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亚锡二钠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08:33 2007年5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3:41 2017年2月28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
||
(2 intermediate revisions not shown.) | |||
第1行: | 第1行: | ||
- | [[category:添加剂]] | + | |
- | [[category:漂白剂]] | + | [[category:n]][[category:食品凝固剂]] |
+ | |||
+ | 柠檬酸亚锡二钠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量370.79,在罐头中能逐渐消耗残余氧气,起到抗氧防腐作用,保持食品的色质与风味。 | ||
+ | |||
+ | 产品名称 | ||
+ | |||
+ | 柠檬酸亚锡二钠分子结构式 | ||
+ | |||
+ | C6H6O8SnNA2 | ||
+ | |||
+ | 中文名称:柠檬酸亚锡二钠 | ||
+ | |||
+ | 英文名称:Disodium stannous citrate | ||
+ | |||
+ | CAS RN:2588-96-4 | ||
+ | |||
+ | 分子量370.79 | ||
+ | |||
+ | 产品性状 | ||
+ | |||
+ | 产品用途 | ||
+ | |||
+ | 本品适用于蘑菇、苹 果、柠檬、板栗、银杏、青梅、百合、柑橘、核桃、芦笋、青豆、荔枝、椰子汁等果蔬罐头食品, 因在罐头中能逐渐消耗残余氧气,起到抗氧防腐作用,保持食品的色质与风味,所以广泛用 于罐头食品的护色剂。使用方法: | ||
+ | |||
+ | 按比例直接添加到汤汁中溶解即可。 最大使用量0.3g/kg。 | ||
+ | |||
+ | 质量标准 | ||
+ | |||
+ | 质量标准: | ||
+ | |||
+ | Sn ≥29% | ||
+ | |||
+ | 砷(以As计;GT-3) ≤0.0001% | ||
+ | |||
+ | 总砷(以As计)/(mg/Kg)≤2 | ||
+ | |||
+ | 重金属(以Pb计;GT-16) ≤0.001% | ||
+ | |||
+ | 铅(pb)/(mg/Kg)≤3 | ||
+ | |||
+ | 水不溶物 ≤0.002% | ||
+ | |||
+ | 注意事项 | ||
+ | |||
+ | 本品易吸湿潮解,与空气接触能氧化,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不能与有害物质混放、混运、混贮。 | ||
+ | |||
+ | 检验方法 | ||
+ | |||
+ | 检验方法 | ||
+ | |||
+ | A.1 一般规定 | ||
+ | |||
+ | 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应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2008中三级水的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 ||
+ | |||
+ | A.2 鉴别试验 | ||
+ | |||
+ | A.2.1 试剂和材料 | ||
+ | |||
+ | A.2.1.1 盐酸溶液:5%。 | ||
+ | |||
+ | A.2.1.2 磷钼酸铵试纸。 | ||
+ | |||
+ | A.2.1.3 吡啶-乙酸酐溶液:3+1。 | ||
+ | |||
+ | A.2.2 鉴别步骤 | ||
+ | |||
+ | A.2.2.1 取铂丝,用5%盐酸溶液湿润后,蘸取样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显现黄色。 | ||
+ | |||
+ | A.2.2.2 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试样液,取1滴试样液,滴在磷钼酸铵试纸上,试纸应显蓝色。 | ||
+ | |||
+ | A.2.2.3 配制质量分数为1%的试样液,取1mL试样液,加5mL吡啶-乙酸酐溶液,振摇,溶液即显黄色到红色或紫红色。 | ||
+ | |||
+ | A.3 亚锡(Sn)含量的测定 | ||
+ | |||
+ | A.3.1 方法提要 | ||
+ | |||
+ | 在酸性介质中,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样液,稍微过量的碘酸钾在酸溶液中马上转化为游离碘,游离碘遇淀粉即变蓝色指示终点。根据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求出亚锡的含量。 | ||
+ | |||
+ | IO3+3Sn+6H→ 3Sn+I+3H2O | ||
+ | |||
+ | IO3+5I+6H→3I2+3H2O | ||
+ | |||
+ | A.3.2 试剂和材料 | ||
+ | |||
+ | A.3.2.1 盐酸溶液:20%。 | ||
+ | |||
+ | A.3.2.2 淀粉指示液:10g/L。 | ||
+ | |||
