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马银壶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56 2007年4月23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7:48 2014年1月9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4行: 第4行:
舞马银壶 舞马银壶
-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匠心独运,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 。+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匠心独运,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 。
据文献记载,每年八月五日唐玄宗李隆基生日时,必于兴庆宫勤政殿楼下举行舞马宴会庆典。届时,文武大臣云集,四百匹训练有素的“天马”排列成行,身披绣锦,络饰金银珠玉,连鬃毛也修饰得十分漂亮。当一群身穿淡黄衣衫、扎雕花玉带、姿貌美秀的少年乐手奏起“倾杯乐”时,群马闻声起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虽四百匹马一千六百只马蹄在运动,却整齐划一,应节合拍,一丝不乱,蔚为壮观。 据文献记载,每年八月五日唐玄宗李隆基生日时,必于兴庆宫勤政殿楼下举行舞马宴会庆典。届时,文武大臣云集,四百匹训练有素的“天马”排列成行,身披绣锦,络饰金银珠玉,连鬃毛也修饰得十分漂亮。当一群身穿淡黄衣衫、扎雕花玉带、姿貌美秀的少年乐手奏起“倾杯乐”时,群马闻声起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虽四百匹马一千六百只马蹄在运动,却整齐划一,应节合拍,一丝不乱,蔚为壮观。
宰相张说在《舞马乐府》中写道:“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髬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杜甫在《千秋节有感》诗中也记述说:"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也是对千秋节舞马活动的生动描述。看来,千秋节舞马庆典之高潮的标志,便是舞马口衔酒杯,按照音乐节拍而舞蹈,以表示为皇帝祝寿之场面。这些文献记载对这件舞马银壶作了最适当的解释。 宰相张说在《舞马乐府》中写道:“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髬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杜甫在《千秋节有感》诗中也记述说:"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也是对千秋节舞马活动的生动描述。看来,千秋节舞马庆典之高潮的标志,便是舞马口衔酒杯,按照音乐节拍而舞蹈,以表示为皇帝祝寿之场面。这些文献记载对这件舞马银壶作了最适当的解释。

当前修订版本

11500334763839041_small.jpg

舞马银壶

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匠心独运,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 。

据文献记载,每年八月五日唐玄宗李隆基生日时,必于兴庆宫勤政殿楼下举行舞马宴会庆典。届时,文武大臣云集,四百匹训练有素的“天马”排列成行,身披绣锦,络饰金银珠玉,连鬃毛也修饰得十分漂亮。当一群身穿淡黄衣衫、扎雕花玉带、姿貌美秀的少年乐手奏起“倾杯乐”时,群马闻声起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虽四百匹马一千六百只马蹄在运动,却整齐划一,应节合拍,一丝不乱,蔚为壮观。

宰相张说在《舞马乐府》中写道:“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髬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杜甫在《千秋节有感》诗中也记述说:"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也是对千秋节舞马活动的生动描述。看来,千秋节舞马庆典之高潮的标志,便是舞马口衔酒杯,按照音乐节拍而舞蹈,以表示为皇帝祝寿之场面。这些文献记载对这件舞马银壶作了最适当的解释。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