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35 2008年8月6日的修订版本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uthracis)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该病是牛、马、羊等动物传染病,但偶尔也可传染给从事皮革、畜牧工作的人员。炭疽病以皮肤型多见,病症为身体外露部位出现小丘疹,继之形成水泡,破溃及坏死,最后形成黑色焦痂。同时可有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可并发脑脊髓膜炎及败血症,因此,如不及时治疗则有生命危险。有效的治疗是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预防更不可忽视,重要的是严格控制有病的牲畜及其产品,其次是有关的职业人员注射炭疽疫苗。

因为感染途径不同,临床上将炭疽分为三型:

1.皮肤炭疽 人类由于受伤的皮肤接触病畜死畜或含有芽孢的皮毛、土壤及一些皮革制口时可能发生皮肤炭疽,人与人之间可以直接传染本病。通常发生于面部、颈部、手部或肩部等露出部位。初起在病菌侵入处皮肤发生一个红色的小丘疹,丘疹很快变成水疱,疱内含有清亮的或带血的浆液。周围组织显著肿胀及浸润,不久,水疱化脓及自然破溃,流出浆液或脓液。病变中心发生坏死并结成坚硬的黑色干痂,在痂的四周皮肤发红肿胀,其上有小水疱和脓疱。患部附近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患者常有头痛、关节痛、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坏死的皮肤组织脱落后形成溃疡,终于发生瘢痕而愈。 少数严重的病人,局部红肿明显,形成大疱及严重坏死。病人往往发生持续性高热、恶心、呕吐和全身酸痛等中毒症状。在数日或数周以内,肺、肠、肝、脾及脑等内部器官可有转移的损害,导致病人迅速死亡。

2.肠炭疽 食入病畜、死畜的肉和喝了污染的水或病畜的奶可能发生肠炭疽。 较为少见,病人突然发生高热、后续性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胃肠道症状。有时发生肝脾肿大,腹膜炎,病人可因毒血症、败血症及衰竭,在短期内死亡。

3.肺炭疽 吸入带有芽孢的尘埃可能发生肺炭疽,其死亡率更高,发病急骤,有寒战高热等中毒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血,可因呼吸循环衰竭在24小时内死亡,极少数发生炭疽性脑膜炎。

治疗 病人卧床休息及隔离,注意多饮水。患部不可挤压,也不要切开引流或切除皮肤损害,以防病毒扩散而引起败血症。

青霉素为最有效的抗生素。磺胺药物也常常有效。对于皮肤炭疽,每日注射青霉素总量为100~200万单位。同时可加用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或新霉素。对于肺炭疽及肠炭疽,每日青霉素总量应在600万单位以上;对于炭疽性脑膜炎及败血症,每日青霉素总量要超过1,000单位。

皮肤炭疽的患部可外敷磺胺类软膏或白降汞软膏。1∶8000高锰酸钾稀溶液可以湿敷。发生面部的损害破坏其下组织影响容貌者,需作整形手术治疗。

发病机理
   有毒力的炭疽芽孢进入动物体内后,在侵入局部的组织间隙发育繁殖,产生荚膜,保护它们不受白细胞的吞食。发育繁殖中的菌体,可产生一种能引起局部水肿的“毒素”,菌体可在水肿液中繁殖。这种“毒素”能中和血清和白细胞中的自然杀菌物质,因此,使侵入的菌体能进一步扩展。当在较短的时间内,侵入点释放的“毒素”阻抑了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时,菌体于局部快速繁殖,并经淋巴管进入局部淋巴结。在淋巴结中进一步繁殖,更多的细菌由此进入血流,到达脾脏及其他淋巴样组织,并于该处定居。最终,脾脏极度肿大,装满了带荚膜的菌体。于死亡时或死亡前不久,血液中可见大量带荚膜的菌体,血液呈暗黑色,煤焦油样,凝固不良。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有的可达14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炭疽的潜伏期为20天。

临床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四种病型。 最急性型:病畜呈败血症症状,表现突然发病,急剧死亡,病程数分钟至数小时。呼吸高度困难,天然孔出血,痉挛、倒地而死。 急性型:表现体温升高,可视黏膜发绀,便血尿血。濒死期体温急剧下降,呼吸高度困难,天然孔出血,痉挛、倒地而死。病程l~2天。 亚急性型:与急症状相似,但病程较长。常在咽喉、颈部、肩胛、胸前、腹下、外阴部出现炭疽痈。 慢性型:无明显症状。 绵羊与山羊常以最急性型经过;牛以急性型最常见;马多出现急性或亚急性炭疽症状,此外还表现有剧烈的腹痛症状。 猪对炭疽抵抗力较强,常取慢性经过,多呈局部症状。典型的症状为咽型炭疽,表现体温升高,咽喉部及附近淋巴结炎明显肿胀,甚至蔓延至颈部、胸部,吞咽及呼吸困难,常因窒息而死。但不少病畜生前无明显症状,宰后检查时才发现。 犬及其他肉食兽对炭疽有较强的抵抗力,取慢性型经过。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