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糙果茶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拉丁名 Camellia crapnelliana Tutcher.
中文名 红皮糙果茶
拉丁科名 Theaceae
中文科名 山茶科
保护级别 2
分布 浙江(庆元)、 福建、广东(香港、九龙)、广西
现状 渐危种。红皮糙果茶是山茶属糙果茶组Sect。Furfuraceae里具有最大的花和果实的油茶树,能长成高大的乔木,分布于我国东南及华南沿海各省的常绿林或常绿落叶混交林中。因森林不断遭到砍伐和破坏,现存植株常为星散分布的小乔木。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5一12米,胸径约40厘米;树皮红色,平滑;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长9一13厘米,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约1厘米。花顶生或近顶腋生,白色,无花梗,苞片和萼片无明显的界限,约8一9,革质,花开后脱落;花瓣5-7,倒卵形,长4.5一5.5厘米,基部微合生;雄蕊多数,近离生,长不超过1.5厘米;子房被毛及糠批,3一5室,花柱长1.2厘米。蒴果球形,成熟时浅褐色,表面多糠批,直径7一12厘米,果皮厚l.5一2厘米。
特性 分布区多属亚热带季风区,向南达北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最低月平均温8一13℃,极端最低温可达一5℃,年降水量为1500一2200 毫米。喜生于低海拔,富含腐殖质的森林红壤上,亦生于岩石露头多的湿润谷地。在广东、广西其伴生树种有黄桐Endospermum chinense Benth,、红枝蒲桃Syzygium rehderianum Merr.et Perry,、假苹婆Slerculia lanceolata cav.、猴耳环pilhecelliobium clypearia Benth.、短序润楠Machi1us brevinora (Benth.)Hems1.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Lour.)C.B.Rob· 山石榴Randia spinosa (Thunb.)Poir.、黄毛榕Ficusfulva Reinw.等。在福建的伴生树种多为甜槠Castanopsis evrei (Champ.ex Benth.)Tutch·栲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青冈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Oerst.、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 Hemsl.、木荷 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杨梅蚊母树Distylium myricoides Hemsl,。红楠Machilus thunbergi iSieb.et Zucc.、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等。花期10—12月,果实秋后成熟。
保护价值 红皮糙果茶具有较大的花和果,是重要的油料和观赏植物,据南宁的调查,每50公斤种子可产油17.5公斤。应作为重要种质资源加以保护。
保护措施 已建自然保护区的产地,应将红皮糙果茶列为保护对象。其它产地的成龄大树也应加以保护并作为母树进行采种,人工繁殖。同时结合油茶栽培工作,在沿海各地推广栽植。福建德化、永安、大田、古田、屏南、政和等县及广东九龙半岛马鞍山已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 用种子和插条繁殖。果实秋后成熟,因种子含油量高,容易酸败,采种后稍加晾干即进行播种。苗床以沙质土为宜,注意排水。播种后4-6星期即发芽,幼苗要求适当荫蔽,进行适度松土和除草,第三年苗可以移植。插条繁殖应保持苗床的湿度在90%,温度在25℃左右,能迅速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