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头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3:53 2008年7月25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Wangfeifeitia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1:27 2016年9月9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s]]+[[category:食品]][[category:s]][[category:肉丸]]
-狮子头用扬州话说即是大僭肉,北方话说即是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将肥七瘦三的猪肋条肉剁成石榴粒状后制成丸子,微火焖炖熟后丸子表面的肥肉大体溶化但没全部溶化,瘦肉则相对显得凸起,给人一种毛毛糙糙的感觉,因丸子大而表面毛糙于是便称之为“狮子头”了。 +  狮子头是中国江苏省扬州等地淮扬菜系中的一道传统菜肴。传说狮子头做法始于隋朝,是在隋炀帝游幸时,厨师以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为主题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四道菜,据说原名葵花斩肉、葵花肉丸,唐代郇国公韦陟的家厨韦巨元做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斩肉四道名菜,令座中宾客叹服,葵花斩肉被改名为狮子头。此菜口感软糯滑腻,健康营养。
-该菜历史悠久,宋人诗云:“却将一脔配两蟹,世间真有扬州鹤”。将吃磅蟹斩肉比喻成“骑鹤下扬州”的快活神仙,可见蟹粉狮子头一菜多么鲜美诱人了。清代《调鼎集》中就有扬州“大劗肉圆”一菜,其制法如下:“取肋条肉,去皮,切细长条,粗劗,加豆粉,少许作料,用手松捺,不可搓成。或炸或蒸(衬用嫩青)”可见狮子头一菜在清代就为社会公认了。 +  江西宜丰也有此菜,盛传100余年,具有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点。安徽巢湖地区每年在新春佳节期间都要扎彩球,耍狮子,庆祝五谷丰登。当地群众届时要制作形似狮子头的点心来酬谢舞狮子的人,这种习俗自古至今广为流传。此小吃因用食碱量比普通酵面团要稍大,所以特别酥香,可贮存数日不会软
-狮子头一菜的烹制极重火功,用微火焖约四十分钟这样制出后便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了。扬州狮子头有清炖、清蒸、红烧三种烹调方法,至于品种则较多,有清炖蟹粉狮子头、河蚌烧狮子头、风鸡烧狮子头、青菜烧狮子头、芽笋烧狮子头、清蒸蟹粉狮子头等菜都是独具风味的。 +  '''历史起源'''
-红烧狮子头:+  狮子头是中国江苏省扬州等地淮扬菜系中的一道传统菜。传说狮子头做法始于隋朝,是隋炀帝游幸时,以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为主题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四道菜,据说原名葵花斩肉、葵花肉丸,唐代郇国公韦陟的家厨韦巨元做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献肉四道名菜,令座中宾客叹服,葵花献肉被改名为狮子头。
-原材料: +  狮子头是由六成肥肉和四成瘦肉加上葱、姜、鸡蛋等配料斩成肉泥,做成拳头大小的肉丸,可清蒸可红烧,肥而不腻。但现代一般会用较多瘦肉。徐珂在《清稗类钞》明确记述:“狮子头者,以形似而得名,猪肉圆也。猪肉肥瘦各半,细切粗斩,乃和以蛋白,使易凝固,或加虾仁、蟹粉。以黄沙罐一,底置黄芽菜或竹笋,略和以水及盐,以肉作极大之圆,置其上,上覆菜叶,以罐盖盖之,乃入铁锅,撒盐少许,以防锅裂。然后,以文火干烧之。每烧数把柴一停,约越五分时更烧之,侯熟取出。”
-五花肉150克、马蹄10克、冬菇10克、青菜心5棵、生姜片少许。 +
-调味料: +  该菜历史悠久,宋人诗云:“却将一脔配两蟹,世间真有扬州鹤”。将吃螃蟹斩肉比喻成“骑鹤下扬州”的快活神仙,可见蟹粉狮子头一菜多么鲜美诱人了。清代《调鼎集》中就有扬州“大劗肉圆”一菜,其制法如下:“取肋条肉,去皮,切细长条,粗劗,加豆粉,少许作料,用手松捺,不可搓成。或炸或蒸(衬用嫩青)”可见狮子头一菜在清代就为社会公认了。
-花生油500克(实耗油100克)、盐12克、味精10克、白糖5克、生粉30克、鸡汤150克、老抽王10克、麻油5克。 +
-制作过程: +  狮子头一菜的烹制极重火功。用微火焖约四十分钟,这样,制出后便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了。扬州狮子头有清炖、清蒸、红烧三种烹调方法,至于品种则较多,有清炖蟹粉狮子头、河蚌烧狮子头、风鸡烧狮子头。
