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鲽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0:25 2009年3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6:55 2013年4月15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1行: 第1行:
-岩鲽(Pleuronectes bilineatus)也是在阿拉斯加白令海水域捕捞,是美国第二大鲆鱼捕捞品种,年产量约为6万吨。岩鲽在1月中旬至3月产卵前捕捞。捕捞的大多数是雌性带卵岩鲽,通常出口至日本,是那里十分畅销的产品。少量雄岩鲽也有捕捞,其中部分出口至中国,在那里加工成鱼片后再返销美国市场或在当地消费。虽然可长至1.5公斤,多数岩鲽个体较小,平均重量在500至800克之间。岩鲽价值高于黄盖鲽。+岩鲽(Pleuronectes bilineatus)也是在阿拉斯加白令海水域捕捞,是美国第二大鲆鱼捕捞[[品种]],年产量约为6万吨。岩鲽在1月中旬至3月产卵前捕捞。捕捞的大多数是雌性带卵岩鲽,通常出口至日本,是那里十分畅销的产品。少量雄岩鲽也有捕捞,其中部分出口至中国,在那里加工成鱼片后再返销美国市场或在当地消费。虽然可长至1.5公斤,多数岩鲽个体较小,平均重量在500至800克之间。岩鲽价值高于黄盖鲽。
[[category:y]] [[category:y]]

当前修订版本

岩鲽(Pleuronectes bilineatus)也是在阿拉斯加白令海水域捕捞,是美国第二大鲆鱼捕捞品种,年产量约为6万吨。岩鲽在1月中旬至3月产卵前捕捞。捕捞的大多数是雌性带卵岩鲽,通常出口至日本,是那里十分畅销的产品。少量雄岩鲽也有捕捞,其中部分出口至中国,在那里加工成鱼片后再返销美国市场或在当地消费。虽然可长至1.5公斤,多数岩鲽个体较小,平均重量在500至800克之间。岩鲽价值高于黄盖鲽。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