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7:11 2010年11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1:19 2017年8月1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hcategory:茶叶   徽茶,即徽州茶,古徽州各县有产。徽州古称歙州,辖有六县,今除婺源属江西上饶,绩溪属安...)
 
第1行: 第1行:
-<!--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注意只在等号(=)后填写内容,并预览、保存,不要任意修改格式、删除符号-->+[[category:食品]][[category:h]][[category:茶叶]]
-{{公司介绍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介绍 =本公司主要经营商务皮鞋休闲鞋运动鞋我们在价格上根据市场行情变动具有价格优势在服务上我们倾心为顾客考虑。公司秉承&quot;顾客至上,诚信为本,锐意进取&quot;的经营理念,坚持&quot;客户第一&quot;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主营产品或服务= 高档皮鞋休闲鞋;完美玛丽艳护肤品;完美营养餐;完美芦荟矿物晶;玉米肽糙米胚芽片;完美氨基酸片;完美高纤餐;完美健康食品礼盒;健怡茶;玛丽艳敏感修护套装;玛丽艳敏感修护乳;玛丽艳活细胞晚霜;玛丽艳黑泥面膜套装;芦荟胶;完美荟新芦荟莹润沐浴乳;芦荟超浓缩洗衣液;空调泡沫清洁剂;+
-|主营行业 = 免疫抗疲劳 护肤乳液 护肝、养肾 沐浴液 休闲鞋 正装鞋+
-|企业类型 =个体经营+
-|经营模式 =经销批发+
-|注册资本 = 无需验资+
-|公司注册地 = +
-|员工人数 = +
-|公司成立时间 = 2009 年+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
-|主要客户 = +
-|年营业额 =+
-|主要经营地点 =温州市鹿城洪殿工业区3-4幢+
-|主要市场 =+
-|经营品牌 =+
-|管理体系认证 =+
-|公司主页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公司联系方式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电话 = 86 0577 13777799414+
-|移动电话 = 13777799414+
-|传真 = 86 0577 13777799414+
-|地址 = 中国 浙江 温州市鹿城区 温州市鹿城区洪殿工业区东3-4幢+
-|邮编 =325000+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分类==+  徽茶,即徽州茶,古徽州各县有产。徽州古称歙州,辖有六县,今除婺源属江西上饶,绩溪属安徽宣城外都属安徽黄山。徽茶是以古徽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而形成的传统茶叶系列,名誉中外,敦煌遗书《茶酒论》谓之“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其影响之广可见一斑。当今徽茶的代表有黄山毛峰、黄山金毫、祁门红茶、茗洲炒青、屯溪绿茶、婺源绿茶、休宁松萝、顶谷大方、金山时雨”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徽州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影响,在安徽一省之内误用“徽”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大者如徽商、徽文化,小者如徽菜、徽茶,这种混淆安徽与徽州区别的做法受到了诸多质疑。
-[[Category:个体经营]] [[Category:经销批发]] + 
 +  徽茶产地
 + 
 +  徽茶产于黄山脚下的古徽州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润降水充沛,适合茶叶的生长与栽培。黄山是闻名中外的茶叶之乡,近年恢复、开发的新老名茶有30多个品种,其中祁红、屯绿多次荣膺国际金、银奖;黄山毛峰、顶谷大方均在中国十大极品名茶之列;黄山银钩、祁红工夫茶等四个品种,被选为国家外交名茶。
 + 
 +  徽茶始祖——休宁松萝
 + 
 +  简介
 + 
 +  松萝茶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于明初,松萝茶产于休宁城北的15千米的松萝山,山高882米,与琅源山、金佛山、天保山相连。山势险峻,石壁悬空,峰峦耸秀,松萝交映,蜿蜒数里,风景秀丽。唐时松萝山有松萝庵。茶园多分布在该山600-700米之间。此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云雾弥漫,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所长茶树称“松萝种”,树势较大,叶片肥厚,芽叶壮实,浓绿柔嫩,茸毛显露,是加工松萝茶的上好原料。
