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抗坏血酸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文名称: 异抗坏血酸

英文名称: Erythorbic acid

别名: D-抗坏血酸;Isoascorbic acid

详情: 分子式:C6H8O6

分子量:176.13

理化性质:白色至浅黄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无臭,味酸。。光线照射下逐渐发黑。干燥状态下,在空气中相当稳定。但在溶液中并在空气存在下迅速变质。于164~172℃熔化并分解。本品系抗坏血酸的异构体,化学性质类似与抗坏血酸,但几无抗坏血酸的生理活性作用(仅约1/20)。抗氧化性较抗坏血酸佳,价格亦较廉,但耐热性差。有强还原性,遇光则缓慢着色并分解。遇重金属离子会促进其分解。极易溶于水(40g/100 mL),微溶于乙醇(5g/100 mL)。难溶于甘油。不溶于乙醚和苯。

来源与制法: 由荧光极毛杆菌或球形节杆菌使葡萄糖或淀粉通气发酵(28℃,50h),得α-酮葡糖酸钙,接着用甲醇和硫酸使其形成甲酯。添加甲醇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烯醇化反应制得。

毒理学依据:

①LD50:大鼠口服18g/kg(bw);小鼠经口服9.4g/kg。

②ADI:无限制性规定(FAO/WHO,1994)。

③GRAS:FDA-21CFR182.3041。

质量要求:质量标准(FAO/WHO,1992)

含量/% ≥ 99.0

旋光度[α](10g/100 mL水溶液)-95.5°~-98.0°

干燥失重/% ≤ 0.4

草酸盐灰分/% ≤ 0.3

砷(以As计)/(mg/kg) ≤ 3

重金属(以Pb计)/(m g/kg)≤ 20

铅 10

用途与注意事项: 抗氧化剂、防腐保鲜剂、发色剂。FAO/WHO(1984)限量规定:苹果调味酱罐头,150 mg/kg;午餐肉、熟肉末、熟猪前腿肉、熟火腿200 mg/kg(以抗坏血酸计)。根据施用食品的种类,选用异抗坏血酸或其钠盐。防止肉类制品、鱼肉制品、鲸肉制品、鱼贝冷冻品等的变质,或与亚硝酸盐、硝酸盐合用提高肉类制品的发色效果(如pH值在6.3以上,则与柠檬酸、乳酸等合用)。可防止保存期间色泽、风味的变化,以及由鱼的不饱和脂肪酸产生的异臭。肉类制品中的添加量为0.5~0.8 g/kg。;冷冻鱼类常在冷冻前浸渍于0.1~0.6%的水溶液内。防止果汁、啤酒等饮料中因溶有氧引起的氧化变质。防止果蔬罐头褐变。防止奶油、干酪等的脂肪氧化。在桃子、苹果酱中的用量为0.2%,水果罐头75~1500 mL/L,天然果汁80~110 mL/L,啤酒300 mg/L。

鉴定方法:

①本品的水溶液(10 g/L)无需加热能立即还原高锰酸钾试液(3 g/L),并产生棕色沉淀。

② 在2 mL2.0%水溶液中,加2 mL水、0.1g碳酸氢钠及0.02g硫酸亚铁,振瑶并静止后呈深紫色,加5 mL稀硫酸试液(10%),紫色即消失。

含量分析:准确称取一定量经干燥的样品,置于100 mL碘量瓶中,加入蒸馏水20 mL及10%硫酸溶液25 mL溶解后,即用0.1mol/L碘标准溶液滴定,临近终点时加入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并在30s内不变色,并按每毫升0.1mol/L的碘标准溶液相当于异抗坏血酸(C6H8O6)8.806mg,计算出样品中的异抗坏血酸的含量。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