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在00:21 2016年7月19日由Lmjiao (Talk | 贡献)所做的修订版本
(差异)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差异) | 更新版本→ (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红小豆又名赤豆、赤小豆、红赤豆、小豆。英文名:Red adzuki bean。红小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红小豆含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红小豆中含蛋白质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钙76 毫克、磷386毫克、铁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黄素0.16毫克、烟酸2.1毫克。红小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点原料。李时珍称红小豆为"心之谷",其功用为"生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上吐",并治"下痢、解酒毒,除寒热痛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

  药用信息

  红小豆不仅是美味可口的食品,而且是医家治病的妙药。《神农本草经》说它“主治下水肿,排痈肿脓血”。《药性本草》说可“治热毒、散恶血”。《本草纲目》记载,红小豆“味甘,性平,无毒,下水肿,排痈肿脓血,疗寒热,止泄痢,利小便,治热毒,散恶血,除烦满,健脾胃。……”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它对痈肿有特殊疗效。例如《朱氏集验方》称:“此药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涂之,无不愈者”。现代医学还查明,红小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旧社会,有些医生用它作药治病时,常常在病患者面前给它蒙上一件“神秘”的外衣。清康熙时期,医药家汪昂在《本草备要》里写道:“宋仁宗患痄腮,道士赞能,取赤小豆四十九粒(《本草纲目》说七十粒)咒之,杂他药敷之而愈。中贵人任承亮亲见。后任自患恶疮,付永投以药立愈。问之:赤小豆也?承亮始悟道士之咒伪也。后过豫章,见医治胁疽甚捷,任曰:莫非赤小豆耶?医惊拜曰:‘用此活三十余口,愿勿复宣’。这说明赤豆外敷,是治“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恶疮”和“胁疽”等病症的良药。古医书中关于红小豆治病的神奇疗效,有许多记载,有些虽近玄虚,但说明它药用价值很高,有广泛的疗效。

  赤豆内服外用,都未见有副作用。祖国医学提示:“多服泄津液,令人枯燥”。可见使用时,也得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营养成分

  教您看懂赤小豆的营养成分表,从左边表中可以看出赤小豆的热量、蛋白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钙、铁、维生素E、烟酸、镁、磷、钾、碘、锰、铜与同类食物相比高于平均值,赤小豆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及各营养素作用详解见图表。

  表中所指的每日推荐量指的是一般的成年人在一定时期平均每天摄入的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规定,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期推荐摄入量是不同的。当然,这些数值并不意味着每种营养素每天都必须摄入这么多量,像脂溶性的维生素只要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摄入量达到这值就可以。

  主要价值

  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又称红小豆、米赤豆。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江西及上海郊区等地。赤豆又称红豆、红饭豆、朱赤豆。我国各地广泛栽培。夏、秋采摘成熟荚果,晒干,除去荚壳、杂质,收集种子备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维生素B1.B2,烟酸、皂甙等成分。

  [用途]用于水肿、脚气;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肠痈。

  [用法]煮食,煎汤或研末服。

  [附方]

  1,赤豆桑白皮汤:赤小豆60g,桑白皮15g。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饮汤食豆。

  源于《本草拾遗》。本方用赤小豆健脾利湿,而以桑白皮专于利尿消肿。用于脾虚水肿或脚气,小便不利。

  2,茅根煮赤豆:白茅根250g,赤小豆120g。加水煮至水干,除去白茅根,将豆分数次嚼食。

  源于《肘后补缺方》。白茅根为凉性利尿药,其味甘甜,用以煮豆,既可增强利尿作用,又较适口,故颇为得法。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现用于肾炎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3,赤豆粥:赤小豆120g,粳米30g。加水适量,煮稀粥。分2次食。

  源于《妇人良方》。本方能益脾胃而通乳汁。用于妇女气血不足,乳汁不下。

  4,苦酒赤豆散:赤小豆100g,用醋1茶盅,煮豆至熟,取出晒干,

  再入适量米酒中浸渍至酒尽,经干燥后研为细末。分3次服,每次3——6g,用米酒送服。

  源于《肘后方》。赤小豆等三者均能散血,醋又用止血之效,故本方有散血消肿和止血作用。用于痔疮瘀肿疼痛,大便带血。

  1.赤豆可整粒食用,一般用于煮饭、煮粥、做赤豆汤或冰棍、雪糕之类。用于菜肴有“红豆排骨汤”等。由于赤豆淀粉含量较高,蒸后呈粉沙性,而且有独特的香气,故常用来做成豆沙,以供各种糕团面点的陷料。赤豆还可发制赤豆芽,食用同绿豆芽。