 + 
 +  史料
 + 
 +  松萝茶古今闻名。 松萝山在唐朝、就有产茶的记载,而松萝茶的盛名远播是在明代。明代冯时可的《茶录》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莱最为时尚。…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明代,饮松萝茶已成为一种时尚,因其香味比虎丘茶好,故而爱者甚众。 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记述。明代谢肇浙云:“今茶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岕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清代冒襄 《岕茶汇抄》云:“计可与罗岕敌者,唯松萝耳。”清代江澄云 《素壶便录》 中亦云:“茶以松萝为胜,亦缘松萝山秀异之故。山在休宁之北,高百六十仞,峰峦攒簇,山半石壁且百仞,茶柯皆生土石交错之间,故清而不瘠,清则气香,不瘠则味腴。而制法复精,故胜若地处产也。”又云:“徽茶首推休宁之松萝,谓出诸茶之上,夫松萝妙矣。”清代吴嘉纪在《松萝茶歌》 中有“松萝山中嫩叶荫,卷绿焙鲜处处同”之句,赞誉松萝茶品质。
 + 
 +  徽茶品种
 + 
 +  地处黄山山脉的徽州是闻名中外的茶叶之乡,近年恢复、开发的新老名茶有30多个品种,其中祁红、屯绿多次荣膺国际金、银奖;黄山毛峰、顶谷大方均在中国十大极品名茶之列;黄山银钩、祁红工夫茶等四个品种,被选为国家外交名茶。
 + 
 +  黄山毛峰
 + 
 +  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徽茶,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 
 +  黄山金毫
 + 
 +  黄山金毫,产地茗洲,与祁红香螺及祁红毛峰,并称“祁红三剑客”。黄山金毫为三剑客之首,在明代时黄山金毫被称为金玉香茗。黄山金毫采摘于原生茗洲茶树,生长于原生态的茗洲古村中,位于神秘的北纬30°线上,海拔600-800米的原始森林中,该地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植被保护完好,水质绝佳,含适度矿物质,空气纯净湿润,四季分明,竹林山花野果树木相得益彰。原生茗洲茶树天性高贵,其生长区域周围少有杂树,常与银杏、红豆杉、原生菩提、金丝楠木等珍贵树种相伴。清明节前无雨期,也是黄山金毫的采摘期(雨后茶叶芽芯会因雨水的过多而使受损),成茶后的黄山金毫,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叶芯金黄莹亮,嫩芽茸毛浓密,浴汤后条形一叶俊俏如眉,汤色如油晶莹剔透,口感温润顺滑,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更蕴含着兰花香,自然馥郁,隽永持久,叶底(泡过的茶渣)乌润红亮。清饮最能品味黄山金毫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
 + 
 +  祁门红茶
 + 
 +  祁门红茶,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等地。“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 
 +  茗洲炒青
 + 
 +  茗洲炒青是“屯绿“中的极品,历史上列为休宁”四大名茶“之一。清末远销穗、沪、杭,深受广大顾客赞赏。茗洲茶产于茗洲村,濒临率水的一片河曲洲园,海拔200米以上,群山三面环抱,一面临水,土壤深厚肥沃,气暖温暖湿润,具有“晴天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特点,茗洲茶条索紧结,壮实匀整,锋毫显露,香高持久。茶叶醇厚甘美,汤色嫩黄清澈,叶底黄绿明亮,享有“头泡青、二泡浓、三泡不减味、四泡味亦醇”的评誉。
 + 
 +  屯溪绿茶
 + 
 +  屯溪绿茶简称“屯绿”,又称“眉茶”。屯溪绿茶的集中产区在黄山脚下休宁、歙县、婺源、绩溪四县,以及祁门里的东乡等地。黄山茶乡所产的各种绿茶由“屯溪”集散、输出、因此,统称“屯溪绿茶”。屯溪绿茶为我国极品名茶之一。主要产地有休宁、歙县、婺源、绩溪等地。因历史上在屯溪加工输入出,故名“屯绿”。“屯绿”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即在国际市场上首露头角,1913年已远销欧美各国。曾被誉为“首屈一指的好茶”、“绿色金子”。
 + 
 +  顶谷大方
 + 
 +  顶谷大方,又名竹铺大方、拷方、竹叶大方,它对消肥减胖有特效,故被誉为茶中的。减肥之王”。大方茶产于歙县的竹铺、金川 三阳等乡村,尤以竹铺乡的老竹岭、大方山和金川乡的福泉山所产的品质最优,被誉称顶谷大方。
