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脂酶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胆碱脂酶(cholinesterase,ChE)
胆碱酯酶是在肝脏中生成然后分泌到血液中的酶,此酶可将胆碱酯水解成胆碱和有机酸。当实质性肝损伤时胆碱酯酶活力降低。人体中有二种胆碱酯酶:乙酰胆碱脂酶和丁酰胆碱脂酶,临床上常规检测的为后者,又称胆碱脂酶Ⅱ,通常缩写为ChE,主要在肝脏合成,也存在于其他一些脏器如胰腺、心脏等.胆碱酯酶是一种水解酶,它的作用是水解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胆碱能神经(如副交感神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等)末稍释放的一种神经介质。当神经末稍受刺激引起兴奋时,释放乙酰胆碱,与胆碱能受体结合,发挥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作用。随后,乙酰胆碱即被胆碱酯酶水解而失去作用。如果胆碱酯酶的作用被抑制,就会发生乙酰胆碱过剩而集聚现象,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类似有机磷中毒的表现。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等。
减低:见于有机磷中毒、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恶性贫血、急性感染、心肌梗死、肺梗死、肌肉损伤、慢性肾炎、皮炎及妊娠晚期等,以及摄入雌激素、皮质醇、奎宁、吗啡、可待因、可可碱、氨茶碱、巴比妥等药物。
(1)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时胆碱酶明显降低;慢性胆道疾患、肝癌合并肝硬化时胆碱酯酶降低。(2)有机磷中毒、营养不良、肥胖则出现血清胆碱酯酶增高。 (3)脂肪肝,肾脏病变,肥胖则出现血清胆碱酯酶增高。 血清ChE减少主要见于有机磷中毒(即农药中毒)及肝病(如各型肝炎、肝脓肿、肝硬化等)。增高主要见于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正常参考值: 试纸法:80%胆碱酯酶活性:0.80-1.00;比色法:130~310U/L;酶法: 儿童和成人男性、女性(40岁以上)5410~32000U/L;女性(16~39岁)4300~1150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