  2.现代研究认为,红豆中含有多量对于治疗便秘的纤维,及促进利尿作用的钾。此两种成分均可将胆固醇及盐分对身体不必要的成分排泄出体外,因此被视为具有解毒的效果。赤豆还可用于治疗心脏性和肾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浮肿和外用于疮毒之症,都有一定效果。赤豆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等有抑菌作用。赤豆煮汤饮服,可用于治疗肾脏、心脏、肝脏、营养不良、炎症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3.赤豆以粒紧、色紫赤者为佳,健脾利水,解毒消痈,清利湿热。红小豆煮粥食之,有健脾胃、利水湿的作用。凡脾虚不运、腹水胀满、小便不利、黄疸、泻痢者,皆可食之。小豆煎水或入药,有清热利水的功效,可治急黄、肠痈、痔痢下血、风疹瘙痒等。生豆杵末,鸡蛋清调匀外涂,可治热毒痈肿。

  4.《本草纲目》说它“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治呕,而治下痢肠,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中医认为赤豆性平味甘酸,无毒。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和气排脓,清热解毒,通乳汁和补血的功能。不仅可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且对于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丹毒)也有消毒功用,特别有利于各种特发性水肿病人的食疗。

  5.与赤豆相宜的食物有:鸡肉,补血明目,驱风解毒,营养全面。鲢鱼,祛除脾胃寒气,消肿去淤。南瓜,健美润肤。鲤鱼,利水消肿。乌骨鸡,滋阴养血,利水消肿。花生、红枣,补益心脾,利水消肿。

  经济价值

  红小豆经济价值居五谷杂粮之首,故有“金豆”之美称它出口换汇率高,是国际市场的紧俏货。

  用药禁忌

  1.阴虚而无湿热者及小便清长者忌食。

  2.赤豆又名饭赤豆,以粒紧、色紫、赤者为佳,煮汁食之通利力强,消肿通乳作用甚效。但久食则令人黑瘦结燥。

  3.中药另有一种红黑豆,系广东产的相思子,特点是半粒红半粒黑,请注意鉴别,切勿误用。

  4.陶弘景: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

  5.《食性本草》:久食瘦人。

  6.《随息居饮食谱》: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常用配方

  1.赤豆同鲤鱼(或鲫鱼)煮汤服食,利水消肿,治脚气甚效,兼治小儿夏日因血热而致的多发性疖肿。

  2.赤豆120克,煮汤当茶饮,治水肿。

  3.赤豆250克,煮粥食,可通乳。

  4.赤豆微炒,水煎代茶随意饮服,治产后恶露不下,腹痛。

  5.治误吞玻璃渣:赤豆适量煮熟,尽量饮服,然后再服泻剂,赤豆和玻璃同大便排出。

  6.赤豆用水浸软,捣烂,用水或醋或蜂蜜或鸡蛋清适量,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治腮腺炎,热疖。

  7.赤豆研成粉末,用冷水调敷患处(已溃烂的疮疡,敷在疮口周围,以便排脓),一日两次,治热毒痈,外伤血肿及扭伤。

  8.赤豆粥:赤豆30-50克,水煮至半熟,放入粳米100克同煮粥,以淡食为宜,加白糖调味食用亦可。有健脾益胃,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乳作用。适用于水肿病,下肢湿气,小便不利,大便稀薄,身体肥胖,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9.茅根赤豆粥:鲜茅根200克(干品用50克)洗净,水煎半小时后去渣,放入粳米200克,同煮粥服食,可治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红小豆食谱

  红小豆鲤鱼汤

  〔配方〕鲤鱼1尾(1000克以上),红小豆100克,陈皮、花椒、草果各7.5克,葱、姜、胡椒、盐、鸡汤、葱花各适量。

  〔做法〕将鲤鱼去鳞、鳃,抠去内脏,洗净。将红小豆、陈皮、花椒、草果洗净,塞入鱼腹。将鱼放入沙锅,另加葱、姜、胡椒、盐、灌入鸡汤,上笼蒸至鱼熟后即可出笼,再撒上葱花即成。

  〔功效〕行气健胃、醒脾化湿、利水消肿、减肥。

  山楂红小豆粥

  〔配方〕粳米半杯,山楂、红小豆各3大匙,南瓜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山楂洗净;红小豆用清水浸泡一夜,淘洗干净;南瓜洗净,除去外皮,切成3厘米见方的薄片。将粳米、山楂、红小豆放入锅内,加水,置大火上烧沸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南瓜片煮沸。粥内加冰糖,再用小火煮20分钟即成,每日早晚当主食吃。

  〔功效〕可降脂减肥、健脾祛湿。

  红小豆荸荠煲乌鸡

  〔配方〕净乌鸡半只,红小豆50克,红枣5颗,荸荠适量,生姜、葱各少许,高汤、料酒、胡椒粉、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红小豆用温水泡透;净乌鸡半只剁成块;荸荠、生姜去皮切片;葱切段。锅内烧水,待水开时,投入乌鸡,用中火煮3分钟,捞起冲净。将红小豆、乌鸡块、红枣、荸荠、生姜放入沙锅,再注入高汤、料酒、胡椒粉,加盖,用中火煲开,再改小火煲约2小时,调入盐、味精,继续煲15分钟,最后撒上葱段即可。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