+ | A.3.2.3 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KIO3)=0.1mol/L。 | ||
+ | |||
+ | A.3.3 分析步骤 | ||
+ | |||
+ | 准确称取0.7g样品,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具塞三角瓶中,加25mL水及5mL盐酸溶液,摇匀,加入3mL淀粉指示液后,立即用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 ||
+ | |||
+ | A.3.4 结果计算 | ||
+ | |||
+ | 亚锡(Sn)含量X1按公式(A.1)计算。 | ||
+ | |||
+ | …………………………(A.1) | ||
+ | |||
+ | 式中: | ||
+ | |||
+ | X1——亚锡(Sn)含量,%; | ||
+ | |||
+ | V——滴定消耗的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
+ | |||
+ | c——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
+ | |||
+ | M——锡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Sn)=118.71]; |
当前修订版本
柠檬酸亚锡二钠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量370.79,在罐头中能逐渐消耗残余氧气,起到抗氧防腐作用,保持食品的色质与风味。
产品名称
柠檬酸亚锡二钠分子结构式
C6H6O8SnNA2
中文名称:柠檬酸亚锡二钠
英文名称:Disodium stannous citrate
CAS RN:2588-96-4
分子量370.79
产品性状
产品用途
本品适用于蘑菇、苹 果、柠檬、板栗、银杏、青梅、百合、柑橘、核桃、芦笋、青豆、荔枝、椰子汁等果蔬罐头食品, 因在罐头中能逐渐消耗残余氧气,起到抗氧防腐作用,保持食品的色质与风味,所以广泛用 于罐头食品的护色剂。使用方法:
按比例直接添加到汤汁中溶解即可。 最大使用量0.3g/kg。
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
Sn ≥29%
砷(以As计;GT-3) ≤0.0001%
总砷(以As计)/(mg/Kg)≤2
重金属(以Pb计;GT-16) ≤0.001%
铅(pb)/(mg/Kg)≤3
水不溶物 ≤0.002%
注意事项
本品易吸湿潮解,与空气接触能氧化,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不能与有害物质混放、混运、混贮。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应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2008中三级水的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试剂和材料
A.2.1.1 盐酸溶液:5%。
A.2.1.2 磷钼酸铵试纸。
A.2.1.3 吡啶-乙酸酐溶液:3+1。
A.2.2 鉴别步骤
A.2.2.1 取铂丝,用5%盐酸溶液湿润后,蘸取样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显现黄色。
A.2.2.2 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试样液,取1滴试样液,滴在磷钼酸铵试纸上,试纸应显蓝色。
A.2.2.3 配制质量分数为1%的试样液,取1mL试样液,加5mL吡啶-乙酸酐溶液,振摇,溶液即显黄色到红色或紫红色。
A.3 亚锡(Sn)含量的测定
A.3.1 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样液,稍微过量的碘酸钾在酸溶液中马上转化为游离碘,游离碘遇淀粉即变蓝色指示终点。根据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求出亚锡的含量。
IO3+3Sn+6H→ 3Sn+I+3H2O
IO3+5I+6H→3I2+3H2O
A.3.2 试剂和材料
A.3.2.1 盐酸溶液:20%。
A.3.2.2 淀粉指示液:10g/L。
A.3.2.3 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KIO3)=0.1mol/L。
A.3.3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0.7g样品,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具塞三角瓶中,加25mL水及5mL盐酸溶液,摇匀,加入3mL淀粉指示液后,立即用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A.3.4 结果计算
亚锡(Sn)含量X1按公式(A.1)计算。
…………………………(A.1)
式中:
X1——亚锡(Sn)含量,%;
V——滴定消耗的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锡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Sn)=1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