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饼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 17:07 2010年11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3:23 2017年5月5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hcategory:小吃 徽州饼是安徽徽州地区的特色传统名点,原名为枣泥酥馃。光绪年间有一徽州饮食经营者在扬州...) |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注意只在等号(=)后填写内容,并预览、保存,不要任意修改格式、删除符号--> | + | |
| - | {{公司介绍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category:食品]][[category:h]][[category:小吃]] |
| - | |介绍 =杭州市上城区苏阳明[[保健]]品商行位于中国杭州市浣纱路66号国货参茸商场318铺位,是一家集印尼[[燕窝]]、西藏那曲虫草、[[雪蛤]]油、[[高丽参]]、日本东洋参、花旗参、[[西洋参]]、东北山参、[[鹿茸]]等产品的经销批发的个体经营。杭州市上城区苏阳明保健品商行经营的印尼燕窝、西藏那曲虫草、雪蛤油、高丽参、日本东洋参、花旗参、西洋参、东北山参、鹿茸畅销消费者市场。商行的产品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杭州市上城区苏阳明保健品商行经销的印尼燕窝、西藏那曲虫草、雪蛤油、高丽参、日本东洋参、花旗参、西洋参、东北山参、鹿茸品种齐全、价格合理。商行实力雄厚,重信用、守合同、保证产品质量,以多品种经营特色和薄利多销的原则,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 | + | |
| - | |主营产品或服务= 印尼燕窝;西藏那曲虫草;雪蛤油;高丽参;日本东洋参;花旗参;西洋参;东北山参;鹿茸; | + | 徽州饼是安徽徽州地区的特色传统名点,原名为枣泥酥馃。光绪年间有一徽州饮食经营者在扬州制作此面饼出售,颇受食者欢迎,故当地入称之"徽州饼"。 |
| - | |主营行业 = 其他保健食品 延缓衰老 免疫抗疲劳 | + | |
| - | |企业类型 =个体经营 | + | 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自东汉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 |
| - | |经营模式 =经销批发 | + | |
| - | |注册资本 = 无需验资 | + |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也是徽州的。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它与敦煌学、藏学有同样影响。 |
| - | |公司注册地 = 中国 浙江 杭州 | + | |
| - | |员工人数 = | + | 特点 |
| - | |公司成立时间 = 2009 年 | + | |
|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苏阳明 | + | 金黄色,扁圆形,外皮透明,香甜味美。 |
| - | |主要客户 = | + | |
| - | |年营业额 = | + | 色泽金黄,酥香甜润。 |
| - | |主要经营地点 =杭州市浣纱路66号国货参茸商场318铺位 | + | |
| - | |主要市场 = | + | 制作方法 |
| - | |经营品牌 = | + | |
| - | |管理体系认证 = | + | 主要方法:烙焙法 |
| - | |公司主页 = | + | |
| -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方法一 |
| - | {{公司联系方式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
| - | |电话 = 68 0571 87075988 | + | 原料:上白面粉500克黑枣500克白糖150克猪油250克面酥适量麻油少许。 |
| - | |移动电话 = 13157719666 | + | |
| - | |传真 = | + | 1.选用上等红枣放入盆内,用清水泡涨,洗净,入笼蒸1小时左右取出,在铜丝罗筛内擦成泥状,除去皮和核。 |
| - | |地址 = 中国 浙江 杭州市 杭州市浣纱路66号参茸商场318铺位 | + | |
| - | |邮编 =310014 | + | 2.锅内放入芝麻油和白糖溶化,加入枣泥,用小火炒至稠糊、能挂在锅铲上时,盛起晾凉即成枣泥馅料。 |
| -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
