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高粱酒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7:13 2010年11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02:42 2017年9月11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xcategory:白酒   厦门高粱酒是采用最优质的高粱与大麦为原料经长达100多天的发酵周期,经过几次蒸馏,然后蒸...)
下一个→
第1行: 第1行:
-<!--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注意只在等号(=)后填写内容,并预览、保存,不要任意修改格式、删除符号-->+ 
-{{公司介绍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category:食品]][[category:x]][[category:白酒]]
-|介绍 =本公司主要经营[[调味]],调味品等。公司秉承&quot;顾客至上,锐意进取&quot;的经营理念,坚持&quot;客户第一&quot;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主营产品或服务= 调味品;调味品+  厦门高粱酒是采用最优质的高粱与大麦为原料经长达100多天的发酵周期,经过几次蒸馏,然后蒸馏后的原酒注入大酒池储藏,一年之后转换到酒缸放在十几米以下低温地窖储藏几年,有的甚至几十年之久而造就了清香酒中极品,香气清香醇正、入喉绵甜醇厚、不苦不辣不呛、自然协调的特点,是清香型酒的领袖品质。汲取厦门翔安区的翔风山与金门太武山地下水脉,拥有得天独厚的绝佳水质、空气、气候及原料四大天然酿酒条件。采用中国千年传承的传统酿造工艺,以纯粮固态发酵法结合现代最先进设备与工艺,不断的革新突破,选用最优质高梁为原料,采取低温入池、在优良自然的生态环境下,经长达数月发酵周期和数年的老熟期,成就了高粱酒之王的美誉。厦鹭牌厦门高粱酒是属于原生态酿造方式,原琼浆液生产;无需任何香料或酒精勾兑,属于自然清香型;好喝又健康
-|主营行业 = 调味香料+ 
-|企业类型 =个体经营+  厦门来源
-|经营模式 =—+ 
-|注册资本 = 无需验资+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宋属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平海军(今泉州、莆田)、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
-|公司注册地 = 浙江 湖州+ 
-|员工人数 = +  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清朝前期开始属于兴泉永道,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下辖莆田(兴化)、泉州府、永春州)自泉州移驻厦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归厦门道管辖,同年置南路道(192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政府驻地为同安,),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永春移至泉州。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1949年9月、10月1949年8月至11月:除金门县外的县相继解放:同安县、厦门岛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后又改名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
-|公司成立时间 = 2009 年+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柳叶飞+  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52号)调整厦门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厦门市思明区管辖。思明区人民政府驻民族路。将厦门市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厦门市集美区管辖。集美区人民政府驻银江路。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厦门市翔安区,将厦门市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新店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主要客户 = + 
