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酱油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编辑] 食品简介

  酿造酱油(fermented soy,sauce)是指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豆粕或豆饼)、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按发酵工艺不同分为两大类,即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高盐稀态发酵酱油是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豆粕或豆饼)、小麦和(或)小麦粉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稀醪,再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酱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是以大豆及麦麸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固态酱醅,再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酱油

[编辑] 其它

  酿制原理

  酱油酿制过程中,在各种微生物的不同酶系作用下,原料中各种有机物发生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形成酱油的多种成分。其中原料中的蛋白质在蛋白酶和肽酶相继作用下,经一系列水解过程,生成分子量不同的肽。蛋白酶与肽酶作用的适温为40——45℃。植物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谷氨酸与天冬氨酸具鲜味,甘氨酸、丙氨酸和色氨酸具甜味,酪氨酸具苦味,肽也有一定鲜味与口味。在成品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约占总氮量的50%。若加盐少或混拌盐水不均,酱醅中易有腐败细菌发育,分解氨基酸生成氨与胺,失去鲜味,产生臭味与恶臭味,因此应注意预防。腐败细菌生长适温为30℃左右,适宜环境为中性或微碱性。

  淀粉酶系水解淀粉生成糖,为发酵性细菌(如乳酸细菌)提供营养,可渐繁殖并进行乳酸发酵,环境变为微酸性与酸性,有效地抑制腐败细菌,为酵母菌生长、发酵创造良好条件。蛋白质则在酸性蛋白酶作用下继续水解。与此同时,也有其他类型发酵进行,各产生相应产物,如有机酸和醇类等。

  发酵中,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脂肪等,亦在酶促下发生变化,形成各自分解产物。

  产物中,有机酸与醇经酯化反应形成各种酯化物。

  除氨基酸产物外,酱油中的糖类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戊糖;有机酸类有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酸、苹果酸等;醇类有乙醇、甲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等;酯类有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酸乙酯等。各赋予酱油特有的滋味。

  酱油酿制中还发生褐变反应,即生色。褐变有酶褐变与非酶褐变两种。前者是在微生物酚羟基酶和多酚氧化酶催化下,酪氨酸氧化成棕色黑色素,这主要发生在发酵后期。后者无酶直接能参与,是发酵产物葡萄糖类物质与氨基酸经美拉德(Maillard reaction)反应生成类黑素。延长发酵期,提高温度,能强化此反应,但影响酶发酵。所以,只在发酵后期可采用此褐变反应。上述褐变仅生成淡色酱油,如需要黑褐色酱油,须加入酱色,即焦糖色素(糖在150——200℃下焦化而成,酱油发酵中无此过程)。因此,将制成的曲与盐水混合,在保温发酵过程中,能加速各种酶在适宜温度下的化学变化,产生鲜味、甜味、酒味、酸味与盐水的咸味混合,而变成酱油特有的色、香、味、体。酱油香气成分的形成则更加复杂,已发现有多达80余种微量香味成分,主要有酯类、醇类、羟基化合物、缩醛类及酚类等,它们的来源主要有由原料成分生成、由曲霉的代谢产物所构成、由耐盐性乳酸菌类的代谢产物所生成以及由化学反应所生成等。

  区别

  酱油由于原料的工艺不同,风鼓掌各异。按工艺流程分酿造和配制酱油两种。

  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为酿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为配制酱油。 区分酿造和配制酱油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 色泽:两者色泽均为红褐色,而配制酱油在红褐色的基础上带有棕红色。

  2. 香气:酿造酱油具有浓郁酱油香气。而配制酱油有酱油而无酯香味

  3. 滋味:酿造酱油味鲜美、醇厚、咸甜适口。配制酱油鲜咸适口

  从产品标识上看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在标签上必标酿造和配制字样。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全氮、氨基酸态氮为理化项目指标,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其等级越好。所以消费者在购酱油时应注意酿造和配制区分。另外注意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在这里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推车卖的酱油,因这些酱油无任何标志,造假者居多,多为酱色、盐、味精、水色兑而成。对人身健康不利。

  报道

  近两年,酱油遭到媒体频频曝光,甚至还有商家收购理发店的头发来制作头发水黑心酱油。且看央视《生活早参考》揭开酱油成分之谜。

  近两年,酱油遭到媒体频频曝光:安徽宿州制作假酱油的不法分子用化学添加剂勾兑出上万瓶酱油,销往附近各地;更有无良商贩为了谋取利益,不顾百姓安危用工业盐水制作酱油,甚至还收购理发店的头发来制作头发水黑心酱油。直到2013年,仍有包括品牌酱油在内的几款酱油,因被检测出不合格而下架,让酱油逐渐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而媒体对酱油产品的调查以及老百姓对酱油产品的警惕,直接导致了超市里销售的所有酱油产品都印上了“酿造酱油”四个大字。印有酿造字样的酱油是否都是纯酿造产品?老百姓每天吃到的酱油,是正宗的调味品还是危险的化学品?

  央视《生活早参考》记者在超市随机挑选了几瓶不同品牌的酱油,又在大型批发市场购买了几种商贩口中的百分百酿造酱油,最后又去正规饭店及路边小店取到一些酱油,并将这些酱油送至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看看这些酱油是否真的都是纯酿造的。

  检测结果显示,在11款酱油中,有5款氨基酸态氮含量在0.4g/100ml 以上,符合酿造酱油的标准;有2款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24g/100ml及0.18g/100ml,属于配制酱油;剩下的这4款氨基酸含量都小于0.01g/100ml,纯属假冒伪劣产品。

  专家介绍,勾兑酱油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仅用糖、盐、味精、水、酱油香精就能在极短时间内勾兑成酱油。辨别酿造酱油及勾兑酱油的简单方法为摇晃酱油瓶身观察酱油的挂壁情况及泡沫,质量越好的酱油挂壁越持久、泡沫越丰富。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