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糖色素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13 2010年4月24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1:12 2017年1月12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One intermediate revision not shown.)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添加剂]][[category:色素]][[category:j]] 
-焦糖色素+[[category:j]][[category:食品着色剂]]
-产品性能:焦糖色素是人类使用历史最悠久的[[食用色素]]之一,也是目前人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用量最大、最受欢迎的一种。色率高,着色能力强,体现发酵酱油特有的红褐色,红润、亮丽。 粘度适中,溶解性好,耐盐度高,品质稳定。 +  焦糖色素,又名酱色、焦糖色,是糖类物质(如饴糖、蔗糖、糖蜜、转化糖、乳糖、麦芽糖浆和淀粉的水解产物等)在高温下脱水、分解和聚合而成的复杂红褐色或黑褐色混合物,其中某些为胶质聚集体,是应用较广泛的半天然食品着色剂。
-产品用途:它广泛用于[[酱油]]、[[食醋]]、 [[料酒]]、酱卤、腌制制品 、烘制食品、糖果、药品、碳酸饮料及非碳酸饮料等,并能有效提高产品品质。适用于酱油、醋、料酒、酱卤、腌制制品中用量:添加量2—5%。+  简介
 + 
 +  定义
 + 
 +  焦糖色素亦称焦糖,英文Caramel。焦糖色素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天然着色剂,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一员。
 + 
 +  根据美国食品用化学品法典中的定义,焦糖色素通常是一种复杂的混合型化合物,其中有些是以胶体聚集体形式存在,可通过加热碳水化合物单独制成或者在食用的酸、碱、盐参与下合成。焦糖色素通常为棕黑色至黑色的液体或固体,有一种烧焦的糖的气味,并有某种苦味。其原料多为果糖、葡萄糖、转化糖、蔗糖和淀粉的水解产物或部分水解的产物[1]
 + 
 +  焦糖色素常被用在制作甜点上,它可以为糕点和甜点提供一种填补糖果或巧克力的风味,或加于冰激凌和蛋奶冻上。或作为食物黑色素,如可乐之类的饮料使用焦糖着色,而且它也被用作食品着色剂,它也是威士忌行业唯一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焦糖色素可溶于水。
 + 
 +  产品用途
 + 
 +  焦糖色素广泛用于酱油、食醋、料酒、酱卤、腌制制品 、烘制食品、糖果、药品、碳酸饮料及非碳酸饮料等,并能有效提高产品品质。适用于酱油、醋、料酒、酱卤、腌制制品中用量:添加量2—5%。
 + 
 +  焦糖色亦称焦糖,俗称酱色,英文Caramel,德文称为“卡拉麦几乳考”(karamelxucker),法文称为“苏克力、卡拉麦列西”(sucrecaramelise)。焦糖是一种在食品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天然着色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重要一员。60年代,由于其环化物四-甲基咪唑的问题,曾一度被怀疑对人体有害而被各国政府禁用。后经科学家们的多年努力研究,证明它是无害的,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均已确认焦糖是安全的,但对其四-甲基咪唑作了限量的规定。由此,世界各国的焦糖工业加速了发展。据文献介绍、英、法、德各国年产量均在1.1万吨以上,美国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而中国的年产量却未见有统计数字,笔者估计约有12——15万吨。中国的焦糖工业是非常落后,绝大部分产量是由作坊式的手工方法生产的,能够用比较科学的方法生产的厂家寥寥无几,而且仅能生产单一的在酱油中应用的耐盐焦糖,品质较差,卫生指标也很差。几年前还不能生产在可乐型饮料中应用的耐酸焦糖,需高价进口,至今也没有正式生产固体焦糖的厂家。所以, 中国的焦糖工业亟待有志者去开发研究。
 + 
 +  生产原理
 + 
 +  焦糖的制造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它是一种褐变反应(Browning Reaction)。褐变反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与食品加工及烹调中经常碰到的现象,可至今为止,科学技术尚不能确切的解释焦糖反应的机理,焦糖的结构组成也尚未被认识。一个几乎毕生在实验室中从事焦糖研究的英国化学家Brache感叹地说:“焦糖不仅具有复杂性,而且也无法预测,只有在最大限度内将原料、制备技术、时间、温度等加以控制,才能保证高质量产品的可重复性……”。可见,焦糖的生产技术是困难的,在国外也被视为高科技产品,其生产工艺被严格保密。美国可口可乐之所以能风行全世界一个世纪,国际市场占有率独占鳌头,与它拥有耐酸焦糖技术是分不开的。
 + 
 +  理化性质
 + 