-|年营业额 =+  厦门高粱酒的源头——天津卫直沽高粱酒 据史料记载,天津白酒酿造业早在元代初期(元至元十九年1282)试行漕运(南粮北调),粮船从江苏太仓刘家河启碇,飘洋过海,从大沽口进入大直沽,再改换内河粮船,往运河运到大都(今北京)。大直沽则是由南而北长途贩运粮食的重要港口。元代《接运海粮官去思碑》刻着这样的字句:“直沽素无佳酿,海舟有货东阳之名酒者。”这就说明早在元代初期天津已能造酒了,只是酒造的不够好而已。但大直沽是北方造酒的最早地区却是无可非议的事。当时叫“烧酒”,酿制的高粱酒叫白干烧酒。
-|主要经营地点 =+ 
-|主要市场 =+  历史上由元到明,都是靠南粮北调供应军需民食,因此北方各地历来严禁用粮食造酒,大直沽则因距离运粮聚散地最近,因此烧酒作坊在不生不灭中一直延续下来。
-|经营品牌 =+ 
-|管理体系认证 =+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为了夺取皇位,率兵在三岔河口渡河南下,兵发沧州取得了胜利。于是将当时渡河的海津镇命名为“天津”。意思是此处是天子之津梁,天子经过的渡口。永乐二年(1404)在三岔河口西岸筑城设卫,这才有了天津卫。朱棣当了皇帝后,定都北京,而北京的粮食仍靠南方供给,三岔河口的漕运就显示了它无穷的魅力。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发展,史称“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之盛世。作为海河五大支流汇合处的天津卫,对我国北方经济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司主页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在百业俱兴中,酿酒业方兴未艾,“御河之水”成为酿酒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天津卫”号称“七十二沽”,其中,大直沽不仅成为漕粮转运码头和商品集散地,而且是天津经济、政治、贸易、文化等中心,引得达官贵人,一方富贾,风流雅士,文人墨客云集在此。“海流千派合,舟楫万方通”(明代曾棨《过直沽》)。好一派“万年壮丽留畿甸,千里清香上御厨。”的壮观情景。
-{{公司联系方式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电话 = 86 0572 5126961+  《天津诗钞》见朱竹垞(彜尊)所纂《明诗综》载无名氏(《天津县志》作徐公)《直沽棹歌》三首。其一曰:“天妃庙对直沽开,津鼓连船柳下催。酿酒未终舟子报,柁(舵)楼黄蝶早飞来。”意思是说,天妃庙所对的大直沽地方,漕船在柳下河边都挤满了,还没等新酒酿好,舟人就以黄蝶飞至卜得神仙要来吃酒。看,连神仙都等不及了,可见直沽酒的诱惑力有多大。
-|移动电话 = 013757277837+ 
-|传真 = 86 0572 5233072+  厦门亦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分晋安置同安县。同安县始建于公元282年(西晋太康三年)。公元933年,实施县治,因县城呈束腰银锭状故称“银城”。历史上曾管辖过金门、厦门两岛及集美、龙海部分地区,解放后行政区域曾几度变更,1973年划归厦门市管辖。厦门还是福建近代史第一个成立的城市。
-|地址 = 中国 浙江 安吉县 浙江省安吉县市明中心香樟苑9幢+ 
-|邮编 =313300+  清酒文化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清康熙、乾隆二帝均巡幸过西沽。乾隆皇帝一共来天津10次,一般路线是顺北运河到达三岔河口,进入海河(或南下南运河)。作为海运和漕运的必经之处,乾隆皇帝深感此地位置极其重要,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在此地专门修建有“皇船坞”,作为龙船停靠维修场所。
-|公司名称 = 柳叶飞(个体经营)+ 
-|注册号 =330523600094275+  乾隆十三年(1748年)2月初,年仅38岁的乾隆皇帝携带孝贤皇后,由北京顺运河南下。二月初四离开通州,来到天津,受到隆重接待。乾隆皇帝乘坐的龙船名“安福舻”,长九丈三尺、宽一丈九尺;孝贤皇后乘船名“翔凤艇”,长八丈四尺、宽一丈六尺,后面是一支庞大的宫廷船队。
