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铊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06:30 2009年1月22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7:45 2013年7月10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1行: | 第1行: | ||
[[category:l]] | [[category:l]] | ||
- |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酸铊化学品英文名称:thallium chlorate | + |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酸铊[[化学]]品英文名称:thallium chlorate |
中文名称2: 氯酸亚铊 | 中文名称2: 氯酸亚铊 |
当前修订版本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酸铊化学品英文名称:thallium chlorate
中文名称2: 氯酸亚铊
英文名称2: thallous chlor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603
CAS No.: 13453-30-0
分子式: TICIO3
分子量: 287.82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酸铊 13453-3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粉尘对眼睛、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均可引起中毒。可引起心、肝、肾损害。全身毛发脱落是其中毒的特征,但眉毛内侧1/3常不受累。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高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碘化钾60mL灌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铵盐、可燃物、还原剂、金属粉末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与硫酸接触容易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铊。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覆盖。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铵盐、活性金属粉末、硫、磷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酸类、易(可)燃物、铵盐、活性金属粉末、硫、磷、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