 + 
 +  金山时雨
 + 
 +  金山时雨为上品绿茶,创名于清道光年间,原名“金山茗雾”,贡品,绩溪县上庄镇上金山产。“时雨”,徽州一种名茶的代名词,品名“金山时雨”。它产于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故乡——绩溪县上庄镇上庄的邻村上金山。早在清代末年,“时雨”就由上海“汪裕泰茶庄”独家经销。到了民国初年,“时雨”已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此,“时雨”扬名海内外。
 + 
 +  婺源绿茶
 + 
 +  婺源绿茶历史悠久,唐代著名茶叶专家陆羽在《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食货》婺源的谢源茶列为全国六种名茶“绝品”之一。明清时代,曾列为向朝廷进献的“贡茶”。明朝时,婺源县每年进贡的茶叶2500公斤左右。 “婺源绿茶”从十八世纪开始就已进入国际场,乾隆年间,外销到英国;咸丰年间, 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号,共制绿茶数千箱运往 香港销售,获利极丰。“俞德盛”茶号所制“新六香”绿茶还远销西欧。光绪年间, 茶商俞杰然建“祥馨实业花园”,种植珠兰,茉莉数千盆,为窨制花茶用。
 + 
 +  太平猴魁
 + 
 +  太平猴魁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烘青绿茶类的尖茶中之极品名茶。尖茶是安徽的特产,盛产于太平、泾县。品质好的尖茶称为“魁(奎)尖”,尤其以太平三合猴村、猴岗和颜家三个自然村,在猴坑一带的高山尖茶品质量最优,故称“猴魁”,意思是长在猴坑的尖茶“魁首”。
 + 
 +  猴魁的创制约在本世纪初,当时,金陵长春茶叶店到产地订购尖茶,发现猴坑所产的尖茶品质特优,不惜重金请当地茶农王文志拣山选采细嫩的茶芽,精制成魁尖,专用锡罐装运南京高价销售,从此被誉以“猴魁”的芳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一等金质奖章。猴魁的色、香、味、形独具特色,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之誉。入杯冲泡,芽叶成条,或悬或沉,香气高爽袭人,滋味鲜醇回甜。 猴魁产地自然环境极为优越,猴坑一带位于黄山山脉延伸地带,花草遍地,山下是太平湖婉蜒其境,形成天然的小盆地气候。猴魁茶乡地处九华山和黄山之间,当你在太平湖上戏舟时,品尝猴魁的风味,自觉融入了一片诗情画意的天地。
 + 
 +  徽茶商号
 + 
 +  前世今生
 + 
 +  徽州茶商,指经营茶业的徽州商人。茶业为徽商经营的四大行业之一。徽州植茶始于南朝,唐代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产茶区。徽州商人四出经营茶叶,史料可查,始于明代。而徽州的茶叶买卖是很早的。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说明原属祁门之浮梁,远在1100多年前就已成为茶叶的集散地。862年,歙州司马张途在《祁门县新修阎门溪记》一文中记载:“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给食、供赋,悉恃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逾于诸方.”可见当时祁门茶市相当兴隆。当时祁门县山上遍植茶叶,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靠业茶为生,每年二三月新茶上市,茶商云集。宋代《贡茶录》所说的:“早春英华,来泉胜金”,诸名茶皆出自徽州。
 + 
 +  明清是徽州茶商的鼎盛时期,徽州茶叶的销售大增,于是茶叶贸易遂成徽商经营的“巨业”,徽人中也出现了不少“世守其业”的专业茶商。清乾隆年间,徽商在北京设有茶行七家,茶商字号166家,小茶店达数千家,在津、沪开茶庄也不下百家,在汉口、九江、苏州、上海等长江流域的城市中,几乎到处都有徽州茶商的活动。浙江乌青镇的茶叶店几乎全是徽商开设的。清朝在江西发放茶引,征收茶课的事务大部分都交由徽商办理。徽商经营茶叶,有茶号、茶行、茶庄、茶栈等多种类型,"茶号"犹如现在的茶叶精制厂,从农民手中收购毛茶,进行精制后运销,"茶行"类似牙行,代茶号进行买卖,从中收取佣金,"茶庄"为茶叶零售商店,以经营内销茶为主,后期亦少量出售外销茶。"茶栈"一般设在外销口岸,如上海、广州等地,主要是向茶号贷放茶银,介绍茶号出卖茶叶,从中收取手续费。徽州茶商以婺源人和绩溪人为多,尤以绩溪人在上海创立的“汪裕泰”“程裕新”茶号最为著名。
 + 
 +  茶号系季节性经营,然徽州茶商并不闲暇。他们多半兼营其它行业,或开钱庄、布店、南货店,或为木材、粮油行商.在上海茶界的郑镒源,洪纯之两巨子,就分别兼营钱庄和绸、瓷业。一些中小茶商,在茶季来临,资金重点投入茶叶,茶叶脱手,又在沪、杭采购各类商品回徽州贩卖,所以徽州茶商大都家大业大,根基甚牢。
 + 
 +  辉煌岁月
 + 