-|注册地址 =中国浙江湖州安吉市民中心香樟苑+ 
-|法定代表人 =柳叶飞+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暮春时节来到天津,《续天津县志》记载:天津连续遭遇水灾,乾隆皇帝下旨安排救灾事宜。又亲自来到北运河,查灾情,勘堤防。并亲笔赋就了御笔诗两首,这就是流传后世的《西沽二首》。诗云:“西沽三水汇流处,南北运河清贯中。徒时堤防宁有是,要当善道备宜通。”“郡城清晓返巡銮,逶迤西沽策马观。行过烟村大堤接,御舟早已候河干。”返京时,大批送行的官民沿河歌舞欢呼。这个热烈场面连乾隆皇帝也被感动了,他写诗:“安抚御舻溯海河,夹堤十里备笙歌。迫因希泽方愁己,一任排当懒听他。”诗中“十里笙歌”是指海河两岸经三岔河口一直到北运河,大批欢送的官民歌舞欢呼。三岔河口地区与乾隆皇帝有“不解之缘”,史料颇为丰富,乾隆皇帝首次来天津时正值“年富力强”,第十次来津时,已经白发苍苍84岁高龄。
-|注册资本 =无需验资+ 
-|企业类型 = 个体经营+  由于直沽白酒以小麦、大麦和豌豆制曲,高粱为主要原料,在“粟贵生齿繁”、“贫者难糊口”(见崔旭诗:《烧酒》),特别是军需民用无不仰给于江南的时代,用粮造酒不仅遭到贫者反对,亦为官府禁止。因此,山东平原人、清乾隆甲戌(1754年)翰林董元度在《天津杂诗》中仍称“河豚入市思拼命,沧酒盈樽不遗愁”,而不见直沽酒的踪影。
-|成立日期 = 2009年04月03日+ 
-|营业期限 = 2009-04-03 至 长期+  清乾嘉诗人唐芝九《各色酒》中,才给直沽酒以全新评价:“茵陈玫瑰五加皮,酒性都从药性移,还是高粮滋味厚,寒宵斟酌最相宜。”高粮就是高粱白干酒。天津的“直沽老白干”已被诗人所承认了。更后,诗人崔旭在《津门百咏》中更说得直截了当:“名酒同称大直沽,香如琥珀白如酥。”随着时间的推移,酒量越流越涌,酒香越飘越远。《天津志略》载称:“天津烧锅最盛时多达二十七家,大直沽竟占十六家。”又说:“天津酒业尚称发达,大直沽一带尤为最富之区,所制白干酒质高味醇,世称佳酿。”
-|经营范围 =定型包装食品(含冷冻和冷藏食品)批发、零售(有效期限至2013年4月2日止)+ 
-|登记机关 = 安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走出国门
-|年检时间 =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此后,大直沽白酒不仅站住了,而且随着岁月的推移,酒量越流越涌,酒香越飘越远。除在本地销售外,还依靠汕头帮、福建帮、广东帮、上海帮运销各地。鉴于直沽高粱酒质优价廉,便争先来大直沽聘请酿酒技师为他们建造酒厂。如厦门商人聘请了富有酿酒经验的技师刘金凯,在厦门开设了晋源酒厂,专门从事生产白酒;另一位酿酒经验丰富的周洪有,受聘到新加坡郑绵友酒行;还有一位经营酒业的李凤桂,受聘到新加坡乾源酒行。随后,义聚永的经理来到香港和新加坡,拜会当地华侨的知名人士,听取他们品酒的意见,大作宣传。大直沽白酒从此走出国门,香飘万里。后又相继打进美国的旧金山、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一位法籍华人提供的资料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校级军官在负伤养伤时,才配给一杯‘直沽老白干'饮用”。
-==分类==+ 
-[[Category:个体经营]] [[Category:—]] [[Category:浙江]] [[Category:湖州]]+  因为直沽高粱酒在国际市场上颇具名声,销路广、获利丰,引起日本人的嫉妒。他们想用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夺走我们的市场,但是他们又不会做高粱酒,本国又不出产高粱,于是他们一方面从中国的东北进口高粱,另一方面到中国来请制酒师傅。日本人请来请去请到了大直沽,请出大师傅崔秀岭,二师傅崔鸿禧,带领赵玉元、翟玉山、李恩起、张双喜、尚青侣等7人,签订三年合同,去神户传授制酒技术,并实际酿造。这些人在日本干了六年才回国,这事大约是在1914年至1920年左右。
 + 