-1.五花肉剁成肉泥,马蹄、冬茹切米,加入盐、味精、生粉打至肉起胶,作成四个大丸子。青菜心用开水烫熟捞起摆入碟内,生姜切片。 + 
-2.烧锅下油,油温130度下入大肉丸子,炸至外金黄内熟捞起待用。 +  狮子头就是丸子的一种。铁狮子头这道菜,其出处是因为神医喜来乐的家——河北沧州,而沧州的的铁狮子是一景,所以就叫这丸子铁狮子头了。主要是它的个大外焦里嫩。也有红烧狮子头的,做法很多。还有龙眼狮子头。清蒸狮子头。有的地方叫四喜丸子。做法基本一样。
-3.锅内留油,下入姜片、加入鸡汤、放入大肉丸子,放盐、味精、白糖、老抽王,用小火烧至汁浓,再用湿生粉勾芡收汁装碟即成。+ 
 +  '''红烧狮子头'''
 + 
 +  材料
 + 
 +  五花肉150克、马蹄10克、冬菇10克、青菜心5棵、生姜片少许。
 + 
 +  调味料
 + 
 +  花生油500克(实耗油100克)、盐12克、味精10克、白糖5克、生粉30克、鸡汤150克、老抽王10克、麻油5克。
 + 
 +  制作过程
 + 
 +  1.五花肉剁成肉泥,马蹄、冬菇切米,加入盐、味精、生粉打至肉起胶,作成四个大丸子。青菜心用开水烫熟捞起摆入碟内,生姜切片。
 + 
 +  2.烧锅下油,油温130度下入大肉丸子,炸至外金黄内熟捞起待用。
 + 
 +  3.锅内留油,下入姜片、加入鸡汤、放入大肉丸子,放盐、味精、白糖、老抽王,用小火烧至汁浓,再用湿生粉勾芡收汁装碟即成。
 + 
 +  清炖蟹粉
 + 
 +  做法
 + 
 +  1.将去皮猪五花肉切成石榴珠大的颗粒状,再剁成馅,具体肥瘦比例为4:6,用葱、姜、料酒、水制成葱姜酒水,调入馅中,放盐、少许胡椒粉,顺方向搅拌,放入河蟹肉待用。2.荸荠切成小方丁,菜心择洗干净。
 + 
 +  3.取沙锅注水烧开,放葱段、姜片、料酒,再将肉馅团成约100克-150克重的肉圆,顶端放河蟹黄,入沙锅,小火炖约两小时,撇去浮油,放味精、盐,再投入烫好的菜心略炖即可。
 + 
 +  口味
 + 
 +  原汤原味,“狮子头”,即扬州话说的“大 斩肉”,北方话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据说它的“远祖”是南北朝《食经》上所记载的“跳丸炙”(《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
 + 
 +  宜丰狮子头
 + 
 +  原料
 + 
 +  猪前胛心肉500克,上等糯米400克,香菇10克,荸荠50克,鸡蛋1个,薯粉25克,以及盐、味精、生姜等为原辅材料。
 + 
 +  制作
 + 
 +  将肉剁细,加入鸡蛋、薯粉、食盐、味精、生姜拌匀。另把削皮后的荸荠与香菇剁细,把糯米放在沸水中,泡至半熟时捞起,用冷水洗,用一半与肉、荸荠、香菇等做成25克重的丸子,另一半放入盘内,将丸子粘上糯米,上蒸笼以旺火蒸熟。
 + 
 +  '''传说'''
 + 
 +  传说隋炀帝到扬州观看琼花以后,留连江南,观赏了无数美景。他在扬州饱揽了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以后,对园林胜景,赞赏不己,并亲自把四大名景更名为千金山,帽儿墩,平山堂,琼花观。回到行宫之后,又唤来御厨,让他们对景生情,做出四个菜来,以记念这次的江南扬州之行,(古时有用菜肴仿制园林胜景的习俗。)御厨詹王,费尽心思,做出了四样名菜。这四个菜是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斩肉。隋炀帝品尝以后,非常高兴,于是乎,赐宴群臣,一时间成为佳肴,传遍江南。官宦权贵宴请宾客也都以有这四个菜为荣,奉为珍品。
 + 
 +  到了唐代,更是金盘玉脍,佳馔俱陈。这一天,郇国公宴客,命府中名厨韦巨元做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斩肉四道名菜,并伴有山珍海味,水陆奇珍。宾客无不叹为观止。当葵花斩肉一菜端上时,只见用巨大的肉圆做成的葵花心,美轮美奂,真如雄狮之头。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宾客劝酒道:“公应佩九头狮子帅印。”郇国公举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夕之会,葵花肉不如改为‘狮子头’。”自此淮扬名菜,又添一道“狮子头”,红烧,清蒸,脍炙人口。
 + 
 +  清代,乾隆下江南时,把这一佳肴带入京都,使之成为清宫菜之一。嘉庆年间,甘泉人林兰痴着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咏了扬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细切粗斩为丸,用荤素油煎成葵黄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诗云:“宾厨缕切已频频,团此葵花放手新。饱腹也应思向日,纷纷肉食尔何人。”