 +  徽商的内销茶经营,谓之“茶庄”,明代即有茶叶运销京津,迩后遍及东北、鲁、豫、江、浙、沪等地。清代是徽州茶商的鼎盛时期,乾隆年间,徽商在北京设有茶行7家、茶庄千家以上,在津、沪开茶庄也不下百家。茶叶经营日盛,由大城市延伸到小城镇,江、浙等一些小镇也有了徽籍人开的茶店。其时王茂荫的祖父王槐康就在通县开设森盛茶庄。当时,内销茶花色品种甚多,有松萝、六方、毛峰、烘青、炒青等数类数十种,后又有各种花茶,所以有“茶叶卖到老,名字记不清”之说。茶商在外开茶庄、茶行很快发迹者,各地均有,明清歙人吴景华、吴永祥、吴炽甫在京经营茶叶,均成为赫赫巨富。
 + 
 +  徽商的外销茶经营,谓之“洋庄”,始于清嘉道前后。当时英国控制印度,大量鸦片输入我国,换取丝茶。徽商开始是“漂广东”,由于海禁,当时买卖双方只能在船上做交易,价格茶商可以自主,因之利润较高,谓之“发洋财”。五口通商以后,交易地点慢慢转移到上海。婺、休、歙三县茶商以新安江运输方便,集中在屯溪设号精制,得名“屯绿”,销往俄国和欧美国家。在“屯绿”外销兴盛的1920年,屯溪茶号达109家之多,故有“未见屯溪面,十里闻茶香,踏进茶号门,神怡忘故乡”和“屯溪船上客,前渡去装茶”之诗句。1875年,自闽罢官回乡的余干臣,在祁门按“闽红”的制作方法,改“绿”为“红”,从此,祁门功夫红茶开始问世,销往国外。“祁红”茶号也发展到近百家。1915年,“祁红”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金奖。
 + 
 +  雪雨风霜
 + 
 +  历来茶商均是各自经营,清末吴俊德、洪其相发动建立六邑茶务总会,才有了茶商组织。30年后改为茶叶公会,但都是办理日常事务,并不研究生产经营。且徽州茶商素无外贸机构的设置,这就给外商造就机会,操纵市场,尽量压低外销茶价,有些茶栈也从旁以回收贷款等方式施加压力,迫使外销茶商就范。抗日战争开始,渠道不畅,外销阻滞,“祁红”与“屯绿’出口日渐减少,1944年,由最高收购26万担,下降到不到8万担,当时,多少茶商为之衰叹!
 + 
 +  徽茶的名人典故
 + 
 +  宋代徽商朱元经营茶业,遇蔡京改茶法,说其私贩茶叶有罪,因而下狱。元代敏人毕仁16岁便在庐州开设茶叶店,充当坐贾。其父毕天祥则每年运茶数百引,充当行商。坐贾与行商结合,获得商额利润,知名于时。
 + 
 +  张文卿(1867-1931年),歙县定潭人。著名的北京张一元茶庄创办者。文卿出身贫苦农家,光绪十年(1884年)到北京荣泰茶行当学徒。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摆茶叶摊。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花市大街开设张玉元茶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观音寺路开设张一元茶庄,1912年在前门外大栅栏开设张一元文记茶庄,成为名扬华北、东北的大茶商。1952年张一元茶庄与张一元文记茶庄合并,1956年公私合营后撤点。1980年代以后,北京前门大栅栏,又挂起了“张一元”的老字号招牌。
 + 
 +  汪裕泰,即为汪裕泰茶庄,始创于清咸丰年间,创始人为著名徽商汪立政。据资料载,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祖籍徽州绩溪、年仅十二岁的汪立政走出家门,随族人赴开发不久的上海滩从艺学商。咸丰元年(1851年)始做茶叶小本生意,其后经祖孙三代120年的努力,先后在上海、 杭州、苏州等地创办茶庄、茶行、茶栈20余爿,其中上海的汪裕泰茶庄最为著名。汪裕泰茶庄在上海共有七家分号,其中第三茶号为汪立政的儿子汪惕予于1869年所创。四马路即今福州路
 + 
 +  徽茶的误用——皖茶
 + 
 +  “徽茶”作为“徽州茶”的简称,在专门的研究领域并不是一个学术名词,这一点与徽菜、徽墨不同,由于在历史和学术上没有明确的定义,就给“徽茶”误用提供了方便之门。徽州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徽商在明清时期更是执中国商界之牛耳,因此“徽” 字号的品牌效应较为突出,而安徽省省名中的“徽”字本就源于“徽州”,因此在安徽省内打“徽”字牌的现象层出不穷。“徽派”、“徽商”都被用来代指和安徽全省相关联的事物,前者如安徽建筑业以“复苏徽派建筑”为名开展对外宣传,后者则以2007年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淮北、蚌埠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六安、铜陵、淮南、阜阳的7家城市信用社合并组建成“徽商银行”最为典型。出于对“徽”字号品牌效应的追求,加之受到“徽派”、“徽商”被广泛用于当代安徽工商业的实践,原本应当称为“皖茶”的安徽茶叶,就被某些商家有意无意地误用为“徽茶”。由于“徽州”作为地级行政区划名已于1987年的徽州改名事件被“黄山市”替代,安徽省工商界、文化界使用“徽”字号并不与原徽州的主体——黄山市的行政资源相冲突,因此近年来“徽”字号涵义上的扩大愈演愈烈,徽茶指代皖茶的现象也常见诸各级媒体和商家,这种混淆“安徽”与“徽州”的做法,受到了诸多有识之士的抵制和批评。