 +  痛心的是大直沽白酒在发展中受到极大的挫折。先是军阀混战,使生产调敝,市场购买力下降影响了酒的生意;后是日本侵略军的侵占,粮食奇缺,造酒相当困难。大部分在八年抗战期间倒闭;再后是抗战胜利,国民党官员腐败无能,物价飞涨而又洋酒大量倾销,大直沽白酒已是奄奄一息,濒临绝境。厦门人的喝酒习俗: 厦门人很喜欢饮酒,但酒恰很好,喝得醉如烂泥或乱发酒疯的是极少数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们基本上把酒当作药物来看待。厦门俗语‘小酒小人参",适量的酒对人的健康,尤其是对老人和产妇,是有益的。因此,厦门高粱酒和米酒,是厦门人首选用来煮菜料酒和招待亲人与朋友的最佳礼品。厦门高粱酒是"凉"性,败火;厦门米酒则"热"性,易上火。火牙痛,几口厦门高粱,第二天居然也就好了。还有许多人家,自己买来中药,用酒浸泡,每晚一小杯,长年饮用,健补身体。至于逢上"霜降"、"立冬"、"冬至"、"清明"等节令,那更是非要喝上两杯药酒不可。即使不敢喝的,也要将酒掺到汤食中,如排骨汤、鸭汤,一并喝下。 产妇一般喝"老酒"。厦门"老酒"指厦门陈年米酒头,度数低,营养高,含糖分,易入口。产妇作月子,一天至少要喝两次。厦门产妇最经常的食物是面线煮鸡、鱼、肉之类的营养品,往往在烹煮中要掺进"陈年米酒"。一个月子,喝它一二十瓶是极普通的事。 甚至小孩也有被要求喝酒的时候。孩子长到十三四岁,青春发育期,厦门人称其将"转大",父母往往要买中药田七炖鸡给孩子吃,而且必掺些"陈年米酒"或泡药米酒,或高粱酒。 酒除了当药喝,还常被作为药来使用。手指头烫伤。立刻倒一杯高粱酒,将指头浸泡其中,不但止痛,而且消毒,不起泡,不发脓。不能浸的部位,则可用草纸浸酒敷在上边。若是脚拐了,扭伤拉伤,就用高粱酒涂擦按摩伤处,对舒筋活血,还真有些功效。在这种以酒为药的观念指导下,厦门酒徒虽多,更有不少每日必饮的酒仙,但酒俗良好,值得称羡。当然,对于爱面子而又热情好客的厦门人来说,酒也是待客不可或缺的饮料。婚丧喜庆的大日子就不必说了,即使平时的亲朋往来,也总要治酒款待。酒席之上,厦门的规矩是"敬酒的干杯,被敬的随意"。这对于那些没有酒量的人,无疑是救命的福音。只要你别逞强,守拙以待,多少敬酒都是可以对付的。对方如果要强迫你干杯,自会有人出来解围,或说"酒不要勉强",或是干脆把"敬酒干杯,被敬随意"这句俗语念一遍给敬酒者听,对方只好作罢。不过,如果你不知规矩,抢先敬酒,干了杯,那就会被认为会喝,别人敬你的酒时,就可以要求你干杯。这时,你就很难拒绝了,席上的人也会认为你藏量,不再出来念规矩,你就可能喝过头。厦门人称那种好出风头的人为"风龟"。酒席上的"风龟"往往成为众矢之的,最后被灌醉,大出其丑、因此出席厦门的酒宴,即使你有一定的酒量,也不宜太早就起来敬别人的酒有非敬不可的,亦宜留待酒席将尽时再敬。在厦门的宴席上,先敬酒被看成是一种身份名誉的象征,只有主人和德高望重的人才先敬酒。如果不是,而抢先敬酒。就会被视为"风龟"。 亲密朋友相聚饮酒,有时也猜拳,都用闽南方言。有一条规矩,叫"拳不离拇"。拇,指大拇指,无论你喊一喊二,除非你不出,出拳则必须出大拇指。如果你喊"二",并出食指和中指,那就犯规了,叫着"出土拳"。必须把酒杯端起,闻酒一次。也不准喊"五",喊"五"被称做"女人拳",也要闻酒。
 + 
 +  发展史编辑
 + 
 +  在中世纪时期,舜帝后代其支族,因避战乱、灾害,几经南下移民。入闽后,厦门地区居住的新移民,利用当地盛产高梁,引用最原始传统白酒酿造技术,设立小酒坊在此创造厦门历史酿酒行业第一页。祖先在古时候中露地区没有公路只有山间小路。有句名言:“好酒不怕巷子深”,酒客们不畏艰辛、徒山涉水,到厦门小酒坊购酒,
 + 
 +  在l9ll年清朝末期与民国初期,灾害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好几名亲友为了逃难远离厦门到台湾,厦门小酒坊也日渐荒废,只保留下祖传制曲秘方与酿造秘方留传后代;时常在家里隐秘的酿几十坛酒招待远方亲戚与朋友。
 + 
 +  在1920年左右,设立了厦门酿酒厂,用传统的固态发酵法特以清香为主的制成了清香型大曲酒—就出现了如今的厦门高粱酒;其后此酿制方法传入金门,又形成了别具风格的金门高粱酒。
 + 
 +  在2008年成立了中露集团(厦门)有限公司,产品出口台湾、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瑞典、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并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之”厦鹭高粱酒“商标注册证书,及取得“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质量保证·中国著名品牌”证书。本公司为感念此结合,“集天地精华、造人间美禄;历史清香酒、荣耀归厦门”特以“厦门”之名,面向全球打造出厦门高粱酒国际之品牌。
 + 
 +  在2010年4月26日厦门市政府为了庆祝中国首条海底隧道开通庆典唯一指定为庆功珍藏纪念酒;几年来的艰苦奋斗,弘扬中华美酒文化;风雨兼程,一日千里,亦如一坛陈年的老酒,芬芳四溢。

