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蜂蜜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5:59 2011年6月1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3:16 2016年11月25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One intermediate revision not shown.)
第1行: 第1行:
-蜂蜜结晶是在食用蜂蜜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往往蜂蜜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是掺入白糖而造的。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变化,不是掺糖的结果。+[[category:食品]][[category:j]][[category:蜂蜜]]
 +  蜂蜜富含铜,锌等微量元素。蜂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因为温度,湿度的改变而在容器底部或整个容器内形成白色、琥珀色、深褐色、黑色等不同颜色的膏体、固体。这种现象称为蜂蜜结晶
-[[蜂蜜]]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葡萄糖、果糖过饭和溶液。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其结晶的速度与其含有的葡萄结晶核、温度、水分和蜜源有关。+  结晶现象
-蜂蜜中的葡萄糖结晶核非常细小,存在于花蜜中和贮存过蜂蜜的旧巢牌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围绕这些细小的晶核长大结晶。蜂蜜内含有的结晶核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  蜂蜜结晶是绝大部分蜂蜜正常的物理现象,只要是真正的纯的蜂蜜都应该会结晶的,蜂蜜是葡萄糖和果糖的饱和溶液,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小的葡萄糖结晶核不断增加长大,便形成结晶状,在温度13-14℃,能够加速结晶过程,水份低的蜂蜜容易整瓶结晶,水份高的蜂蜜葡萄糖粒很快沉底,形成“半结晶”,大部分纯蜂蜜都易结晶,只有少部分如刺槐蜜、洋槐蜜、枣花蜜和紫云英蜜不易结晶。
-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也受温度的影响在13—14℃时最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由于蜂蜜的粘调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因此我们在保存蜂蜜的过程中,就要控制好温度以延续蜂蜜结晶的进程。+  蜂蜜结晶是一种物理变化现象,和水结冰一样的道理其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蜂蜜结晶实质上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被分离的一种现象和过程。从分子论的观点来看,在蜂蜜里葡萄糖分子本来是毫无秩序地运动着的,但蜂蜜里葡萄糖超过它的溶解度,成为过饱和溶液时,就有一部分葡萄糖分子在蜂蜜里开始有规则地运动、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微小的结晶核,成为一个结晶的中心,更多的葡萄糖分子有规则地排列在它的各面,逐渐形成较大的晶体,从蜂蜜里分离出来,这就是蜂蜜结晶。
-蜂蜜的结晶还与蜂蜜的种类、含水量有关。如紫云英蜜、洋槐蜜、枣花蜜则不易结晶、而油菜蜜、棉花蜜、向日葵就易于结晶。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含水量较低,宜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含水量多的未成熟蜂蜜,由于溶液的过饱和程度降低,结晶速度也会变慢或不能全部结晶、使结晶的葡萄糖沉到底部,其他稀薄的蜂蜜浮在上层,这种半结晶的蜂蜜其营养成份也未发生变化,只是未结晶蜂蜜含水量相应增加,因此这种蜂蜜不宜长期保存,应及时食用。+  结晶原因
-在蜂蜜的销售中,有很多人喜欢专门购买未结晶蜂蜜,认为未结晶蜜是纯蜂蜜,香甜适口。其实结晶的蜂蜜也有其独特的优点被人们所利用。如国外有的厂家将结晶蜂蜜磨成[[乳酪]],不但可以长期保存乳酪状态,而且食用起来别有风味;国内厂家的蜂蜜晶有人就是将结晶的蜂蜜通过脱水、加糊精、搅拌干燥制成,这种方法制成的蜂蜜晶与其它蜂蜜相比更便于携带和运输。+  首先要了解蜂蜜的基本成份,蜂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糖份约占总物质80%,
-综上所述,蜂蜜结晶是蜂蜜的一种物理现象,其化学成份,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更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掺入了白糖,其实真正掺入[[白糖]]的蜂蜜不易发生结晶现象,易于结晶的蜂蜜才是纯正的蜂蜜,结晶并非影响蜂蜜质量。+  其中果糖和葡萄糖过饱和溶液占总糖量85-95%,蔗糖占5%左右。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0-14度)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所以蜂蜜结晶实际上是蜂蜜中葡萄糖引起的,这主要取决于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不易结晶)之间的比例,即葡萄糖占还原糖的百分比例。一般来说,当葡萄糖与果糖含量相等 1:1 结晶缓慢;当比例为 1:2 时,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为1:0.9时,即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时,温度适宜时结晶就很快出现。如槐花蜜葡萄糖与果糖的比例约为 2:3 就不容易结晶;油菜蜜约为18:17 结晶的速度则很快。
-[[category:j]]+  结晶因素
 + 
 +  .影响蜂蜜结晶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 
 +  1.气温,湿度:蜂蜜在气温降低,存放温度在8-15℃,湿度改变时最容易结
 + 
 +  晶;温度高时则不易结晶,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因分子结构稳定,则结晶速度又减慢.
 + 
 +  2.蜜种,浓度:蜂蜜因蜜种的不同或采集地区的不同,结晶的快慢,状态(整瓶,半瓶结晶;结晶体细腻或粗糙)也都不同,高浓度蜂蜜含水分少结晶体粘稠质地较硬.
 + 
 +  3.容器:当容器内有前次蜂蜜残留时(术语叫晶种),蜂蜜中的结晶分子易促进结晶;而真空包装的蜂蜜因性状相对稳定不易出现结晶现象.
 + 
 +  4.浓缩温度与时间:真空脱水时间过长会明显增加蜂蜜中葡萄糖的过饱和度,使蜂蜜更容易结晶。脱水温度过低会造成蜂蜜中原有的葡萄糖结晶核去除不完全,加速储存期蜂蜜的结晶。
 + 
 +  蜂蜜鉴别
 + 
 +  纯的蜂蜜含有大量果糖,而果糖的分子量较小,结晶是淡黄色的,洋槐花蜂蜜结晶后为纯白色,质地柔软有黏性。白糖(蔗糖,甜菜糖)的分子量较大,所以添加白糖的蜂蜜是不会结晶的。
 + 
 +  结晶蜂蜜
 + 
 +  结晶的蜂蜜好不好呢?结晶的蜂蜜,是真蜂蜜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水和冰的概念一下(但融点不同),可以把结晶的蜂蜜放在温水的锅中温度不要超过60度慢慢化开,友情提示,结晶蜂蜜在温度不超过40度的情况下不易溶化,不像冰的融点低。

