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链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3:30 2007年9月6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6:17 2010年4月22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1行: 第1行:
-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历程来说,由早期的[[罐头]]转变为[[冷冻食品]]的开发,进而提升至现在的[[冷藏]]、[[鲜食]]等更高技术的食品型态。不管是[[冷冻]]、冷藏或[[鲜食食品]],其都必须采用「[[低温控制技术]]」加工制造,并且在全程低温的监控下储存,运输配送和销售,才能达到维护和确保食品最佳质量、口感、味道的目的,这即是所谓冷冻(藏)链(Cool Chain)的概念。+[[category:l]]
-为了解决低温食品在配送上温度控制不良,导致产品变质的问题产生,[[食品物流]]业者亦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其中规定在理货及装卸货时温度必须控制在摄氏15度以下,才能符合标准。而一般在冷冻食品所要求的全程低温,应该在零下18℃以下、冷藏食品为7℃以下监控,才能达到优良低温配送的条件。但是并非所有的产品都适用这样的法则,例如近年来国内逐渐引进的冷藏即时食品,冷藏即时食品具有只要经过轻度加热处理,即可享用的特色,惟其对于温度的敏感度很高,且需要维持在3℃以下的温度。这一类的产品则无法采用7℃以下配送的准则,对于物流搬运过程中仅允许正负2℃的温度波动,因此温度控制需求度更高,必须要设定在2℃全程运送水平。因此在低温食品的物流配送上,必须对于不同温度需求的产品作不同的温度控制,温度的控制越精细,对于食品的安全保证也越高,这也就是物流配送常被视为低温食品中重要环节的原因之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历程来说,由早期的[[罐头]]转变为[[冷冻食品]]的开发,进而提升至现在的[[冷藏]]、鲜食等更高技术的食品型态。不管是[[冷冻]]、冷藏或鲜食[[食品]],其都必须采用「低温控制技术」加工制造,并且在全程低温的监控下储存,运输配送和销售,才能达到维护和确保食品最佳质量、口感、味道的目的,这即是所谓冷冻(藏)链(Cool Chain)的概念。
 + 
 +为了解决低温食品在配送上温度控制不良,导致产品变质的问题产生,食品物流业者亦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其中规定在理货及装卸货时温度必须控制在摄氏15度以下,才能符合标准。而一般在冷冻食品所要求的全程低温,应该在零下18℃以下、冷藏食品为7℃以下监控,才能达到优良低温配送的条件。但是并非所有的产品都适用这样的法则,例如近年来国内逐渐引进的冷藏即时食品,冷藏即时食品具有只要经过轻度加热处理,即可享用的特色,惟其对于温度的敏感度很高,且需要维持在3℃以下的温度。这一类的产品则无法采用7℃以下配送的准则,对于物流搬运过程中仅允许正负2℃的温度波动,因此温度控制需求度更高,必须要设定在2℃全程运送水平。因此在低温食品的物流配送上,必须对于不同温度需求的产品作不同的温度控制,温度的控制越精细,对于食品的安全保证也越高,这也就是物流配送常被视为低温食品中重要环节的原因之一。

当前修订版本


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历程来说,由早期的罐头转变为冷冻食品的开发,进而提升至现在的冷藏、鲜食等更高技术的食品型态。不管是冷冻、冷藏或鲜食食品,其都必须采用「低温控制技术」加工制造,并且在全程低温的监控下储存,运输配送和销售,才能达到维护和确保食品最佳质量、口感、味道的目的,这即是所谓冷冻(藏)链(Cool Chain)的概念。

为了解决低温食品在配送上温度控制不良,导致产品变质的问题产生,食品物流业者亦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其中规定在理货及装卸货时温度必须控制在摄氏15度以下,才能符合标准。而一般在冷冻食品所要求的全程低温,应该在零下18℃以下、冷藏食品为7℃以下监控,才能达到优良低温配送的条件。但是并非所有的产品都适用这样的法则,例如近年来国内逐渐引进的冷藏即时食品,冷藏即时食品具有只要经过轻度加热处理,即可享用的特色,惟其对于温度的敏感度很高,且需要维持在3℃以下的温度。这一类的产品则无法采用7℃以下配送的准则,对于物流搬运过程中仅允许正负2℃的温度波动,因此温度控制需求度更高,必须要设定在2℃全程运送水平。因此在低温食品的物流配送上,必须对于不同温度需求的产品作不同的温度控制,温度的控制越精细,对于食品的安全保证也越高,这也就是物流配送常被视为低温食品中重要环节的原因之一。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