02:42 2017年9月11日的修订版本


  厦门高粱酒是采用最优质的高粱与大麦为原料经长达100多天的发酵周期,经过几次蒸馏,然后蒸馏后的原酒注入大酒池储藏,一年之后转换到酒缸放在十几米以下低温地窖储藏几年,有的甚至几十年之久而造就了清香酒中极品,香气清香醇正、入喉绵甜醇厚、不苦不辣不呛、自然协调的特点,是清香型酒的领袖品质。汲取厦门翔安区的翔风山与金门太武山地下水脉,拥有得天独厚的绝佳水质、空气、气候及原料四大天然酿酒条件。采用中国千年传承的传统酿造工艺,以纯粮固态发酵法结合现代最先进设备与工艺,不断的革新突破,选用最优质高梁为原料,采取低温入池、在优良自然的生态环境下,经长达数月发酵周期和数年的老熟期,成就了高粱酒之王的美誉。厦鹭牌厦门高粱酒是属于原生态酿造方式,原琼浆液生产;无需任何香料或酒精勾兑,属于自然清香型;好喝又健康

  厦门来源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宋属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平海军(今泉州、莆田)、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

  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清朝前期开始属于兴泉永道,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下辖莆田(兴化)、泉州府、永春州)自泉州移驻厦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归厦门道管辖,同年置南路道(192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政府驻地为同安,),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永春移至泉州。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1949年9月、10月1949年8月至11月:除金门县外的县相继解放:同安县、厦门岛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后又改名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

  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52号)调整厦门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厦门市思明区管辖。思明区人民政府驻民族路。将厦门市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厦门市集美区管辖。集美区人民政府驻银江路。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厦门市翔安区,将厦门市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新店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厦门高粱酒的源头——天津卫直沽高粱酒 据史料记载,天津白酒酿造业早在元代初期(元至元十九年1282)试行漕运(南粮北调),粮船从江苏太仓刘家河启碇,飘洋过海,从大沽口进入大直沽,再改换内河粮船,往运河运到大都(今北京)。大直沽则是由南而北长途贩运粮食的重要港口。元代《接运海粮官去思碑》刻着这样的字句:“直沽素无佳酿,海舟有货东阳之名酒者。”这就说明早在元代初期天津已能造酒了,只是酒造的不够好而已。但大直沽是北方造酒的最早地区却是无可非议的事。当时叫“烧酒”,酿制的高粱酒叫白干烧酒。

