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当前修订版本

名称:鳖甲

类别:补益药

拼音:BIE JIA

拉丁:Carapax Trionycis

别名:上甲、鳖壳、团甲鱼、鳖盖子

药用部位:背甲

药材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嘴面隆起,长10~15cm,宽9~14cm。外表面黑褐色或墨绿色。略泽,具细网状皱纹及灰黄色或灰白色斑点,中间有一条纵棱,两侧各有左右对称的横凹纹8条,外皮脱落后,可见锯齿状嵌接缝。内表面类白色,中部有突起的脊椎骨,颈骨向内卷曲,两侧各有肋骨8条,伸出边缘。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产地:河北、湖南、安徽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 肉,晒干。

地道沿革:

栽培要点:

性味归经:微寒;咸;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瘕?,久疟疟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先煎;或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掺或调敷。

禁忌: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及孕妇禁服。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