当前修订版本


  徽茶,即徽州茶,古徽州各县有产。徽州古称歙州,辖有六县,今除婺源属江西上饶,绩溪属安徽宣城外都属安徽黄山。徽茶是以古徽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而形成的传统茶叶系列,名誉中外,敦煌遗书《茶酒论》谓之“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其影响之广可见一斑。当今徽茶的代表有黄山毛峰、黄山金毫、祁门红茶、茗洲炒青、屯溪绿茶、婺源绿茶、休宁松萝、顶谷大方、金山时雨”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徽州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影响,在安徽一省之内误用“徽”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大者如徽商、徽文化,小者如徽菜、徽茶,这种混淆安徽与徽州区别的做法受到了诸多质疑。

  徽茶产地

  徽茶产于黄山脚下的古徽州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润降水充沛,适合茶叶的生长与栽培。黄山是闻名中外的茶叶之乡,近年恢复、开发的新老名茶有30多个品种,其中祁红、屯绿多次荣膺国际金、银奖;黄山毛峰、顶谷大方均在中国十大极品名茶之列;黄山银钩、祁红工夫茶等四个品种,被选为国家外交名茶。

  徽茶始祖——休宁松萝

  简介

  松萝茶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于明初,松萝茶产于休宁城北的15千米的松萝山,山高882米,与琅源山、金佛山、天保山相连。山势险峻,石壁悬空,峰峦耸秀,松萝交映,蜿蜒数里,风景秀丽。唐时松萝山有松萝庵。茶园多分布在该山600-700米之间。此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云雾弥漫,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所长茶树称“松萝种”,树势较大,叶片肥厚,芽叶壮实,浓绿柔嫩,茸毛显露,是加工松萝茶的上好原料。

  史料

  松萝茶古今闻名。 松萝山在唐朝、就有产茶的记载,而松萝茶的盛名远播是在明代。明代冯时可的《茶录》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莱最为时尚。…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明代,饮松萝茶已成为一种时尚,因其香味比虎丘茶好,故而爱者甚众。 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记述。明代谢肇浙云:“今茶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岕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清代冒襄 《岕茶汇抄》云:“计可与罗岕敌者,唯松萝耳。”清代江澄云 《素壶便录》 中亦云:“茶以松萝为胜,亦缘松萝山秀异之故。山在休宁之北,高百六十仞,峰峦攒簇,山半石壁且百仞,茶柯皆生土石交错之间,故清而不瘠,清则气香,不瘠则味腴。而制法复精,故胜若地处产也。”又云:“徽茶首推休宁之松萝,谓出诸茶之上,夫松萝妙矣。”清代吴嘉纪在《松萝茶歌》 中有“松萝山中嫩叶荫,卷绿焙鲜处处同”之句,赞誉松萝茶品质。

  徽茶品种

  地处黄山山脉的徽州是闻名中外的茶叶之乡,近年恢复、开发的新老名茶有30多个品种,其中祁红、屯绿多次荣膺国际金、银奖;黄山毛峰、顶谷大方均在中国十大极品名茶之列;黄山银钩、祁红工夫茶等四个品种,被选为国家外交名茶。