  历史上由元到明,都是靠南粮北调供应军需民食,因此北方各地历来严禁用粮食造酒,大直沽则因距离运粮聚散地最近,因此烧酒作坊在不生不灭中一直延续下来。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为了夺取皇位,率兵在三岔河口渡河南下,兵发沧州取得了胜利。于是将当时渡河的海津镇命名为“天津”。意思是此处是天子之津梁,天子经过的渡口。永乐二年(1404)在三岔河口西岸筑城设卫,这才有了天津卫。朱棣当了皇帝后,定都北京,而北京的粮食仍靠南方供给,三岔河口的漕运就显示了它无穷的魅力。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发展,史称“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之盛世。作为海河五大支流汇合处的天津卫,对我国北方经济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百业俱兴中,酿酒业方兴未艾,“御河之水”成为酿酒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天津卫”号称“七十二沽”,其中,大直沽不仅成为漕粮转运码头和商品集散地,而且是天津经济、政治、贸易、文化等中心,引得达官贵人,一方富贾,风流雅士,文人墨客云集在此。“海流千派合,舟楫万方通”(明代曾棨《过直沽》)。好一派“万年壮丽留畿甸,千里清香上御厨。”的壮观情景。

  《天津诗钞》见朱竹垞(彜尊)所纂《明诗综》载无名氏(《天津县志》作徐公)《直沽棹歌》三首。其一曰:“天妃庙对直沽开,津鼓连船柳下催。酿酒未终舟子报,柁(舵)楼黄蝶早飞来。”意思是说,天妃庙所对的大直沽地方,漕船在柳下河边都挤满了,还没等新酒酿好,舟人就以黄蝶飞至卜得神仙要来吃酒。看,连神仙都等不及了,可见直沽酒的诱惑力有多大。

  厦门亦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分晋安置同安县。同安县始建于公元282年(西晋太康三年)。公元933年,实施县治,因县城呈束腰银锭状故称“银城”。历史上曾管辖过金门、厦门两岛及集美、龙海部分地区,解放后行政区域曾几度变更,1973年划归厦门市管辖。厦门还是福建近代史第一个成立的城市。

  清酒文化

  清康熙、乾隆二帝均巡幸过西沽。乾隆皇帝一共来天津10次,一般路线是顺北运河到达三岔河口,进入海河(或南下南运河)。作为海运和漕运的必经之处,乾隆皇帝深感此地位置极其重要,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在此地专门修建有“皇船坞”,作为龙船停靠维修场所。

  乾隆十三年(1748年)2月初,年仅38岁的乾隆皇帝携带孝贤皇后,由北京顺运河南下。二月初四离开通州,来到天津,受到隆重接待。乾隆皇帝乘坐的龙船名“安福舻”,长九丈三尺、宽一丈九尺;孝贤皇后乘船名“翔凤艇”,长八丈四尺、宽一丈六尺,后面是一支庞大的宫廷船队。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暮春时节来到天津,《续天津县志》记载:天津连续遭遇水灾,乾隆皇帝下旨安排救灾事宜。又亲自来到北运河,查灾情,勘堤防。并亲笔赋就了御笔诗两首,这就是流传后世的《西沽二首》。诗云:“西沽三水汇流处,南北运河清贯中。徒时堤防宁有是,要当善道备宜通。”“郡城清晓返巡銮,逶迤西沽策马观。行过烟村大堤接,御舟早已候河干。”返京时,大批送行的官民沿河歌舞欢呼。这个热烈场面连乾隆皇帝也被感动了,他写诗:“安抚御舻溯海河,夹堤十里备笙歌。迫因希泽方愁己,一任排当懒听他。”诗中“十里笙歌”是指海河两岸经三岔河口一直到北运河,大批欢送的官民歌舞欢呼。三岔河口地区与乾隆皇帝有“不解之缘”,史料颇为丰富,乾隆皇帝首次来天津时正值“年富力强”,第十次来津时,已经白发苍苍84岁高龄。

  由于直沽白酒以小麦、大麦和豌豆制曲,高粱为主要原料,在“粟贵生齿繁”、“贫者难糊口”(见崔旭诗:《烧酒》),特别是军需民用无不仰给于江南的时代,用粮造酒不仅遭到贫者反对,亦为官府禁止。因此,山东平原人、清乾隆甲戌(1754年)翰林董元度在《天津杂诗》中仍称“河豚入市思拼命,沧酒盈樽不遗愁”,而不见直沽酒的踪影。

