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汤泡糕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7:01 2010年11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1:57 2016年11月7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qcategory:糕点   江西省汉族特色糕类小吃。江西称馄饨为清汤。因系将特制的糯米糕泡入清汤中而得名。清汤是...)
 
第1行: 第1行:
-<!--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注意只在等号(=)后填写内容,并预览、保存,不要任意修改格式、删除符号-->+[[category:食品]][[category:q]][[category:糕点]]
-{{公司介绍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介绍 =杭州市[[西湖]]区小娜妹妹综合商店位于中国杭州西湖区文三路九莲新村8幢底层,杭州市西湖区小娜妹妹综合商店是一家临安[[山核桃]]系列、天目[[笋干]]系列、西湖[[龙井]]系列、杭州特产系列、和田玉枣系列、五堡贡枣系列、斯兰扎克系列、驼铃[[干红]][[葡萄]]酒系列等产品的经销批发的个体经营。杭州市西湖区小娜妹妹综合商店经营的临安山核桃系列、天目笋干系列、西湖龙井系列、杭州特产系列、和田玉枣系列、五堡贡枣系列、斯兰扎克系列、驼铃干红葡萄酒系列畅销消费者市场。杭州市西湖区小娜妹妹综合商店的产品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杭州市西湖区小娜妹妹综合商店经销的临安山核桃系列、天目笋干系列、西湖龙井系列、杭州特产系列、和田玉枣系列、五堡贡枣系列、斯兰扎克系列、驼铃干红葡萄酒系列品种齐全、价格合理。杭州市西湖区小娜妹妹综合商店实力雄厚,重信用、守合同、保证产品质量,以多品种经营特色和薄利多销的原则,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
-|主营产品或服务= 临安山核桃系列;天目笋干系列;西湖龙井系列;杭州特产系列;和田玉枣系列;五堡贡枣系列;斯兰扎克系列;驼铃干红葡萄酒系列;+
-|主营行业 = 其他未分类+
-|企业类型 =个体经营+
-|经营模式 =经销批发+
-|注册资本 = 无需验资+
-|公司注册地 = 中国 浙江 杭州+
-|员工人数 = +
-|公司成立时间 = 2009 年+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叶大宝+
-|主要客户 = +
-|年营业额 =+
-|主要经营地点 =杭州西湖区文三路九莲新村8幢底层+
-|主要市场 =+
-|经营品牌 =+
-|管理体系认证 =+
-|公司主页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江西省汉族特色糕类小吃。江西称馄饨为清汤。因系将特制的糯米糕泡入清汤中而得名。清汤是咸的,而糕是甜的,具有甜而不腻,韧而不粘,香甜可口的特点。最早出现这小吃的地点在江西景德镇。
-|公司名称 = 杭州市西湖区小娜妹妹综合商店+ 
-|注册号 =330106600153003+  简介
-|注册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西湖区文三路九莲新村8幢底层+ 
-|法定代表人 =叶大宝+  最早经营这种小吃的是景德镇的“金春馆”,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过景德镇,并品尝过该店的清汤泡糕,频为赞赏,还亲笔为该店题写了“金春”二字。这块“金春”御笔匾牌,该店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建立,尽管字迹剥落,也从不换新,以示其尊贵。
-|注册资本 =无需验资+ 
-|企业类型 = 个体经营+  所谓“清汤泡糕”,就是馄饨配桂花糯米糖糕同食,清汤是用精白面粉手工和面制皮,馅用精选鲜猪肉及多种调料调制而成,经包制煮熟后即可。泡糕是以优质糯米粉、白糖、芝麻及自制桂花卤等为原料精制而成。 以鲜嫩精肉作馅,包以韧滑的面皮,煮为清汤;另以糯米粉、白糖、麻仁、桂花制成糕,入清汤泡成。咸、甜、香三味兼具,清香可口,糯软不腻。
