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棕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30 2007年5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3:35 2017年2月9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着色剂]]+[[category:j]][[category:着色剂]][[category:添加剂]]
-[[category:添加剂]]+  金樱子棕(Rosa laevigata Michx Brown)是由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用温水或稀乙醇提取后,过滤、浓缩而成,主要成分为酚类色素,包括黄花素类。由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果实用温水或稀乙醇提取后,过滤、浓缩而成。
 + 
 +  性状与性能
 + 
 +  金樱子棕为棕色浸膏,味甜,无异臭,呈酸梅似果香。耐热、耐光、耐氧化,偏酸性,pH值为3——4。在pH值3——7条件下稳定,遇金属离子呈深棕色沉淀。溶于水、稀乙醇。0.5%——1%水溶液由黄色、橙黄色至橙红色,10%以上呈茶色,溶液色泽鲜艳、透明。极易溶于热水,不溶于油脂、乙醚和石油醚。
 + 
 +  生产方法
 + 
 +  将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去杂质后破碎,用4倍80℃的热水(或稀乙醇)浸提果皮90min;过滤得第一次浸提液,滤渣再用同样的方法浸提2次,第三次浸提液用来浸提果皮;合并第一次和第二次浸提液,经浓缩得成品。
 + 
 +  鉴别
 + 
 +  (1)取试样0.5%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三氯化铁试剂2滴,呈蓝绿色。
 + 
 +  (2)取试样0.5%水溶液1mL,加入明胶溶液(0.5%明胶水溶液加等量的10%食盐溶液)2滴,产生白色沉淀。
 + 
 +  毒理学依据
 + 
 +  (1)LD50小鼠口服48g/kg(雄性)。
 + 
 +  (2)致突变及致畸试验阴性。

当前修订版本


  金樱子棕(Rosa laevigata Michx Brown)是由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用温水或稀乙醇提取后,过滤、浓缩而成,主要成分为酚类色素,包括黄花素类。由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果实用温水或稀乙醇提取后,过滤、浓缩而成。

  性状与性能

  金樱子棕为棕色浸膏,味甜,无异臭,呈酸梅似果香。耐热、耐光、耐氧化,偏酸性,pH值为3——4。在pH值3——7条件下稳定,遇金属离子呈深棕色沉淀。溶于水、稀乙醇。0.5%——1%水溶液由黄色、橙黄色至橙红色,10%以上呈茶色,溶液色泽鲜艳、透明。极易溶于热水,不溶于油脂、乙醚和石油醚。

  生产方法

  将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去杂质后破碎,用4倍80℃的热水(或稀乙醇)浸提果皮90min;过滤得第一次浸提液,滤渣再用同样的方法浸提2次,第三次浸提液用来浸提果皮;合并第一次和第二次浸提液,经浓缩得成品。

  鉴别

  (1)取试样0.5%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三氯化铁试剂2滴,呈蓝绿色。

  (2)取试样0.5%水溶液1mL,加入明胶溶液(0.5%明胶水溶液加等量的10%食盐溶液)2滴,产生白色沉淀。

  毒理学依据

  (1)LD50小鼠口服48g/kg(雄性)。

  (2)致突变及致畸试验阴性。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