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色素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在00:54 2017年2月8日由Lmjiao (Talk | 贡献)所做的修订版本
(差异)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差异) | 更新版本→ (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甜菜色素:是存在于食用红甜菜中的天然植物色素,由红色的甜菜红素和黄色的甜菜黄素所组成。甜菜红素中主要成分为甜菜红苷,占红色素的75——95%,其余尚有异甜菜苷、前甜菜苷等。甜菜黄素包括甜菜黄素I和甜菜黄素II。其结构如图所示,是一种吡啶衍生物。

  简介

  品名:甜菜红色素

  简介:甜菜红是从属黎科甜菜属红甜菜(Beta vulgaris L. Var. rabra)的块根中提取的天然产物。主要成分是甜菜红苷。

  应用推荐:可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在食品工业领域中多用于果味水、果汁、糖果、糕点、罐头、酸奶等产品中。

  色彩示例:

  保存方式:存放在一个密封性好的容器里,防止潮湿、强光照射、高温。

  产品指标: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成分结构

  甜菜色素是存在于食用红甜菜中的天然植物色素,由红色的甜菜红素和黄色的甜菜黄素所组成。甜菜红素中主要成分为甜菜红苷,占红色素的75——95%,其余为黄色的甜菜黄素,异甜菜苷、前甜菜红苷、异前甜菜苷以及甜菜色素的降解产物等。甜菜黄素包括甜菜黄素I和甜菜黄素II。是一种吡啶衍生物。

  理化性质

  甜菜红素为红紫至深紫色液体、块或粉末状物、糊状物,易溶于水,难溶于醋酸、丙二醇,不溶于乙醇、甘油、油脂。甜菜红苷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8nm。甜菜色素易溶于水呈红紫色,在pH4.0——7.0范围内稳定;pH小于4.0或大于7.0时,溶液颜色由红变紫;pH超过10.0时,溶液颜色迅速变黄,此时甜菜红素转变成甜菜黄素。光、氧、金属离子等可促进其降解。水分活性对甜菜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其稳定性随水分活性的降低而增大。抗坏血酸对甜菜红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质量要求

  甜菜红安全性高,1976年JECFA曾规定其暂定ADI无需规定。1982年考虑到应用较广且已有纯品甜菜苷出现,而毒理学资料不足,故撤销其暂定ADI。1987年JECFA第31次会议再次评价,确定其ADI无需规定。

  质量要求

  含量(甜菜苷):4%;

  砷(As):≤0.0003%;

  铅(Pb):≤0.001%;

  重金属:≤0.0004%;

  其他:薄层层析,碱性与其他酸性染料复合规定。

  注意事项

  甜菜色素对食品的着色性好,能使食品具有杨梅或玫瑰的鲜红色泽,中国允许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而定。但由于其耐热性较差,因而不宜用于高温加工的食品。因其稳定性随食品的水分活性的增加而降低,故不适用于汽水、果汁等饮料。中国规定,本品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果味型饮料(液、固体)、果汁型饮料、汽水、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妆、红绿丝、罐头、浓缩果汁、青梅、冰激凌、雪糕、甜果冻、威夫饼干夹心,按正常生产需要使用。用于冰棍等冷食着色时,用量约为0.5g/kg。对于糖果等需要热加工的食品,在凉糖或热处理后加入,用量为:水果硬糖1g/kg,琼脂软糖0.5g/kg。此外,还可用于色拉调味料、卤汁、软饮料、糕点上彩妆等。用于风味酸奶,最大使用量为0.8g/kg。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