-|成立日期 = 2009年06月15日+ 
-|营业期限 = 2010-07-19 至 2011-07-19+  特点
-|经营范围 =日用百货、定型包装食品零售(卫生许可证有效期2012年7月8日)+ 
-|登记机关 = 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清汤皮薄洁白,馅鲜嫩浓香,汤鲜味美;泡糕形色美观,糖软爽口,清香甘甜,味美宜人。二者同食,别有风味。
-|年检时间 =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原料
-==分类==+ 
-[[Category:个体经营]] [[Category:经销批发]] [[Category:中国]] [[Category:浙江]] [[Category:杭州]]+  江糯粉500克、白糖250克、馄饨适量、熟芝麻100克、桂花卤30克
 + 
 +  制作
 + 
 +  一、先做清汤,制作方法与馄饨相同,只是馅料可根据食者喜爱进行调配。
 + 
 +  二、将干糯米粉铺在特制的框架内,用手抹平,放上拌匀的白糖、熟芝麻、桂花卤,再抹平,并盖上薄薄一层糯米粉,上笼蒸熟,出笼后用刀切成方块或菱形状,食时将两块糕放入刚煮熟的清汤碗内即成。
 + 
 +  典故
 + 
 +  在江西传统美食大全中,“清汤泡糕”是景德镇特有的美食点心。“清汤”,景德镇当地人称其为“扁食”。“扁食”不算美食,因为美食的定义是:在采用自然原料时,为了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味觉美感,按照一定的目的,遵循一定的规律,对食物原料进行加工和改造。并且,渗透了创造者审美意识的,并能使接受者产生味觉美感的烹饪艺术品。但是,“清汤泡糕”属于美食点心。为什么?因为,这里有一段脍炙人口的传说。
 + 
 +  在清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春三月,乾隆下江南第一次到杭州。杭州巡抚早就接到京中传报,言圣上不久将来。为讨皇帝高兴,飞函大江南北急调土特名产到杭州大兴商市,一时间,各地名茶、名绸、名瓷均云集杭州。
 + 
 +  景德镇御窑厂也精选各色珍品与市,由陶官云哲率领一行十九人前往。云哲是满人,从七品,为人毫无架子,与开面馆的落弟书生李锦春交谊甚厚。在随行人员中,云哲将他也带上,一来带他去开阔眼界,二来云哲是北方人,特喜欢他做的面食,吃习惯了几乎一天也离不开。
 + 
 +  这李锦春本不姓李而是姓曹,祖籍是景德镇浮梁东北乡曹村人。其祖上原是明朝遗臣之后,公元1621年清军入关战败被俘在多尔衮手下为奴,后充任亲兵。清顺治元年(公元1646年)进入北京,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李锦春曾祖进入内务府任职。后调江浙任官时因康熙四次南巡的接驾造成府银亏空,受两江总督参奏于雍正元年革职抄家。雍正六年初夏,其曾祖临终前将李锦春之父曹显过继给好友李家为后,不久李家也因事败落。不得已,曹显(已改名“李显”)回到江西浮梁,因家道中落不好意思回曹村老家,李显就在景德镇结婚,生一子一女,女儿琳春从小许配人家,儿子叫李梦,字锦春。
 + 
 +  李锦春从小读书破万卷,能诗善画,才艺不凡,因种种原因就是中不了举。屋漏偏逢下雨时,双亲一故,家道不兴,生存成了大问题。姐姐琳春下嫁安徽休宁,家道中落也就请不起佣人,无人为他烧饭,就自己动手。好在他生性聪慧,“民以食为天”,无事可做,秀才不得已研究起饕餮之学来了。米面小吃、搞点花样翻新,偶有所得,就呼朋唤友前来品尝。几位仁兄赞不绝口,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借了点银子给他,这一来二去就在景德镇麻石弄靠沿河的码头处开起了小面馆。这李秀才自己身兼数职,老板、伙计一人担之。别以为小吃无为,光顾者不仅仅是来这里打工的异乡人和“坯房佬板”,更多的是北方地区来景德镇买瓷器的人。李锦春生性豁达,小本经营、只求维持不求大发,广交朋友、不论出身。店面高悬“金春馆”,自己的书法作品满壁皆是。在顾客中不乏有落魄画家,也禁不住手痒信手赐画。好事者将各种面点食品名称改写,含有一个“春”字如:“阳春面”,“春卷”,“雪梅迎春”等。