  黄山毛峰

  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徽茶,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金毫

  黄山金毫,产地茗洲,与祁红香螺及祁红毛峰,并称“祁红三剑客”。黄山金毫为三剑客之首,在明代时黄山金毫被称为金玉香茗。黄山金毫采摘于原生茗洲茶树,生长于原生态的茗洲古村中,位于神秘的北纬30°线上,海拔600-800米的原始森林中,该地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植被保护完好,水质绝佳,含适度矿物质,空气纯净湿润,四季分明,竹林山花野果树木相得益彰。原生茗洲茶树天性高贵,其生长区域周围少有杂树,常与银杏、红豆杉、原生菩提、金丝楠木等珍贵树种相伴。清明节前无雨期,也是黄山金毫的采摘期(雨后茶叶芽芯会因雨水的过多而使受损),成茶后的黄山金毫,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叶芯金黄莹亮,嫩芽茸毛浓密,浴汤后条形一叶俊俏如眉,汤色如油晶莹剔透,口感温润顺滑,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更蕴含着兰花香,自然馥郁,隽永持久,叶底(泡过的茶渣)乌润红亮。清饮最能品味黄山金毫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等地。“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茗洲炒青

  茗洲炒青是“屯绿“中的极品,历史上列为休宁”四大名茶“之一。清末远销穗、沪、杭,深受广大顾客赞赏。茗洲茶产于茗洲村,濒临率水的一片河曲洲园,海拔200米以上,群山三面环抱,一面临水,土壤深厚肥沃,气暖温暖湿润,具有“晴天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特点,茗洲茶条索紧结,壮实匀整,锋毫显露,香高持久。茶叶醇厚甘美,汤色嫩黄清澈,叶底黄绿明亮,享有“头泡青、二泡浓、三泡不减味、四泡味亦醇”的评誉。

  屯溪绿茶

  屯溪绿茶简称“屯绿”,又称“眉茶”。屯溪绿茶的集中产区在黄山脚下休宁、歙县、婺源、绩溪四县,以及祁门里的东乡等地。黄山茶乡所产的各种绿茶由“屯溪”集散、输出、因此,统称“屯溪绿茶”。屯溪绿茶为我国极品名茶之一。主要产地有休宁、歙县、婺源、绩溪等地。因历史上在屯溪加工输入出,故名“屯绿”。“屯绿”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即在国际市场上首露头角,1913年已远销欧美各国。曾被誉为“首屈一指的好茶”、“绿色金子”。

  顶谷大方

  顶谷大方,又名竹铺大方、拷方、竹叶大方,它对消肥减胖有特效,故被誉为茶中的。减肥之王”。大方茶产于歙县的竹铺、金川 三阳等乡村,尤以竹铺乡的老竹岭、大方山和金川乡的福泉山所产的品质最优,被誉称顶谷大方。

  金山时雨

  金山时雨为上品绿茶,创名于清道光年间,原名“金山茗雾”,贡品,绩溪县上庄镇上金山产。“时雨”,徽州一种名茶的代名词,品名“金山时雨”。它产于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故乡——绩溪县上庄镇上庄的邻村上金山。早在清代末年,“时雨”就由上海“汪裕泰茶庄”独家经销。到了民国初年,“时雨”已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此,“时雨”扬名海内外。

  婺源绿茶

  婺源绿茶历史悠久,唐代著名茶叶专家陆羽在《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食货》婺源的谢源茶列为全国六种名茶“绝品”之一。明清时代,曾列为向朝廷进献的“贡茶”。明朝时,婺源县每年进贡的茶叶2500公斤左右。 “婺源绿茶”从十八世纪开始就已进入国际场,乾隆年间,外销到英国;咸丰年间, 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号,共制绿茶数千箱运往 香港销售,获利极丰。“俞德盛”茶号所制“新六香”绿茶还远销西欧。光绪年间, 茶商俞杰然建“祥馨实业花园”,种植珠兰,茉莉数千盆,为窨制花茶用。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烘青绿茶类的尖茶中之极品名茶。尖茶是安徽的特产,盛产于太平、泾县。品质好的尖茶称为“魁(奎)尖”,尤其以太平三合猴村、猴岗和颜家三个自然村,在猴坑一带的高山尖茶品质量最优,故称“猴魁”,意思是长在猴坑的尖茶“魁首”。