当前修订版本


  狮子头是中国江苏省扬州等地淮扬菜系中的一道传统菜肴。传说狮子头做法始于隋朝,是在隋炀帝游幸时,厨师以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为主题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四道菜,据说原名葵花斩肉、葵花肉丸,唐代郇国公韦陟的家厨韦巨元做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斩肉四道名菜,令座中宾客叹服,葵花斩肉被改名为狮子头。此菜口感软糯滑腻,健康营养。

  江西宜丰也有此菜,盛传100余年,具有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点。安徽巢湖地区每年在新春佳节期间都要扎彩球,耍狮子,庆祝五谷丰登。当地群众届时要制作形似狮子头的点心来酬谢舞狮子的人,这种习俗自古至今广为流传。此小吃因用食碱量比普通酵面团要稍大,所以特别酥香,可贮存数日不会软

  历史起源

  狮子头是中国江苏省扬州等地淮扬菜系中的一道传统菜。传说狮子头做法始于隋朝,是隋炀帝游幸时,以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为主题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四道菜,据说原名葵花斩肉、葵花肉丸,唐代郇国公韦陟的家厨韦巨元做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献肉四道名菜,令座中宾客叹服,葵花献肉被改名为狮子头。

  狮子头是由六成肥肉和四成瘦肉加上葱、姜、鸡蛋等配料斩成肉泥,做成拳头大小的肉丸,可清蒸可红烧,肥而不腻。但现代一般会用较多瘦肉。徐珂在《清稗类钞》明确记述:“狮子头者,以形似而得名,猪肉圆也。猪肉肥瘦各半,细切粗斩,乃和以蛋白,使易凝固,或加虾仁、蟹粉。以黄沙罐一,底置黄芽菜或竹笋,略和以水及盐,以肉作极大之圆,置其上,上覆菜叶,以罐盖盖之,乃入铁锅,撒盐少许,以防锅裂。然后,以文火干烧之。每烧数把柴一停,约越五分时更烧之,侯熟取出。”

  该菜历史悠久,宋人诗云:“却将一脔配两蟹,世间真有扬州鹤”。将吃螃蟹斩肉比喻成“骑鹤下扬州”的快活神仙,可见蟹粉狮子头一菜多么鲜美诱人了。清代《调鼎集》中就有扬州“大劗肉圆”一菜,其制法如下:“取肋条肉,去皮,切细长条,粗劗,加豆粉,少许作料,用手松捺,不可搓成。或炸或蒸(衬用嫩青)”可见狮子头一菜在清代就为社会公认了。

  狮子头一菜的烹制极重火功。用微火焖约四十分钟,这样,制出后便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了。扬州狮子头有清炖、清蒸、红烧三种烹调方法,至于品种则较多,有清炖蟹粉狮子头、河蚌烧狮子头、风鸡烧狮子头。

