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3:40 2007年3月1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122.5.20.144 (Talk)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2:22 2010年4月20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其它)
 
(9 intermediate revisions not shown.)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school]]+==简介==
 +[[Image:山东农业大学.jpg]]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1992年组建食品科学系,2000年改建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同类院校较早建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之一。建院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学院建设与发展,先后投资 1300 多万元,增建扩建教学实验设施,购置一大批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为学生成长成才和科技创新工作创造了幽雅环境和现代化办学条件。+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将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并启用由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校名。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 +  
-学院下设3个系, 1个研究所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即食品科学系、食品工程系、食品生物技术系、食品科学研究所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博士15人,硕士1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3人入选山东农业大学“1512工程”第二层次,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山东农业大学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较高的学院之一。还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生产企业聘请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现有“食品科学” 1个博士点,“食品科学”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2个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912人,研究生 +山东农业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教职员工2616人,专任教师1552人,教授276人,副教授61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1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体发展计划”,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设有11个“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  
-多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涵盖面逐渐拓宽、适应性逐渐增强。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支持学生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学院有“外语协会”、“计算机协会”、“科技创新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山东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设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水利 土木工程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9个学院,68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十五”以来,学院科技创新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与发展,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多项,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3项,省部级成果奖9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优势明显;食品科学学科,特色鲜明。粮油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园产品加工、酒类酿造、食品贮藏与物流、食品化学与营养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管理等研究方向取得一大批成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发展和社会转型,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给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全院师生员工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改革发展全局,携手并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把学院建成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优势更加明显、食品科学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国内领先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基地而努力奋斗。+山东农业大学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6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1个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1个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博士后流动站。
 +   
 +山东农业大学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145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首批授予“文明校园”称号。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藏书211万册、电子图书225万册;拥有高标准比赛体育馆1座,体育综合馆、游泳馆1座,塑胶田径场3个。学校办有《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山东畜牧兽医》等学术期刊,设有山东农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资料截至2009年3月)
 + 
 +==科研成果==
 + 
 +山东农业大学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包括《冬[[小麦]]矮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利用》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47项。还获得57项国家专利权和6项植物新品种权,推广转化获奖科技成果158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460多亿元,充分发挥了科教兴国主力军的作用。“九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50多项。
 + 
 +==其它==
 + 
 +国际合作
 +  
 + 
 +学校与德国埃森经济与管理科学技术大学、英国皇家农学院、美国肯塔基大学农学院、普渡大学、法国昂热农学院、荷兰万豪农学院、韩国建国大学、公州大学、晋州产业大学等国外25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同时还与德国魏恩斯特凡大学联合培养农业MBA硕士研究生、与德国埃森经济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与英国皇家农学院合作举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项目。
 + 
 +[[Category:科研院所]]

当前修订版本

[编辑] 简介

Image:山东农业大学.jpg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将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并启用由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校名。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教职员工2616人,专任教师1552人,教授276人,副教授61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1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体发展计划”,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设有11个“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山东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设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水利 土木工程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9个学院,68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山东农业大学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6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1个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1个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博士后流动站。     山东农业大学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145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首批授予“文明校园”称号。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藏书211万册、电子图书225万册;拥有高标准比赛体育馆1座,体育综合馆、游泳馆1座,塑胶田径场3个。学校办有《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山东畜牧兽医》等学术期刊,设有山东农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资料截至2009年3月)

[编辑] 科研成果

山东农业大学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包括《冬小麦矮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利用》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47项。还获得57项国家专利权和6项植物新品种权,推广转化获奖科技成果158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460多亿元,充分发挥了科教兴国主力军的作用。“九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50多项。

[编辑] 其它

国际合作   

学校与德国埃森经济与管理科学技术大学、英国皇家农学院、美国肯塔基大学农学院、普渡大学、法国昂热农学院、荷兰万豪农学院、韩国建国大学、公州大学、晋州产业大学等国外25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同时还与德国魏恩斯特凡大学联合培养农业MBA硕士研究生、与德国埃森经济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与英国皇家农学院合作举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项目。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