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峰茶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7:11 2010年11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3:28 2017年7月27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scategory:绿茶   松峰茶是特色传统名茶。由湖北茶农创制于明朝初年。产于湖北省赤壁市,属绿茶。相传元朝末...)
 
第1行: 第1行:
-<!--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注意只在等号(=)后填写内容,并预览、保存,不要任意修改格式、删除符号--> 
-{{公司介绍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介绍 =本人独家享有小哆比动画片卡通形象的使用经营及商标注册权,可开发多类动漫形象衍生产品,如服装鞋帽,各类玩具,各种文具,日用品,食品等等等等,市场潜力巨大,现诚征各厂商公司授权或代理。<br>另有本地多种土特产供应:包括[[白果]],[[青梅]],吊[[瓜子]],紫笋茶,[[白茶]],落[[笋干]],锅糍,惊雷笋,[[山核桃]],[[碧根果]],[[土鸡]]蛋,虫草[[营养]]鸡等等。 
-|主营产品或服务= 动漫衍生产品;玩具类;文具类;服装类;食品类; 
-|主营行业 = 动漫、影视主题玩具 农产品代理加盟 白茶 其他坚果、干果 
-|企业类型 =个体经营 
-|经营模式 =招商代理 
-|注册资本 = 无需验资 
-|公司注册地 =  
-|员工人数 =  
-|公司成立时间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主要客户 =  
-|年营业额 = 
-|主要经营地点 =浙江长兴 
-|主要市场 = 
-|经营品牌 = 
-|管理体系认证 = 
-|公司主页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公司联系方式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电话 = 86 0572 6503111 
-|移动电话 = 15990148850 
-|传真 = 86 0572 6503113 
-|地址 = 中国 浙江 湖州市 长兴县夹浦 
-|邮编 =313100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分类==+[[category:食品]][[category:s]][[category:绿茶]]
-[[Category:个体经营]] [[Category:招商代理]] + 
 +  松峰茶是特色传统名茶。由湖北茶农创制于明朝初年。产于湖北省赤壁市,属绿茶。相传元朝末年,朱洪武率领农民起义,羊楼洞茶农从军奔赴新(疆)蒙(古)边城。
 + 
 +  松峰茶历史
 + 
 +  他们在军中见有人饭后腹痛,便将带去的蒲圻绿茶给病者服用。服后,患者相继病愈。这件事被朱洪武得知,他记在了心里。当了皇帝后,朱洪武和宰相刘基到蒲圻找寻隐士刘天德,恰遇在此种茶的刘天德长子刘玄一。刘玄一请朱皇帝赐名。朱洪武见茶叶翠绿,形似松峰,香味俱佳,遂赐名“松峰茶”,又将长有茶叶的高山,命名为松峰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朱元璋因常饮羊楼松峰茶成习惯,遂诏告天下:“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因此,刘玄一成为天下第一个做绿茶的人,朱元璋成为天下第一个推广绿茶的人,羊楼洞成为天下最早做绿茶的地方。?
 + 
 +  松峰绿茶,其味独特,色泽碧绿,形如松峰,香味清高,是今赤壁市羊楼洞松峰茶叶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经过质检部门检测,农药残留低于国家标准。人们常饮此茶,能清心明目,提神健身,延年益寿,兼有防辐射,防癌之功能。1956年公私合营时,松峰茶厂成为我国保留的三大茶厂之一。松峰绿茶在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2年、1985年连续两年夺得部优产品称号。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亚非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中外客商的赞誉。
 + 
 +  制作工艺
 + 
 +  松峰茶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工艺十分讲究,湖广总督张之洞曾亲自推广《种茶炙焙法》,要求湘鄂两省多山各县仿照试行。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 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而且还规定:“雨天不采”、“风伤不 采”、“开口不采”、“发紫不采”、“空心不采”、“弯曲不采”、“虫伤不采” 等九不采。叶片的长短、宽窄、厚薄均是以毫米计算,一斤银针茶,约需 十万五千个茶芽。因此,就是采摘能手,一个人一天也只能采摘鲜茶200 克,制作这种茶,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焙、初包、再摊晾、复焙、复包、焙干等八道工序,需78个小时方可制成。
 + 
 +  制作松峰茶工序分杀青、摊凉、初焙、复摊凉、初包、复焙、再包、三焙等8道工序,历时三四天之久。
 + 
 +  杀青:在20° 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清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 
 +  摊凉: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杨簸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焙。
 + 
 +  初焙: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握在50——60℃,烘20——30分钟,至五成干左右。初焙程度要掌握适当,过于,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不到香高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 
 +  初包:初焙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于箱内,放置40——48小时,谓之初包闷黄,以促使松峰茶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松峰茶制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太多化学变化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缓慢,难以达到初包的要求。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升,24小时后,可能达30℃左右,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匀。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当气温20C左右,约40小时,气温低应当延长。当芽现黄色即可松包复烘。通过初包,松峰茶品质风格基本形成。
 + 
 +  复焙与摊凉:复焙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包变色不足,即焙至七成干为宜。下焙后进行摊凉,排凉的目的与初焙后相同。
 + 
 +  复包:方法与初包相同。历时20小时左右。待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即为适度。
 + 
 +  足火三焙:足火温度50——55℃,焙量每次约0.5公斤,焙至足干止。
 + 
 +  加工完毕,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黄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欢之。
 + 
 +  贮藏:将石膏烧热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只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松峰茶品质经久不变。