 +  焦糖色素为深褐色的黑色液体或固体,有特殊的甜香气和愉快的焦苦味。易溶于水,不溶于通常的有机溶剂及油脂。水溶液呈红棕色,透明无混浊或沉淀。对光和热稳定。具有胶体特性,有等电点。其pH依制造方法不同而异,通常在3——4.5。
 + 
 +  焦糖色素作为一种着色剂,最重要的指标是色率强度(EBC单位),中国规定EBC与0.1%焦糖溶液(W/V)采用分光光度计在610nm的波长下通过1cm的比色皿所测定的光吸收值成正比,光吸收值(A)越大,色泽越深,EBC=(A× 20000)/0.076。焦糖色素的色率强度虽然重要,但它的色调也十分重要,色调指数是焦糖色素色调及其红色度特征的重要量度。
 + 
 +  电荷
 + 
 +  焦糖色素具有胶体性质,均带有小小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可以是负电荷,视生产方法及所用食品的pH而定。在选用时必须注意,否则将会对使用的效果有影响,如在可乐饮料中使用的耐酸性胶体色素要带负电荷,等电点小于1.5,而在酱油、黄酒中就用带正电荷的焦糖色素。从微生物学观点来讲,焦糖色素是很稳定的产品,因细菌不能在焦糖色素中生存,所以保质期规定为12 个月。
 + 
 +  pH值
 + 
 +  焦糖色素的pH值在应用中是很重要的指标,焦糖的pH值因种类不同而异。如果焦糖的pH > 5.0,则容易污染微生物,如果pH 值< 2.5,则在短时间就会树脂化,pH越低,这种变化越快。耐酸焦糖,其pH应为2.8——3.3,平均为2.9——3.0,这种焦糖多用于饮料工业。等点电在4.5——5.0 的焦糖加入啤酒及酱油中,由于不改变介质的pH,且与溶液的带电性相一致,所以溶解度增大。焦糖的pH一般是由加工的原料工艺决定的,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加以调节。
 + 
 +  粘度
 + 
 +  工厂都着力于降低焦糖的粘度,从而扩大其使用范围。有些焦糖色素其固形物含量及比重和其他焦糖一样,但粘度低,流动性大,稳定性好,着色均匀,而被用于焙烤业中。焙烤所用的焦糖主要要求其流动性良好,易与面粉混和均匀,并不要求色率过高,所以在加工时,一定要根据其用途决定生产工艺。有资料显示,焦糖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色率加大,但高温易使大分子物质聚合,粘度增大,流动性变小。
 + 
 +  性能
 + 
 +  以砂糖为原料制得的酱色,对酸、盐的稳定性好,红色色度高,着色力低。以淀粉或葡萄糖为原料者,在生产酱色时可采用酸、碱或盐类做催化剂,凡以碱作催化剂制得的产品耐碱性强,红色色度高,对酸和盐不稳定;而用酸做催化剂制得者,对酸和盐稳定,红色色度高,但着色力低。
 + 
 +  制造工艺
 + 
 +  如上所述,现代科学技术虽还未能彻底认识焦糖反应的机理,但对非酶褐变反应的前期机理及反应生成物却已有了明确的认识。一般认为,焦糖反应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在有胺伴随下的美德拉反应,即由葡萄糖+NH3-R生成雪夫氏碱(SehiffsBase),进一步加热生成N-取代葡基胺(N-substitutedqlycosylanine).另一类是纯焦糖化反应(单纯地加热葡萄糖的焦化反应),即在相当高的高温下(大约200℃)使碳水化合物产生醛类,然后缩合成染色成份。两类反应都能产生醛类和二羰基化合物,但美拉德反应渗入含氨成份,此反应机制可粗略地归纳为3步:
 + 
 +  第1步:启动反应。A、糖-氨结合;B、阿马都利(Amadori)分子重排反应。
 + 
 +  第2步:降解反应产生具有强紫外光吸收的无色物,释放二氧化碳。C、糖脱水。D、环开裂。
 + 
 +  第3步:缩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量的强染色成份。E、醛醇缩合;F、醛-氨聚合和含氨杂环化合物的形成。
 + 
 +  根据上述原理,现代焦糖色的制造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 
 +  常压法
 + 
 +  即开口锅生产的方法。一般是用一只热交换器上面载1个开口的分离器,在常压下将糖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加入氨水,继续加热到终点。国内绝大多数生产厂采用的是类似此种方法。但常压法的温度难控制,质量不稳定,粘度大,应用不方便,大规模工业生产不宜采用此法。但国外某些品种也有采用此法的。
 + 
 +  加压法
 + 
 +  此法系将糖料置于具有搅拌器的反应锅内,以蒸汽加热(亦有以油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加入不同的技术助剂,保温一定时间,达到终点后,出料过滤并迅速冷却到38℃ 以下包装。不同的技术助剂,不同的温度,不同的保温时间,不同的PH值,可以得到迥然不同的产品,这些工艺参数是被高度保密的技术。国外的许多高质量焦糖都是用加压法生产的,国内开始学习此法,但真正能大批量生产的单位还不多,尤其是不能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和高质量。
 + 
 +  挤压法
 + 
 +  此法系将糖料喂入具有螺旋杆的挤压机,经数分钟的高温后被喷出并磨碎,得到含水3%左右的粉末焦糖。也可以用淀粉或糊精作原料而制得。据笔者所知,国内几乎没有这种技术,而国外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也极难得到。笔者与数友人致力于这种工艺的研究已数年,才初见端倪,不久可望投入试验。国内有少数单位用喷雾干燥或真空烘干法少量生产固体焦糖,其工艺不够成熟,产品质量、包装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国内的固体焦糖未形成生产能力。
