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1:24 2007年12月11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Hanye19840121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12:19 2007年12月19日) (编辑) (undo)
Hanye19840121 (Talk | 贡献)

 
第1行: 第1行:
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 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
凝血酶原试验是一种了解血液凝固情况的试验,它可以反映肝脏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因子Ⅰ、Ⅴ、Ⅶ和Ⅹ有关,而这些因子也均在肝脏合成。凝血酶原时间的正常值为11~15秒(奎氏法)。当肝脏出现病变、肝功能不良、上述凝血因子因合成障碍而含量降低时,即可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发生凝血障碍。如重型肝炎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患者容易出血,预后较差;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肝硬变时,凝血酶原时间可轻度延长;肝外阻塞而无明显肝细胞损害时,凝血酶原时间可正常。长期肝外阻塞、胆汁淤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时,也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若给患者注射维生素K时,则凝血酶原时间可恢复正常。 凝血酶原试验是一种了解血液凝固情况的试验,它可以反映肝脏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因子Ⅰ、Ⅴ、Ⅶ和Ⅹ有关,而这些因子也均在肝脏合成。凝血酶原时间的正常值为11~15秒(奎氏法)。当肝脏出现病变、肝功能不良、上述凝血因子因合成障碍而含量降低时,即可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发生凝血障碍。如重型肝炎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患者容易出血,预后较差;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肝硬变时,凝血酶原时间可轻度延长;肝外阻塞而无明显肝细胞损害时,凝血酶原时间可正常。长期肝外阻塞、胆汁淤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时,也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若给患者注射维生素K时,则凝血酶原时间可恢复正常。
 +
 +凝血酶原 血液凝固因子之一。存在于血浆中,亦称第Ⅱ因子。是凝血酶的前身物质,血浆中含量为10—15毫克/分升,分子量为68000的糖蛋白。糖的含量约占11%,其中含有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氨基已糖、唾液酸。电泳上,它分布在α2-球蛋白部分,等电点为pH4.2。含于Cohn分带Ⅲ/2之中。可被67%饱和的硫酸铵盐析。可用BaSO4、MgSO4吸附。在机体内的半减期为23—36小时。它在凝血过程中变为凝血酶,其大部分可被消耗掉,残存在血清中者在15%以下。凝血酶原生成于肝脏,生成时有维生素K参与。

当前修订版本

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 凝血酶原试验是一种了解血液凝固情况的试验,它可以反映肝脏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因子Ⅰ、Ⅴ、Ⅶ和Ⅹ有关,而这些因子也均在肝脏合成。凝血酶原时间的正常值为11~15秒(奎氏法)。当肝脏出现病变、肝功能不良、上述凝血因子因合成障碍而含量降低时,即可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发生凝血障碍。如重型肝炎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患者容易出血,预后较差;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肝硬变时,凝血酶原时间可轻度延长;肝外阻塞而无明显肝细胞损害时,凝血酶原时间可正常。长期肝外阻塞、胆汁淤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时,也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若给患者注射维生素K时,则凝血酶原时间可恢复正常。

凝血酶原 血液凝固因子之一。存在于血浆中,亦称第Ⅱ因子。是凝血酶的前身物质,血浆中含量为10—15毫克/分升,分子量为68000的糖蛋白。糖的含量约占11%,其中含有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氨基已糖、唾液酸。电泳上,它分布在α2-球蛋白部分,等电点为pH4.2。含于Cohn分带Ⅲ/2之中。可被67%饱和的硫酸铵盐析。可用BaSO4、MgSO4吸附。在机体内的半减期为23—36小时。它在凝血过程中变为凝血酶,其大部分可被消耗掉,残存在血清中者在15%以下。凝血酶原生成于肝脏,生成时有维生素K参与。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