当前修订版本

  蜂蜜富含铜,锌等微量元素。蜂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因为温度,湿度的改变而在容器底部或整个容器内形成白色、琥珀色、深褐色、黑色等不同颜色的膏体、固体。这种现象称为蜂蜜结晶

  结晶现象

  蜂蜜结晶是绝大部分蜂蜜正常的物理现象,只要是真正的纯的蜂蜜都应该会结晶的,蜂蜜是葡萄糖和果糖的饱和溶液,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小的葡萄糖结晶核不断增加长大,便形成结晶状,在温度13-14℃,能够加速结晶过程,水份低的蜂蜜容易整瓶结晶,水份高的蜂蜜葡萄糖粒很快沉底,形成“半结晶”,大部分纯蜂蜜都易结晶,只有少部分如刺槐蜜、洋槐蜜、枣花蜜和紫云英蜜不易结晶。

  蜂蜜结晶是一种物理变化现象,和水结冰一样的道理其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蜂蜜结晶实质上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被分离的一种现象和过程。从分子论的观点来看,在蜂蜜里葡萄糖分子本来是毫无秩序地运动着的,但蜂蜜里葡萄糖超过它的溶解度,成为过饱和溶液时,就有一部分葡萄糖分子在蜂蜜里开始有规则地运动、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微小的结晶核,成为一个结晶的中心,更多的葡萄糖分子有规则地排列在它的各面,逐渐形成较大的晶体,从蜂蜜里分离出来,这就是蜂蜜结晶。

  结晶原因

  首先要了解蜂蜜的基本成份,蜂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糖份约占总物质80%,

  其中果糖和葡萄糖过饱和溶液占总糖量85-95%,蔗糖占5%左右。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0-14度)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所以蜂蜜结晶实际上是蜂蜜中葡萄糖引起的,这主要取决于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不易结晶)之间的比例,即葡萄糖占还原糖的百分比例。一般来说,当葡萄糖与果糖含量相等 1:1 结晶缓慢;当比例为 1:2 时,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为1:0.9时,即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时,温度适宜时结晶就很快出现。如槐花蜜葡萄糖与果糖的比例约为 2:3 就不容易结晶;油菜蜜约为18:17 结晶的速度则很快。

  结晶因素

  .影响蜂蜜结晶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1.气温,湿度:蜂蜜在气温降低,存放温度在8-15℃,湿度改变时最容易结

  晶;温度高时则不易结晶,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因分子结构稳定,则结晶速度又减慢.

  2.蜜种,浓度:蜂蜜因蜜种的不同或采集地区的不同,结晶的快慢,状态(整瓶,半瓶结晶;结晶体细腻或粗糙)也都不同,高浓度蜂蜜含水分少结晶体粘稠质地较硬.

  3.容器:当容器内有前次蜂蜜残留时(术语叫晶种),蜂蜜中的结晶分子易促进结晶;而真空包装的蜂蜜因性状相对稳定不易出现结晶现象.

  4.浓缩温度与时间:真空脱水时间过长会明显增加蜂蜜中葡萄糖的过饱和度,使蜂蜜更容易结晶。脱水温度过低会造成蜂蜜中原有的葡萄糖结晶核去除不完全,加速储存期蜂蜜的结晶。

  蜂蜜鉴别

  纯的蜂蜜含有大量果糖,而果糖的分子量较小,结晶是淡黄色的,洋槐花蜂蜜结晶后为纯白色,质地柔软有黏性。白糖(蔗糖,甜菜糖)的分子量较大,所以添加白糖的蜂蜜是不会结晶的。

  结晶蜂蜜

  结晶的蜂蜜好不好呢?结晶的蜂蜜,是真蜂蜜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水和冰的概念一下(但融点不同),可以把结晶的蜂蜜放在温水的锅中温度不要超过60度慢慢化开,友情提示,结晶蜂蜜在温度不超过40度的情况下不易溶化,不像冰的融点低。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