 + 
 +  分类
 + 
 +  按照焦糖色素生产中使用添加剂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类:普通焦糖,用DE值70以上的葡萄糖浆,在160℃左右的温度下,添加1%(干基)的氢氧化钠作催化剂;碱性亚硫酸盐焦糖,用亚硫酸盐作催化剂,催化剂的用量较高,我国不允许使用;氨法焦糖,它是我国目前生产量最大的一类焦糖,用氢氧化胺作催化剂;亚硫酸铵法,它是用亚硫酸(氢)铵催化产生的耐酸焦糖色素。
 + 
 +  普通焦糖
 + 
 +  普通焦糖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氨或亚硫酸的化合物。二乙胺乙基纤维素结合的色素不大于50%,且磷酸纤维素结合的色素不大于50%。
 + 
 +  苛性亚硫酸盐焦糖
 + 
 +  苛性亚硫酸盐焦糖生产过程中使用亚硫酸的化合物,且不用氨的化合物。二乙胺乙基纤维素结合的色素大于50%,且吸收比大于50。
 + 
 +  氨法焦糖
 + 
 +  氨法焦糖生产过程中使用氨的化合物,且不使用亚硫酸的化合物。二乙胺乙基纤维素结合的色素不大于50%,且磷酸纤维素结合的是大于50%。
 + 
 +  亚硫酸铵法焦糖
 + 
 +  也称为耐酸焦糖,带强负电荷,在酸中稳定,主要应用于饮料中作为着色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氨的化合物,且使用亚硫酸的化合物。此类焦糖在美国市场用量较大。
 + 
 +  主要用途
 + 
 +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不加铵盐和加铵盐生产焦糖色素均可用于罐头、糖果、饮料、冰淇淋、酱油、醋、冰棍、雪糕和饼干,并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亚硫酸铵法焦糖可按正常生产需要用于黄酒、葡萄酒中。
 + 
 +  软饮料
 + 
 +  软饮料是世界上焦糖色素用量最大的领域,采用原浓度焦糖色素,一般每3L饮料用4g以下的焦糖色素,应用于可乐饮料,用量加倍。由于它在每公升的饮料中只会增加1cal热量,因此在减肥饮料加工中成为首选的色素。此外,还有一种用于根啤酒(一种以黄樟油、冬青油为香料的无醇饮料)的焦糖色素,有助于形成顶层泡沫和诱人的红色。在碳酸饮料中,焦糖色素可作为乳化剂,并阻止芳香物质分离出来。
 + 
 +  乙醇饮料
 + 
 +  焦糖色素可应用于啤酒、威士忌、葡萄酒、老姆酒和利口酒中,最常用的是那些能够在高酒度乙醇中仍然稳定的品种。在乙醇饮料中应用需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焦糖色素的电荷。啤酒含有带阳电荷的蛋白质,若加入带阴电荷的焦糖色素,就会聚集成较大粒子,形成沉淀,产生混浊。
 + 
 +  其他
 + 
 +  酱油可以用高达15%的盐进行防腐,故需要稳定的焦糖色素使酱油产品具有自然发酵色泽。焦糖色素也可用来增加焙烤食品外观的吸引力。可选用原浓度或倍浓度的液体和粉末状焦糖色素来弥补特制面包、“表面装饰”蛋糕和曲奇饼精制配料的不充足和不均匀的着色力。带阳电荷的焦糖色素,能在麦芽醋中稳定地发挥作用;而在苹果醋、蒸馏醋的生产中,其表现则不稳定。
 + 
 +  上述分类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即没有一种焦糖能同时适用于所有的应用领域,因此国外的焦糖品种有几十个,甚至还有风味焦糖,即加入某种氨基酸使焦糖带有某一种特有气味。
 + 
 +  中国过去只生产一种焦糖色,即在酿造工业中应用的耐盐焦糖,相当于国际上的Ⅲ类焦糖,国家标准GB8817-88。近几年才陆续有少数厂家能生产在可乐型饮料中应用的耐酸焦糖。上海汽水厂在生产的幸福可乐,不对外销售,但耐酸性不够高。之后,浙江永嘉葡萄糖厂、河南开封中药厂、浙江瑞安食品添加剂厂、上海师大化工厂、上海科大化工厂等也相继研制出耐酸性较高的耐酸焦糖,以上均只是单倍色率的。重庆市渝龙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于1989年引进国外技术设备,研制出双倍耐酸焦糖色,其质量接近国外先进产品,至此,我国的焦糖工业可谓前进了一步。但令人遗憾的是,大量应用于酱油、酒、醋中的焦糖,情况没有改观,大充塞市场的是个体户以蔗糖蜜生产的焦糖,其色率低、易沉淀,色调难看,焦糊气味严重、卫生条件差,然而其价格低,经销手段灵活,国营集体工厂反而竞争不过,市场仍以个体产品为主,因此大大影响了我国酱油等产品质量的提高。由于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人民对食品品位的要求日益提高,酱油、醋等调味品历来是以散舀为主,大部分要求装瓶出售,色调要求漂亮,没有沉淀物,色率要高,添加量要少,特别是那些出口产品的厂家,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呼吁生产高质量焦糖。湖南的酱油、山西的醋、浙江的老酒均需要有专用的、质量上乘的焦糖配套。冷食制品、巧克力饼干、雪茄烟等所需质量比较好的固体焦糖,市场上也比较难购到。所以许多外国公司纷纷到中国来办厂,国内焦糖工业如不力争上去,市场难免被抢占。