| - | {{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3.盆内加面粉50克、熟猪油拌匀,擦成油酥面。剩余的面粉先用150克开水烫面,再加入冷水150克,反复搓揉上劲,盖上湿布略饧,揉开,拉成长条,包入油酥面,摘成22个面剂,逐个按成圆面皮,每个包入枣泥馅料25克,收口捏紧,口向下,用小擀面杖轻轻擀成直径约6.5厘米的圆饼,即成饼生坯。 |
| - | |公司名称 = 杭州市上城区苏阳明保健食品商行 | + | |
| - | |注册号 =330102600117300 | + | 4.平锅置木炭小火上烧热,将饼坯一面刷上芝麻油,将有油的一面朝下放在锅内,另一而也刷上一层芝麻油,待一面烙至微黄色时,翻身烙另一面。如此反复4次,烙至两面呈平透明状时,即可出锅。 |
| - | |注册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上城区国货路13号一楼318号营业房 | + | |
| - | |法定代表人 =苏阳明 | + | 方法二 |
| - | |注册资本 =无需验资 | + | |
| - | |企业类型 = 个体经营 | + | 原料:精面粉550克,白糖、芝麻油各250克,红枣400克,熟猪油25克。 |
| - | |成立日期 = 2009年03月04日 | + | |
| - | |营业期限 = 2010-05-24 至 2011-02-07 | + | 1.将面粉倒入面盆,先加入适量开水烫成雪花状,再逐渐加入冷水揉至起劲而有拉力时,将面拉成长条,包入面酥再次揉均匀后,摘成若干个面剂放好。面酥是面粉中掺生油(或猪油)反复搓匀即成。 |
| - | |经营范围 =保健食品的零售。 | + | |
| - | |登记机关 = 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 + | 2.将黑枣蒸烂,去皮核压成泥,用猪油加白糖炒干稠,即成枣泥馅。 |
| - | |年检时间 = 2010年(最近) | + | |
| -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3.将摘好的面剂一个个压成皮子,用每个皮子包入适量枣泥馅,再擀成直径3厘米左右的生圆饼。 |
| - | ==分类== | + | |
| - | [[Category:个体经营]] [[Category:经销批发]] [[Category:中国]] [[Category:浙江]] [[Category:杭州]] | + | 4.将平底锅放火上,先抹上一层水,再放上生圆饼,反复转翻,每翻一次,抹一次麻油,约15分钟即成。 |
| + | |||
| + | 制作要领 | ||
| + | |||
| + | 1.蒸枣时盆内加水入笼蒸制; | ||
| + | |||
| + | 2.和面加冷水时要分次加入,不要一次加足; | ||
| + | |||
| + | 3.和好的面困要揉匀饧透; | ||
| + | |||
| + | 4.擀好的圆饼生坯要厚薄均匀; | ||
| + | |||
| + | 5.烙制时翻一次身要刷次芝麻油。 | ||
当前修订版本
徽州饼是安徽徽州地区的特色传统名点,原名为枣泥酥馃。光绪年间有一徽州饮食经营者在扬州制作此面饼出售,颇受食者欢迎,故当地入称之"徽州饼"。
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自东汉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也是徽州的。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它与敦煌学、藏学有同样影响。
特点
金黄色,扁圆形,外皮透明,香甜味美。
色泽金黄,酥香甜润。
制作方法
主要方法:烙焙法
方法一
原料:上白面粉500克黑枣500克白糖150克猪油250克面酥适量麻油少许。
1.选用上等红枣放入盆内,用清水泡涨,洗净,入笼蒸1小时左右取出,在铜丝罗筛内擦成泥状,除去皮和核。
2.锅内放入芝麻油和白糖溶化,加入枣泥,用小火炒至稠糊、能挂在锅铲上时,盛起晾凉即成枣泥馅料。
3.盆内加面粉50克、熟猪油拌匀,擦成油酥面。剩余的面粉先用150克开水烫面,再加入冷水150克,反复搓揉上劲,盖上湿布略饧,揉开,拉成长条,包入油酥面,摘成22个面剂,逐个按成圆面皮,每个包入枣泥馅料25克,收口捏紧,口向下,用小擀面杖轻轻擀成直径约6.5厘米的圆饼,即成饼生坯。
4.平锅置木炭小火上烧热,将饼坯一面刷上芝麻油,将有油的一面朝下放在锅内,另一而也刷上一层芝麻油,待一面烙至微黄色时,翻身烙另一面。如此反复4次,烙至两面呈平透明状时,即可出锅。
方法二
原料:精面粉550克,白糖、芝麻油各250克,红枣400克,熟猪油25克。
1.将面粉倒入面盆,先加入适量开水烫成雪花状,再逐渐加入冷水揉至起劲而有拉力时,将面拉成长条,包入面酥再次揉均匀后,摘成若干个面剂放好。面酥是面粉中掺生油(或猪油)反复搓匀即成。
2.将黑枣蒸烂,去皮核压成泥,用猪油加白糖炒干稠,即成枣泥馅。
3.将摘好的面剂一个个压成皮子,用每个皮子包入适量枣泥馅,再擀成直径3厘米左右的生圆饼。
4.将平底锅放火上,先抹上一层水,再放上生圆饼,反复转翻,每翻一次,抹一次麻油,约15分钟即成。
制作要领
1.蒸枣时盆内加水入笼蒸制;
2.和面加冷水时要分次加入,不要一次加足;
3.和好的面困要揉匀饧透;
4.擀好的圆饼生坯要厚薄均匀;
5.烙制时翻一次身要刷次芝麻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