当前修订版本


  江西省汉族特色糕类小吃。江西称馄饨为清汤。因系将特制的糯米糕泡入清汤中而得名。清汤是咸的,而糕是甜的,具有甜而不腻,韧而不粘,香甜可口的特点。最早出现这小吃的地点在江西景德镇。

  简介

  最早经营这种小吃的是景德镇的“金春馆”,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过景德镇,并品尝过该店的清汤泡糕,频为赞赏,还亲笔为该店题写了“金春”二字。这块“金春”御笔匾牌,该店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建立,尽管字迹剥落,也从不换新,以示其尊贵。

  所谓“清汤泡糕”,就是馄饨配桂花糯米糖糕同食,清汤是用精白面粉手工和面制皮,馅用精选鲜猪肉及多种调料调制而成,经包制煮熟后即可。泡糕是以优质糯米粉、白糖、芝麻及自制桂花卤等为原料精制而成。 以鲜嫩精肉作馅,包以韧滑的面皮,煮为清汤;另以糯米粉、白糖、麻仁、桂花制成糕,入清汤泡成。咸、甜、香三味兼具,清香可口,糯软不腻。

  特点

  清汤皮薄洁白,馅鲜嫩浓香,汤鲜味美;泡糕形色美观,糖软爽口,清香甘甜,味美宜人。二者同食,别有风味。

  原料

  江糯粉500克、白糖250克、馄饨适量、熟芝麻100克、桂花卤30克

  制作

  一、先做清汤,制作方法与馄饨相同,只是馅料可根据食者喜爱进行调配。

  二、将干糯米粉铺在特制的框架内,用手抹平,放上拌匀的白糖、熟芝麻、桂花卤,再抹平,并盖上薄薄一层糯米粉,上笼蒸熟,出笼后用刀切成方块或菱形状,食时将两块糕放入刚煮熟的清汤碗内即成。

  典故

  在江西传统美食大全中,“清汤泡糕”是景德镇特有的美食点心。“清汤”,景德镇当地人称其为“扁食”。“扁食”不算美食,因为美食的定义是:在采用自然原料时,为了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味觉美感,按照一定的目的,遵循一定的规律,对食物原料进行加工和改造。并且,渗透了创造者审美意识的,并能使接受者产生味觉美感的烹饪艺术品。但是,“清汤泡糕”属于美食点心。为什么?因为,这里有一段脍炙人口的传说。

  在清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春三月,乾隆下江南第一次到杭州。杭州巡抚早就接到京中传报,言圣上不久将来。为讨皇帝高兴,飞函大江南北急调土特名产到杭州大兴商市,一时间,各地名茶、名绸、名瓷均云集杭州。

  景德镇御窑厂也精选各色珍品与市,由陶官云哲率领一行十九人前往。云哲是满人,从七品,为人毫无架子,与开面馆的落弟书生李锦春交谊甚厚。在随行人员中,云哲将他也带上,一来带他去开阔眼界,二来云哲是北方人,特喜欢他做的面食,吃习惯了几乎一天也离不开。

  这李锦春本不姓李而是姓曹,祖籍是景德镇浮梁东北乡曹村人。其祖上原是明朝遗臣之后,公元1621年清军入关战败被俘在多尔衮手下为奴,后充任亲兵。清顺治元年(公元1646年)进入北京,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李锦春曾祖进入内务府任职。后调江浙任官时因康熙四次南巡的接驾造成府银亏空,受两江总督参奏于雍正元年革职抄家。雍正六年初夏,其曾祖临终前将李锦春之父曹显过继给好友李家为后,不久李家也因事败落。不得已,曹显(已改名“李显”)回到江西浮梁,因家道中落不好意思回曹村老家,李显就在景德镇结婚,生一子一女,女儿琳春从小许配人家,儿子叫李梦,字锦春。

  李锦春从小读书破万卷,能诗善画,才艺不凡,因种种原因就是中不了举。屋漏偏逢下雨时,双亲一故,家道不兴,生存成了大问题。姐姐琳春下嫁安徽休宁,家道中落也就请不起佣人,无人为他烧饭,就自己动手。好在他生性聪慧,“民以食为天”,无事可做,秀才不得已研究起饕餮之学来了。米面小吃、搞点花样翻新,偶有所得,就呼朋唤友前来品尝。几位仁兄赞不绝口,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借了点银子给他,这一来二去就在景德镇麻石弄靠沿河的码头处开起了小面馆。这李秀才自己身兼数职,老板、伙计一人担之。别以为小吃无为,光顾者不仅仅是来这里打工的异乡人和“坯房佬板”,更多的是北方地区来景德镇买瓷器的人。李锦春生性豁达,小本经营、只求维持不求大发,广交朋友、不论出身。店面高悬“金春馆”,自己的书法作品满壁皆是。在顾客中不乏有落魄画家,也禁不住手痒信手赐画。好事者将各种面点食品名称改写,含有一个“春”字如:“阳春面”,“春卷”,“雪梅迎春”等。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