当前修订版本


  焦糖色素,又名酱色、焦糖色,是糖类物质(如饴糖、蔗糖、糖蜜、转化糖、乳糖、麦芽糖浆和淀粉的水解产物等)在高温下脱水、分解和聚合而成的复杂红褐色或黑褐色混合物,其中某些为胶质聚集体,是应用较广泛的半天然食品着色剂。

  简介

  定义

  焦糖色素亦称焦糖,英文Caramel。焦糖色素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天然着色剂,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一员。

  根据美国食品用化学品法典中的定义,焦糖色素通常是一种复杂的混合型化合物,其中有些是以胶体聚集体形式存在,可通过加热碳水化合物单独制成或者在食用的酸、碱、盐参与下合成。焦糖色素通常为棕黑色至黑色的液体或固体,有一种烧焦的糖的气味,并有某种苦味。其原料多为果糖、葡萄糖、转化糖、蔗糖和淀粉的水解产物或部分水解的产物[1] 。

  焦糖色素常被用在制作甜点上,它可以为糕点和甜点提供一种填补糖果或巧克力的风味,或加于冰激凌和蛋奶冻上。或作为食物黑色素,如可乐之类的饮料使用焦糖着色,而且它也被用作食品着色剂,它也是威士忌行业唯一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焦糖色素可溶于水。

