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角鲀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14 2009年4月13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1:07 2010年4月27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8行: 第8行:
     
-[[单角鲀科]](Monacanthidae)常出没於近海的海产鱼的统称,遍布於世界暖海区。与鳞鲀近缘,有时与鳞魨合为鳞鲀科(Balistidae)。单角魨体侧扁,口小。具2背鳍棘,第一棘大且可竖起,第二棘小,可後面嵌入第一棘而使之直立。鳞小且具小棘,使皮肤具丝绒感或沙纸感,而有「锉鱼」之称。一些种的[[雄鱼]]尾部的鳞棘较大,或两性鳞棘均大而雄鱼尤其明显。小口内有少数坚强的门齿样的牙齿,用以咬下[[珊瑚]]为食,并用以在软体动物的壳上钻孔以取食其柔软的部分。拟态革鲀(Aluterus scriptus)世界性分布,可长达100公分(40吋),但单角魨类多体型较小。本科[[鱼类]]肉味不佳。+[[单角鲀科]](Monacanthidae)常出没於近海的海产鱼的统称,遍布於世界暖海区。与鳞鲀近缘,有时与鳞魨合为鳞鲀科(Balistidae)。单角魨体侧扁,口小。具2背鳍棘,第一棘大且可竖起,第二棘小,可後面嵌入第一棘而使之直立。鳞小且具小棘,使皮肤具丝绒感或沙纸感,而有「锉鱼」之称。一些种的雄鱼尾部的鳞棘较大,或两性鳞棘均大而雄鱼尤其明显。小口内有少数坚强的门齿样的牙齿,用以咬下[[珊瑚]]为食,并用以在软体动物的壳上钻孔以取食其柔软的部分。拟态革鲀(Aluterus scriptus)世界性分布,可长达100公分(40吋),但单角魨类多体型较小。本科[[鱼类]]肉味不佳。

当前修订版本

单角鲀   

filefish   

单角鲀科(Monacanthidae)常出没於近海的海产鱼的统称,遍布於世界暖海区。与鳞鲀近缘,有时与鳞魨合为鳞鲀科(Balistidae)。单角魨体侧扁,口小。具2背鳍棘,第一棘大且可竖起,第二棘小,可後面嵌入第一棘而使之直立。鳞小且具小棘,使皮肤具丝绒感或沙纸感,而有「锉鱼」之称。一些种的雄鱼尾部的鳞棘较大,或两性鳞棘均大而雄鱼尤其明显。小口内有少数坚强的门齿样的牙齿,用以咬下珊瑚为食,并用以在软体动物的壳上钻孔以取食其柔软的部分。拟态革鲀(Aluterus scriptus)世界性分布,可长达100公分(40吋),但单角魨类多体型较小。本科鱼类肉味不佳。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