  猴魁的创制约在本世纪初,当时,金陵长春茶叶店到产地订购尖茶,发现猴坑所产的尖茶品质特优,不惜重金请当地茶农王文志拣山选采细嫩的茶芽,精制成魁尖,专用锡罐装运南京高价销售,从此被誉以“猴魁”的芳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一等金质奖章。猴魁的色、香、味、形独具特色,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之誉。入杯冲泡,芽叶成条,或悬或沉,香气高爽袭人,滋味鲜醇回甜。 猴魁产地自然环境极为优越,猴坑一带位于黄山山脉延伸地带,花草遍地,山下是太平湖婉蜒其境,形成天然的小盆地气候。猴魁茶乡地处九华山和黄山之间,当你在太平湖上戏舟时,品尝猴魁的风味,自觉融入了一片诗情画意的天地。

  徽茶商号

  前世今生

  徽州茶商,指经营茶业的徽州商人。茶业为徽商经营的四大行业之一。徽州植茶始于南朝,唐代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产茶区。徽州商人四出经营茶叶,史料可查,始于明代。而徽州的茶叶买卖是很早的。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说明原属祁门之浮梁,远在1100多年前就已成为茶叶的集散地。862年,歙州司马张途在《祁门县新修阎门溪记》一文中记载:“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给食、供赋,悉恃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逾于诸方.”可见当时祁门茶市相当兴隆。当时祁门县山上遍植茶叶,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靠业茶为生,每年二三月新茶上市,茶商云集。宋代《贡茶录》所说的:“早春英华,来泉胜金”,诸名茶皆出自徽州。

  明清是徽州茶商的鼎盛时期,徽州茶叶的销售大增,于是茶叶贸易遂成徽商经营的“巨业”,徽人中也出现了不少“世守其业”的专业茶商。清乾隆年间,徽商在北京设有茶行七家,茶商字号166家,小茶店达数千家,在津、沪开茶庄也不下百家,在汉口、九江、苏州、上海等长江流域的城市中,几乎到处都有徽州茶商的活动。浙江乌青镇的茶叶店几乎全是徽商开设的。清朝在江西发放茶引,征收茶课的事务大部分都交由徽商办理。徽商经营茶叶,有茶号、茶行、茶庄、茶栈等多种类型,"茶号"犹如现在的茶叶精制厂,从农民手中收购毛茶,进行精制后运销,"茶行"类似牙行,代茶号进行买卖,从中收取佣金,"茶庄"为茶叶零售商店,以经营内销茶为主,后期亦少量出售外销茶。"茶栈"一般设在外销口岸,如上海、广州等地,主要是向茶号贷放茶银,介绍茶号出卖茶叶,从中收取手续费。徽州茶商以婺源人和绩溪人为多,尤以绩溪人在上海创立的“汪裕泰”“程裕新”茶号最为著名。

  茶号系季节性经营,然徽州茶商并不闲暇。他们多半兼营其它行业,或开钱庄、布店、南货店,或为木材、粮油行商.在上海茶界的郑镒源,洪纯之两巨子,就分别兼营钱庄和绸、瓷业。一些中小茶商,在茶季来临,资金重点投入茶叶,茶叶脱手,又在沪、杭采购各类商品回徽州贩卖,所以徽州茶商大都家大业大,根基甚牢。

  辉煌岁月

  徽商的内销茶经营,谓之“茶庄”,明代即有茶叶运销京津,迩后遍及东北、鲁、豫、江、浙、沪等地。清代是徽州茶商的鼎盛时期,乾隆年间,徽商在北京设有茶行7家、茶庄千家以上,在津、沪开茶庄也不下百家。茶叶经营日盛,由大城市延伸到小城镇,江、浙等一些小镇也有了徽籍人开的茶店。其时王茂荫的祖父王槐康就在通县开设森盛茶庄。当时,内销茶花色品种甚多,有松萝、六方、毛峰、烘青、炒青等数类数十种,后又有各种花茶,所以有“茶叶卖到老,名字记不清”之说。茶商在外开茶庄、茶行很快发迹者,各地均有,明清歙人吴景华、吴永祥、吴炽甫在京经营茶叶,均成为赫赫巨富。