  清乾嘉诗人唐芝九《各色酒》中,才给直沽酒以全新评价:“茵陈玫瑰五加皮,酒性都从药性移,还是高粮滋味厚,寒宵斟酌最相宜。”高粮就是高粱白干酒。天津的“直沽老白干”已被诗人所承认了。更后,诗人崔旭在《津门百咏》中更说得直截了当:“名酒同称大直沽,香如琥珀白如酥。”随着时间的推移,酒量越流越涌,酒香越飘越远。《天津志略》载称:“天津烧锅最盛时多达二十七家,大直沽竟占十六家。”又说:“天津酒业尚称发达,大直沽一带尤为最富之区,所制白干酒质高味醇,世称佳酿。”

  走出国门

  此后,大直沽白酒不仅站住了,而且随着岁月的推移,酒量越流越涌,酒香越飘越远。除在本地销售外,还依靠汕头帮、福建帮、广东帮、上海帮运销各地。鉴于直沽高粱酒质优价廉,便争先来大直沽聘请酿酒技师为他们建造酒厂。如厦门商人聘请了富有酿酒经验的技师刘金凯,在厦门开设了晋源酒厂,专门从事生产白酒;另一位酿酒经验丰富的周洪有,受聘到新加坡郑绵友酒行;还有一位经营酒业的李凤桂,受聘到新加坡乾源酒行。随后,义聚永的经理来到香港和新加坡,拜会当地华侨的知名人士,听取他们品酒的意见,大作宣传。大直沽白酒从此走出国门,香飘万里。后又相继打进美国的旧金山、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一位法籍华人提供的资料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校级军官在负伤养伤时,才配给一杯‘直沽老白干'饮用”。

  因为直沽高粱酒在国际市场上颇具名声,销路广、获利丰,引起日本人的嫉妒。他们想用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夺走我们的市场,但是他们又不会做高粱酒,本国又不出产高粱,于是他们一方面从中国的东北进口高粱,另一方面到中国来请制酒师傅。日本人请来请去请到了大直沽,请出大师傅崔秀岭,二师傅崔鸿禧,带领赵玉元、翟玉山、李恩起、张双喜、尚青侣等7人,签订三年合同,去神户传授制酒技术,并实际酿造。这些人在日本干了六年才回国,这事大约是在1914年至1920年左右。

