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肌苷酸二钠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在05:16 2011年2月12日由Foodbk (Talk | 贡献)所做的修订版本
(差异)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差异) | 更新版本→ (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文名称: 5’-肌苷酸二钠

英文名称: Disodium inosinate

别名: 肌苷酸钠;IMP

详情: 结构式:

分子式:C10H11N4Na2O8P•xH2O

分子量:392.17(无水)

理化性质: 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约含7.5分子结晶水,不吸湿,40℃开始失去结晶水,120℃以上成无水物。味鲜,鲜味阈值为0.025 g/100 mL,鲜味阈值可降至0.0063%。与0.8%谷氨酸钠合用,其鲜味阈值更进一步降至0.000031%。溶于水,水溶液稳定,呈中性。在酸性溶液中加热易分解,失去呈味力。亦可被磷酸酶分解破坏。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

来源与制法: 由酵母所得核酸分解,分离制得;或由发酵法制取。

毒理学依据:

①LD50:大鼠口服15900mg/kg(bw)。

②ADI:无须规定。

③GRAS:FDA-21CFR 172.535。

④代谢:机体摄入本品后,参与体内正常的代谢。

质量要求:质量标准(FCC,Ⅳ)

含量(以无水物计)/% 97.0~102.0

氨基酸 合格

铵盐 合格

钡/% ≤ 0.015

重金属(以Pb计)/% ≤ 0.002

铅/% ≤ 0.0010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合格

其他核苷酸 合格

pH值(5 g/100 mL溶液) 7.0~8.5

水分/% ≤ 28.5

用途与注意事项:增味剂(鲜味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本品以5%~12%的含量并入谷氨酸钠混合使用,其呈味作用比单用谷氨酸钠高约8倍,有“强力味精”之称。

鉴定方法: 在0.01 mol/L HCl溶液中,本品溶液(2 g/100 L)的紫外吸收光谱在(250±2)nm处有最大吸收峰。吸收比A250nm/A260nm为1.55~1.65,而A280nm/A260nm为0.20~0.30。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