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蓼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地方名:水辣蓼水胡椒红辣蓼斑蕉草蓼子草白辣蓼水公子辣花子小叶辣蓼辣蒿辣蓼子棵打竹辣草水流仙细辣蓼柳蓼草痛骨消药蓼红蓼子草药蓼子草辣子草辣柳草。   

商品名:辣蓼草辣蓼蓼子草红辣蓼。   

处方名:辣蓼、辣蓼草、红辣蓼、蓼子草。   

文献名:水蓼、辣蓼、蔷、虞蓼、蔷蓼、蔷虞、泽蓼、辛菜、蓼芽菜、蓼子、卜蓄、苦蓼、竹叶菜、柳蓼、川蓼、胡椒蓼、胡辣蓼、辛蓼。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直立或下部伏地。茎红紫色,无毛,节常膨大,且具须根。叶互生,披针形成椭圆状披针形,生长环境长4~9厘米,宽5~15毫米,两端渐尖,均有腺状小点,无毛或叶脉及叶缘上有小刺状毛;托鞘膜质,简状,有短缘毛;叶柄短。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细弱下垂,下部的花间断不连;苞漏斗状,有疏生小脓点和缘毛;花具细花梗而伸出苞外,间有1~2朵花包在膨胀的托鞘内;花被4~5裂,卵形或长圆形,淡绿色或淡红色,有腺状小点;雄蕊5~8;雌蕊1,花柱2~3裂。瘦果卵形,扁平,少有3棱,长2.5毫米,表面有小点,黑色无光,包在宿存的花被内。花期7~8月。   

生湿地,水边或水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水蓼根)、果实(寥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干燥全草,茎红褐色至红紫色,有浅纵皱,节部膨大;质坚而脆,断面稍呈纤维性,皮部菲薄,浅砖红色,本部白色,中水蓼的穗状花空。叶片干枯,灰绿或黄棕色,多皱缩破碎;托叶鞘状,棕黄色,常破裂。有时带花序,花多数脱落,花蕾米粒状。味辛辣。   

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蓼的种类很多,古代作为调味食用的蓼,主要是水蓼。兹据《本草衍义》、《纲目》等,将《本经》的"蓼实"、《别录》的"蓼叶"均作为水蓼的药用部分,"蓼叶"见本条,"蓼实"另详专条。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