  痛心的是大直沽白酒在发展中受到极大的挫折。先是军阀混战,使生产调敝,市场购买力下降影响了酒的生意;后是日本侵略军的侵占,粮食奇缺,造酒相当困难。大部分在八年抗战期间倒闭;再后是抗战胜利,国民党官员腐败无能,物价飞涨而又洋酒大量倾销,大直沽白酒已是奄奄一息,濒临绝境。厦门人的喝酒习俗: 厦门人很喜欢饮酒,但酒恰很好,喝得醉如烂泥或乱发酒疯的是极少数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们基本上把酒当作药物来看待。厦门俗语‘小酒小人参",适量的酒对人的健康,尤其是对老人和产妇,是有益的。因此,厦门高粱酒和米酒,是厦门人首选用来煮菜料酒和招待亲人与朋友的最佳礼品。厦门高粱酒是"凉"性,败火;厦门米酒则"热"性,易上火。火牙痛,几口厦门高粱,第二天居然也就好了。还有许多人家,自己买来中药,用酒浸泡,每晚一小杯,长年饮用,健补身体。至于逢上"霜降"、"立冬"、"冬至"、"清明"等节令,那更是非要喝上两杯药酒不可。即使不敢喝的,也要将酒掺到汤食中,如排骨汤、鸭汤,一并喝下。 产妇一般喝"老酒"。厦门"老酒"指厦门陈年米酒头,度数低,营养高,含糖分,易入口。产妇作月子,一天至少要喝两次。厦门产妇最经常的食物是面线煮鸡、鱼、肉之类的营养品,往往在烹煮中要掺进"陈年米酒"。一个月子,喝它一二十瓶是极普通的事。 甚至小孩也有被要求喝酒的时候。孩子长到十三四岁,青春发育期,厦门人称其将"转大",父母往往要买中药田七炖鸡给孩子吃,而且必掺些"陈年米酒"或泡药米酒,或高粱酒。 酒除了当药喝,还常被作为药来使用。手指头烫伤。立刻倒一杯高粱酒,将指头浸泡其中,不但止痛,而且消毒,不起泡,不发脓。不能浸的部位,则可用草纸浸酒敷在上边。若是脚拐了,扭伤拉伤,就用高粱酒涂擦按摩伤处,对舒筋活血,还真有些功效。在这种以酒为药的观念指导下,厦门酒徒虽多,更有不少每日必饮的酒仙,但酒俗良好,值得称羡。当然,对于爱面子而又热情好客的厦门人来说,酒也是待客不可或缺的饮料。婚丧喜庆的大日子就不必说了,即使平时的亲朋往来,也总要治酒款待。酒席之上,厦门的规矩是"敬酒的干杯,被敬的随意"。这对于那些没有酒量的人,无疑是救命的福音。只要你别逞强,守拙以待,多少敬酒都是可以对付的。对方如果要强迫你干杯,自会有人出来解围,或说"酒不要勉强",或是干脆把"敬酒干杯,被敬随意"这句俗语念一遍给敬酒者听,对方只好作罢。不过,如果你不知规矩,抢先敬酒,干了杯,那就会被认为会喝,别人敬你的酒时,就可以要求你干杯。这时,你就很难拒绝了,席上的人也会认为你藏量,不再出来念规矩,你就可能喝过头。厦门人称那种好出风头的人为"风龟"。酒席上的"风龟"往往成为众矢之的,最后被灌醉,大出其丑、因此出席厦门的酒宴,即使你有一定的酒量,也不宜太早就起来敬别人的酒有非敬不可的,亦宜留待酒席将尽时再敬。在厦门的宴席上,先敬酒被看成是一种身份名誉的象征,只有主人和德高望重的人才先敬酒。如果不是,而抢先敬酒。就会被视为"风龟"。 亲密朋友相聚饮酒,有时也猜拳,都用闽南方言。有一条规矩,叫"拳不离拇"。拇,指大拇指,无论你喊一喊二,除非你不出,出拳则必须出大拇指。如果你喊"二",并出食指和中指,那就犯规了,叫着"出土拳"。必须把酒杯端起,闻酒一次。也不准喊"五",喊"五"被称做"女人拳",也要闻酒。

  发展史编辑

  在中世纪时期,舜帝后代其支族,因避战乱、灾害,几经南下移民。入闽后,厦门地区居住的新移民,利用当地盛产高梁,引用最原始传统白酒酿造技术,设立小酒坊在此创造厦门历史酿酒行业第一页。祖先在古时候中露地区没有公路只有山间小路。有句名言:“好酒不怕巷子深”,酒客们不畏艰辛、徒山涉水,到厦门小酒坊购酒,

  在l9ll年清朝末期与民国初期,灾害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好几名亲友为了逃难远离厦门到台湾,厦门小酒坊也日渐荒废,只保留下祖传制曲秘方与酿造秘方留传后代;时常在家里隐秘的酿几十坛酒招待远方亲戚与朋友。

  在1920年左右,设立了厦门酿酒厂,用传统的固态发酵法特以清香为主的制成了清香型大曲酒—就出现了如今的厦门高粱酒;其后此酿制方法传入金门,又形成了别具风格的金门高粱酒。

  在2008年成立了中露集团(厦门)有限公司,产品出口台湾、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瑞典、美国等地区和国家。并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之”厦鹭高粱酒“商标注册证书,及取得“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质量保证·中国著名品牌”证书。本公司为感念此结合,“集天地精华、造人间美禄;历史清香酒、荣耀归厦门”特以“厦门”之名,面向全球打造出厦门高粱酒国际之品牌。

  在2010年4月26日厦门市政府为了庆祝中国首条海底隧道开通庆典唯一指定为庆功珍藏纪念酒;几年来的艰苦奋斗,弘扬中华美酒文化;风雨兼程,一日千里,亦如一坛陈年的老酒,芬芳四溢。

个人工具
工具箱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