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在08:47 2009年7月7日由Foodbk (Talk | 贡献)所做的修订版本
(差异)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差异) | 更新版本→ (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名称:太子参

类别:补益药

拼音:TAI ZI SHEN

拉丁:Radix Pseudstellariae

别名 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

药用部位:块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顶端有茎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或类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

产地:江苏、安徽、山东

采收加工: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地道沿革:

栽培要点:

性味归经:平;甘、微苦;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蒸汁。

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 干或直接晒干。

【性状】 本品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cm,直径0.2~0.6cm。 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顶端有茎痕。质硬而脆,断面平 坦,淡黄白色,角质样;或类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2~4列类方形木栓细胞。皮层薄,仅数列薄 壁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窄,射线宽广。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导管稀 疏排列成放射状,初生木质部3~4原型。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

(2)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温浸,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 供试品溶液。另取太子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 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1)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15分钟的展开缸 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2%茚三酮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 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 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用法与用量】 9~3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