  徽商的外销茶经营,谓之“洋庄”,始于清嘉道前后。当时英国控制印度,大量鸦片输入我国,换取丝茶。徽商开始是“漂广东”,由于海禁,当时买卖双方只能在船上做交易,价格茶商可以自主,因之利润较高,谓之“发洋财”。五口通商以后,交易地点慢慢转移到上海。婺、休、歙三县茶商以新安江运输方便,集中在屯溪设号精制,得名“屯绿”,销往俄国和欧美国家。在“屯绿”外销兴盛的1920年,屯溪茶号达109家之多,故有“未见屯溪面,十里闻茶香,踏进茶号门,神怡忘故乡”和“屯溪船上客,前渡去装茶”之诗句。1875年,自闽罢官回乡的余干臣,在祁门按“闽红”的制作方法,改“绿”为“红”,从此,祁门功夫红茶开始问世,销往国外。“祁红”茶号也发展到近百家。1915年,“祁红”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金奖。

  雪雨风霜

  历来茶商均是各自经营,清末吴俊德、洪其相发动建立六邑茶务总会,才有了茶商组织。30年后改为茶叶公会,但都是办理日常事务,并不研究生产经营。且徽州茶商素无外贸机构的设置,这就给外商造就机会,操纵市场,尽量压低外销茶价,有些茶栈也从旁以回收贷款等方式施加压力,迫使外销茶商就范。抗日战争开始,渠道不畅,外销阻滞,“祁红”与“屯绿’出口日渐减少,1944年,由最高收购26万担,下降到不到8万担,当时,多少茶商为之衰叹!

  徽茶的名人典故

  宋代徽商朱元经营茶业,遇蔡京改茶法,说其私贩茶叶有罪,因而下狱。元代敏人毕仁16岁便在庐州开设茶叶店,充当坐贾。其父毕天祥则每年运茶数百引,充当行商。坐贾与行商结合,获得商额利润,知名于时。

  张文卿(1867-1931年),歙县定潭人。著名的北京张一元茶庄创办者。文卿出身贫苦农家,光绪十年(1884年)到北京荣泰茶行当学徒。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摆茶叶摊。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花市大街开设张玉元茶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观音寺路开设张一元茶庄,1912年在前门外大栅栏开设张一元文记茶庄,成为名扬华北、东北的大茶商。1952年张一元茶庄与张一元文记茶庄合并,1956年公私合营后撤点。1980年代以后,北京前门大栅栏,又挂起了“张一元”的老字号招牌。

  汪裕泰,即为汪裕泰茶庄,始创于清咸丰年间,创始人为著名徽商汪立政。据资料载,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祖籍徽州绩溪、年仅十二岁的汪立政走出家门,随族人赴开发不久的上海滩从艺学商。咸丰元年(1851年)始做茶叶小本生意,其后经祖孙三代120年的努力,先后在上海、 杭州、苏州等地创办茶庄、茶行、茶栈20余爿,其中上海的汪裕泰茶庄最为著名。汪裕泰茶庄在上海共有七家分号,其中第三茶号为汪立政的儿子汪惕予于1869年所创。四马路即今福州路

  徽茶的误用——皖茶

  “徽茶”作为“徽州茶”的简称,在专门的研究领域并不是一个学术名词,这一点与徽菜、徽墨不同,由于在历史和学术上没有明确的定义,就给“徽茶”误用提供了方便之门。徽州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徽商在明清时期更是执中国商界之牛耳,因此“徽” 字号的品牌效应较为突出,而安徽省省名中的“徽”字本就源于“徽州”,因此在安徽省内打“徽”字牌的现象层出不穷。“徽派”、“徽商”都被用来代指和安徽全省相关联的事物,前者如安徽建筑业以“复苏徽派建筑”为名开展对外宣传,后者则以2007年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淮北、蚌埠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六安、铜陵、淮南、阜阳的7家城市信用社合并组建成“徽商银行”最为典型。出于对“徽”字号品牌效应的追求,加之受到“徽派”、“徽商”被广泛用于当代安徽工商业的实践,原本应当称为“皖茶”的安徽茶叶,就被某些商家有意无意地误用为“徽茶”。由于“徽州”作为地级行政区划名已于1987年的徽州改名事件被“黄山市”替代,安徽省工商界、文化界使用“徽”字号并不与原徽州的主体——黄山市的行政资源相冲突,因此近年来“徽”字号涵义上的扩大愈演愈烈,徽茶指代皖茶的现象也常见诸各级媒体和商家,这种混淆“安徽”与“徽州”的做法,受到了诸多有识之士的抵制和批评。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