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螠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当前修订版本


海生后螠雌虫体大,体形像一颗豆子,宽10cm.口吻很大,可达1m,远端分叉.雄虫很小,只有1~3mm长,生活在雌虫的子宫中,像一种寄生虫.   

这种蠕虫的性别决定完全是由机遇决定的.自由游泳的幼虫是中性的,如果落在海底就成为雌虫;如果由于机遇,也可能由于一种吸力,幼虫落在雌虫长长的口吻上,就会进入雌虫的口,游向子宫,发育成为一个共生的雄虫.雄虫生活在雌虫的体内,使卵受精.   

如果把已经落在雌虫口吻上的幼虫移去,让它在离开雌虫的情况下继续发育,则发育为间性.间性偏向雌性或雄性的程度,取决于幼虫呆在雌虫口吻上的时间长短.   

各种两性生物雌、雄个体的比例基本上都接近于1∶1,而且累代如此。这表明性别也和其他性状一样,是按孟德尔方式遗传的,因为1∶1是一对杂合子与相应纯合子杂交的比值,如果雌性是纯合子,则雄性就是杂合子,反之亦然。使人想到生物的性别,可能也是这种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关系。自1902年美国学者麦克朗(C.E.McClung)在直翅目昆虫中发现了性染色体以后,上述设想逐步得到证实。现在知道,生物的性别决定一般都与性染色体的遗传有关,主要有四种类型,即XY型(雌性为XX,雄性为XY,哺乳动物,某些两栖类、某些鱼类和昆虫,以及一些雌雄异株的种子植物如女娄菜等均属于这种类型);XO型(雌性为XX,雄性为XO,蝗虫、蟋蟀等直翅目昆虫属于这种类型);ZW型(雌性为ZW,雄性为ZZ,鸟类、鳞翅目昆虫和某些爬行动物属于这种类型);蜜蜂型(受精卵发育为雌性个体、未受精卵发育为雄性个体,故雌的为二倍体,而雄的却是单倍体,蜜蜂、胡蜂和蚂蚁等属于这种类型)。有些植物的性别由一对或几对基因来控制,如玉米的雌花序由显性基因Ba控制,雄花序由显性基因Ts控制,于是玉米的性别就有三种类型:基因型为BaBaTsTs是正常的雌雄同株;基因型为babaTsTs或babaTsts的是异常的雄性植株;基因为BaBatsts的是异常雌性植株。此外,有些生物的性别还受环境条件影响。例如海生蠕虫后螠,雌虫长约10厘米,而雄虫仅长3毫米。其受精卵孵化为幼虫后就在水中游动,没有性别分化。以后或栖息于海底,或附着于雌虫的吻上。如果栖息海底则发育为雌虫;如果附着在雌虫的吻上就发育为雄虫,而后进入雌体的生殖器官内,成熟时产生精子,与雌体的卵结合。有人认为,雌虫吻上有一种化学物质,能刺激雄性基因的表达。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