  产品用途

  焦糖色素广泛用于酱油、食醋、料酒、酱卤、腌制制品 、烘制食品、糖果、药品、碳酸饮料及非碳酸饮料等,并能有效提高产品品质。适用于酱油、醋、料酒、酱卤、腌制制品中用量:添加量2—5%。

  焦糖色亦称焦糖,俗称酱色,英文Caramel,德文称为“卡拉麦几乳考”(karamelxucker),法文称为“苏克力、卡拉麦列西”(sucrecaramelise)。焦糖是一种在食品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天然着色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重要一员。60年代,由于其环化物四-甲基咪唑的问题,曾一度被怀疑对人体有害而被各国政府禁用。后经科学家们的多年努力研究,证明它是无害的,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均已确认焦糖是安全的,但对其四-甲基咪唑作了限量的规定。由此,世界各国的焦糖工业加速了发展。据文献介绍、英、法、德各国年产量均在1.1万吨以上,美国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而中国的年产量却未见有统计数字,笔者估计约有12——15万吨。中国的焦糖工业是非常落后,绝大部分产量是由作坊式的手工方法生产的,能够用比较科学的方法生产的厂家寥寥无几,而且仅能生产单一的在酱油中应用的耐盐焦糖,品质较差,卫生指标也很差。几年前还不能生产在可乐型饮料中应用的耐酸焦糖,需高价进口,至今也没有正式生产固体焦糖的厂家。所以, 中国的焦糖工业亟待有志者去开发研究。

  生产原理

  焦糖的制造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它是一种褐变反应(Browning Reaction)。褐变反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与食品加工及烹调中经常碰到的现象,可至今为止,科学技术尚不能确切的解释焦糖反应的机理,焦糖的结构组成也尚未被认识。一个几乎毕生在实验室中从事焦糖研究的英国化学家Brache感叹地说:“焦糖不仅具有复杂性,而且也无法预测,只有在最大限度内将原料、制备技术、时间、温度等加以控制,才能保证高质量产品的可重复性……”。可见,焦糖的生产技术是困难的,在国外也被视为高科技产品,其生产工艺被严格保密。美国可口可乐之所以能风行全世界一个世纪,国际市场占有率独占鳌头,与它拥有耐酸焦糖技术是分不开的。

  理化性质

  焦糖色素为深褐色的黑色液体或固体,有特殊的甜香气和愉快的焦苦味。易溶于水,不溶于通常的有机溶剂及油脂。水溶液呈红棕色,透明无混浊或沉淀。对光和热稳定。具有胶体特性,有等电点。其pH依制造方法不同而异,通常在3——4.5。

  焦糖色素作为一种着色剂,最重要的指标是色率强度(EBC单位),中国规定EBC与0.1%焦糖溶液(W/V)采用分光光度计在610nm的波长下通过1cm的比色皿所测定的光吸收值成正比,光吸收值(A)越大,色泽越深,EBC=(A× 20000)/0.076。焦糖色素的色率强度虽然重要,但它的色调也十分重要,色调指数是焦糖色素色调及其红色度特征的重要量度。

  电荷

  焦糖色素具有胶体性质,均带有小小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可以是负电荷,视生产方法及所用食品的pH而定。在选用时必须注意,否则将会对使用的效果有影响,如在可乐饮料中使用的耐酸性胶体色素要带负电荷,等电点小于1.5,而在酱油、黄酒中就用带正电荷的焦糖色素。从微生物学观点来讲,焦糖色素是很稳定的产品,因细菌不能在焦糖色素中生存,所以保质期规定为12 个月。

  pH值

  焦糖色素的pH值在应用中是很重要的指标,焦糖的pH值因种类不同而异。如果焦糖的pH > 5.0,则容易污染微生物,如果pH 值< 2.5,则在短时间就会树脂化,pH越低,这种变化越快。耐酸焦糖,其pH应为2.8——3.3,平均为2.9——3.0,这种焦糖多用于饮料工业。等点电在4.5——5.0 的焦糖加入啤酒及酱油中,由于不改变介质的pH,且与溶液的带电性相一致,所以溶解度增大。焦糖的pH一般是由加工的原料工艺决定的,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加以调节。