  狮子头就是丸子的一种。铁狮子头这道菜,其出处是因为神医喜来乐的家——河北沧州,而沧州的的铁狮子是一景,所以就叫这丸子铁狮子头了。主要是它的个大外焦里嫩。也有红烧狮子头的,做法很多。还有龙眼狮子头。清蒸狮子头。有的地方叫四喜丸子。做法基本一样。

  红烧狮子头

  材料

  五花肉150克、马蹄10克、冬菇10克、青菜心5棵、生姜片少许。

  调味料

  花生油500克(实耗油100克)、盐12克、味精10克、白糖5克、生粉30克、鸡汤150克、老抽王10克、麻油5克。

  制作过程

  1.五花肉剁成肉泥,马蹄、冬菇切米,加入盐、味精、生粉打至肉起胶,作成四个大丸子。青菜心用开水烫熟捞起摆入碟内,生姜切片。

  2.烧锅下油,油温130度下入大肉丸子,炸至外金黄内熟捞起待用。

  3.锅内留油,下入姜片、加入鸡汤、放入大肉丸子,放盐、味精、白糖、老抽王,用小火烧至汁浓,再用湿生粉勾芡收汁装碟即成。

  清炖蟹粉

  做法

  1.将去皮猪五花肉切成石榴珠大的颗粒状,再剁成馅,具体肥瘦比例为4:6,用葱、姜、料酒、水制成葱姜酒水,调入馅中,放盐、少许胡椒粉,顺方向搅拌,放入河蟹肉待用。2.荸荠切成小方丁,菜心择洗干净。

  3.取沙锅注水烧开,放葱段、姜片、料酒,再将肉馅团成约100克-150克重的肉圆,顶端放河蟹黄,入沙锅,小火炖约两小时,撇去浮油,放味精、盐,再投入烫好的菜心略炖即可。

  口味

  原汤原味,“狮子头”,即扬州话说的“大 斩肉”,北方话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据说它的“远祖”是南北朝《食经》上所记载的“跳丸炙”(《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

  宜丰狮子头

  原料

  猪前胛心肉500克,上等糯米400克,香菇10克,荸荠50克,鸡蛋1个,薯粉25克,以及盐、味精、生姜等为原辅材料。

  制作

  将肉剁细,加入鸡蛋、薯粉、食盐、味精、生姜拌匀。另把削皮后的荸荠与香菇剁细,把糯米放在沸水中,泡至半熟时捞起,用冷水洗,用一半与肉、荸荠、香菇等做成25克重的丸子,另一半放入盘内,将丸子粘上糯米,上蒸笼以旺火蒸熟。

  传说

  传说隋炀帝到扬州观看琼花以后,留连江南,观赏了无数美景。他在扬州饱揽了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以后,对园林胜景,赞赏不己,并亲自把四大名景更名为千金山,帽儿墩,平山堂,琼花观。回到行宫之后,又唤来御厨,让他们对景生情,做出四个菜来,以记念这次的江南扬州之行,(古时有用菜肴仿制园林胜景的习俗。)御厨詹王,费尽心思,做出了四样名菜。这四个菜是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斩肉。隋炀帝品尝以后,非常高兴,于是乎,赐宴群臣,一时间成为佳肴,传遍江南。官宦权贵宴请宾客也都以有这四个菜为荣,奉为珍品。

  到了唐代,更是金盘玉脍,佳馔俱陈。这一天,郇国公宴客,命府中名厨韦巨元做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斩肉四道名菜,并伴有山珍海味,水陆奇珍。宾客无不叹为观止。当葵花斩肉一菜端上时,只见用巨大的肉圆做成的葵花心,美轮美奂,真如雄狮之头。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宾客劝酒道:“公应佩九头狮子帅印。”郇国公举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夕之会,葵花肉不如改为‘狮子头’。”自此淮扬名菜,又添一道“狮子头”,红烧,清蒸,脍炙人口。

  清代,乾隆下江南时,把这一佳肴带入京都,使之成为清宫菜之一。嘉庆年间,甘泉人林兰痴着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咏了扬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细切粗斩为丸,用荤素油煎成葵黄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诗云:“宾厨缕切已频频,团此葵花放手新。饱腹也应思向日,纷纷肉食尔何人。”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