,严格控制冷却水温。
4、速冻包装时要少出、勤出,防止出的多了,产品回温,导致细菌超标。
7、环境条件:车间空间大,温度高,7~8月份达到37度,产品回温严重,导致细菌超标。
1、原料尽量现提现用,防止回温,导致原料细菌超标;
2、原料搅拌时加冰严格控制原料温度;
3、成型处不允许压货,要求现生产现入库;包装要少出、勤出,防止出库回温导致细菌超标;
4、加强对车间空气的臭氧消毒。
5、建议公司对车间进行改造,增加保温设施和降温设施,保证适宜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