  粘度

  工厂都着力于降低焦糖的粘度,从而扩大其使用范围。有些焦糖色素其固形物含量及比重和其他焦糖一样,但粘度低,流动性大,稳定性好,着色均匀,而被用于焙烤业中。焙烤所用的焦糖主要要求其流动性良好,易与面粉混和均匀,并不要求色率过高,所以在加工时,一定要根据其用途决定生产工艺。有资料显示,焦糖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色率加大,但高温易使大分子物质聚合,粘度增大,流动性变小。

  性能

  以砂糖为原料制得的酱色,对酸、盐的稳定性好,红色色度高,着色力低。以淀粉或葡萄糖为原料者,在生产酱色时可采用酸、碱或盐类做催化剂,凡以碱作催化剂制得的产品耐碱性强,红色色度高,对酸和盐不稳定;而用酸做催化剂制得者,对酸和盐稳定,红色色度高,但着色力低。

  制造工艺

  如上所述,现代科学技术虽还未能彻底认识焦糖反应的机理,但对非酶褐变反应的前期机理及反应生成物却已有了明确的认识。一般认为,焦糖反应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在有胺伴随下的美德拉反应,即由葡萄糖+NH3-R生成雪夫氏碱(SehiffsBase),进一步加热生成N-取代葡基胺(N-substitutedqlycosylanine).另一类是纯焦糖化反应(单纯地加热葡萄糖的焦化反应),即在相当高的高温下(大约200℃)使碳水化合物产生醛类,然后缩合成染色成份。两类反应都能产生醛类和二羰基化合物,但美拉德反应渗入含氨成份,此反应机制可粗略地归纳为3步:

  第1步:启动反应。A、糖-氨结合;B、阿马都利(Amadori)分子重排反应。

  第2步:降解反应产生具有强紫外光吸收的无色物,释放二氧化碳。C、糖脱水。D、环开裂。

  第3步:缩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量的强染色成份。E、醛醇缩合;F、醛-氨聚合和含氨杂环化合物的形成。

  根据上述原理,现代焦糖色的制造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常压法

  即开口锅生产的方法。一般是用一只热交换器上面载1个开口的分离器,在常压下将糖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加入氨水,继续加热到终点。国内绝大多数生产厂采用的是类似此种方法。但常压法的温度难控制,质量不稳定,粘度大,应用不方便,大规模工业生产不宜采用此法。但国外某些品种也有采用此法的。

  加压法

  此法系将糖料置于具有搅拌器的反应锅内,以蒸汽加热(亦有以油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加入不同的技术助剂,保温一定时间,达到终点后,出料过滤并迅速冷却到38℃ 以下包装。不同的技术助剂,不同的温度,不同的保温时间,不同的PH值,可以得到迥然不同的产品,这些工艺参数是被高度保密的技术。国外的许多高质量焦糖都是用加压法生产的,国内开始学习此法,但真正能大批量生产的单位还不多,尤其是不能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和高质量。

  挤压法

  此法系将糖料喂入具有螺旋杆的挤压机,经数分钟的高温后被喷出并磨碎,得到含水3%左右的粉末焦糖。也可以用淀粉或糊精作原料而制得。据笔者所知,国内几乎没有这种技术,而国外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也极难得到。笔者与数友人致力于这种工艺的研究已数年,才初见端倪,不久可望投入试验。国内有少数单位用喷雾干燥或真空烘干法少量生产固体焦糖,其工艺不够成熟,产品质量、包装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国内的固体焦糖未形成生产能力。

  分类

  按照焦糖色素生产中使用添加剂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类:普通焦糖,用DE值70以上的葡萄糖浆,在160℃左右的温度下,添加1%(干基)的氢氧化钠作催化剂;碱性亚硫酸盐焦糖,用亚硫酸盐作催化剂,催化剂的用量较高,我国不允许使用;氨法焦糖,它是我国目前生产量最大的一类焦糖,用氢氧化胺作催化剂;亚硫酸铵法,它是用亚硫酸(氢)铵催化产生的耐酸焦糖色素。

  普通焦糖

  普通焦糖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氨或亚硫酸的化合物。二乙胺乙基纤维素结合的色素不大于50%,且磷酸纤维素结合的色素不大于50%。

  苛性亚硫酸盐焦糖

  苛性亚硫酸盐焦糖生产过程中使用亚硫酸的化合物,且不用氨的化合物。二乙胺乙基纤维素结合的色素大于50%,且吸收比大于50。

  氨法焦糖

  氨法焦糖生产过程中使用氨的化合物,且不使用亚硫酸的化合物。二乙胺乙基纤维素结合的色素不大于50%,且磷酸纤维素结合的是大于50%。

  亚硫酸铵法焦糖

  也称为耐酸焦糖,带强负电荷,在酸中稳定,主要应用于饮料中作为着色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氨的化合物,且使用亚硫酸的化合物。此类焦糖在美国市场用量较大。

  主要用途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不加铵盐和加铵盐生产焦糖色素均可用于罐头、糖果、饮料、冰淇淋、酱油、醋、冰棍、雪糕和饼干,并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亚硫酸铵法焦糖可按正常生产需要用于黄酒、葡萄酒中。

  软饮料

  软饮料是世界上焦糖色素用量最大的领域,采用原浓度焦糖色素,一般每3L饮料用4g以下的焦糖色素,应用于可乐饮料,用量加倍。由于它在每公升的饮料中只会增加1cal热量,因此在减肥饮料加工中成为首选的色素。此外,还有一种用于根啤酒(一种以黄樟油、冬青油为香料的无醇饮料)的焦糖色素,有助于形成顶层泡沫和诱人的红色。在碳酸饮料中,焦糖色素可作为乳化剂,并阻止芳香物质分离出来。

  乙醇饮料

  焦糖色素可应用于啤酒、威士忌、葡萄酒、老姆酒和利口酒中,最常用的是那些能够在高酒度乙醇中仍然稳定的品种。在乙醇饮料中应用需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焦糖色素的电荷。啤酒含有带阳电荷的蛋白质,若加入带阴电荷的焦糖色素,就会聚集成较大粒子,形成沉淀,产生混浊。

  其他

  酱油可以用高达15%的盐进行防腐,故需要稳定的焦糖色素使酱油产品具有自然发酵色泽。焦糖色素也可用来增加焙烤食品外观的吸引力。可选用原浓度或倍浓度的液体和粉末状焦糖色素来弥补特制面包、“表面装饰”蛋糕和曲奇饼精制配料的不充足和不均匀的着色力。带阳电荷的焦糖色素,能在麦芽醋中稳定地发挥作用;而在苹果醋、蒸馏醋的生产中,其表现则不稳定。

  上述分类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即没有一种焦糖能同时适用于所有的应用领域,因此国外的焦糖品种有几十个,甚至还有风味焦糖,即加入某种氨基酸使焦糖带有某一种特有气味。

  中国过去只生产一种焦糖色,即在酿造工业中应用的耐盐焦糖,相当于国际上的Ⅲ类焦糖,国家标准GB8817-88。近几年才陆续有少数厂家能生产在可乐型饮料中应用的耐酸焦糖。上海汽水厂在生产的幸福可乐,不对外销售,但耐酸性不够高。之后,浙江永嘉葡萄糖厂、河南开封中药厂、浙江瑞安食品添加剂厂、上海师大化工厂、上海科大化工厂等也相继研制出耐酸性较高的耐酸焦糖,以上均只是单倍色率的。重庆市渝龙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于1989年引进国外技术设备,研制出双倍耐酸焦糖色,其质量接近国外先进产品,至此,我国的焦糖工业可谓前进了一步。但令人遗憾的是,大量应用于酱油、酒、醋中的焦糖,情况没有改观,大充塞市场的是个体户以蔗糖蜜生产的焦糖,其色率低、易沉淀,色调难看,焦糊气味严重、卫生条件差,然而其价格低,经销手段灵活,国营集体工厂反而竞争不过,市场仍以个体产品为主,因此大大影响了我国酱油等产品质量的提高。由于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人民对食品品位的要求日益提高,酱油、醋等调味品历来是以散舀为主,大部分要求装瓶出售,色调要求漂亮,没有沉淀物,色率要高,添加量要少,特别是那些出口产品的厂家,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呼吁生产高质量焦糖。湖南的酱油、山西的醋、浙江的老酒均需要有专用的、质量上乘的焦糖配套。冷食制品、巧克力饼干、雪茄烟等所需质量比较好的固体焦糖,市场上也比较难购到。所以许多外国公司纷纷到中国来办厂,国内焦糖工业如不力争上去,市场难免被抢占。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