当前修订版本


  松峰茶是特色传统名茶。由湖北茶农创制于明朝初年。产于湖北省赤壁市,属绿茶。相传元朝末年,朱洪武率领农民起义,羊楼洞茶农从军奔赴新(疆)蒙(古)边城。

  松峰茶历史

  他们在军中见有人饭后腹痛,便将带去的蒲圻绿茶给病者服用。服后,患者相继病愈。这件事被朱洪武得知,他记在了心里。当了皇帝后,朱洪武和宰相刘基到蒲圻找寻隐士刘天德,恰遇在此种茶的刘天德长子刘玄一。刘玄一请朱皇帝赐名。朱洪武见茶叶翠绿,形似松峰,香味俱佳,遂赐名“松峰茶”,又将长有茶叶的高山,命名为松峰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朱元璋因常饮羊楼松峰茶成习惯,遂诏告天下:“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因此,刘玄一成为天下第一个做绿茶的人,朱元璋成为天下第一个推广绿茶的人,羊楼洞成为天下最早做绿茶的地方。?

  松峰绿茶,其味独特,色泽碧绿,形如松峰,香味清高,是今赤壁市羊楼洞松峰茶叶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经过质检部门检测,农药残留低于国家标准。人们常饮此茶,能清心明目,提神健身,延年益寿,兼有防辐射,防癌之功能。1956年公私合营时,松峰茶厂成为我国保留的三大茶厂之一。松峰绿茶在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2年、1985年连续两年夺得部优产品称号。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亚非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中外客商的赞誉。

  制作工艺

  松峰茶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工艺十分讲究,湖广总督张之洞曾亲自推广《种茶炙焙法》,要求湘鄂两省多山各县仿照试行。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 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而且还规定:“雨天不采”、“风伤不 采”、“开口不采”、“发紫不采”、“空心不采”、“弯曲不采”、“虫伤不采” 等九不采。叶片的长短、宽窄、厚薄均是以毫米计算,一斤银针茶,约需 十万五千个茶芽。因此,就是采摘能手,一个人一天也只能采摘鲜茶200 克,制作这种茶,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焙、初包、再摊晾、复焙、复包、焙干等八道工序,需78个小时方可制成。

  制作松峰茶工序分杀青、摊凉、初焙、复摊凉、初包、复焙、再包、三焙等8道工序,历时三四天之久。

  杀青:在20° 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清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摊凉: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杨簸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焙。

  初焙: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握在50——60℃,烘20——30分钟,至五成干左右。初焙程度要掌握适当,过于,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不到香高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初包:初焙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于箱内,放置40——48小时,谓之初包闷黄,以促使松峰茶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松峰茶制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太多化学变化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缓慢,难以达到初包的要求。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升,24小时后,可能达30℃左右,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匀。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当气温20C左右,约40小时,气温低应当延长。当芽现黄色即可松包复烘。通过初包,松峰茶品质风格基本形成。

  复焙与摊凉:复焙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包变色不足,即焙至七成干为宜。下焙后进行摊凉,排凉的目的与初焙后相同。

  复包:方法与初包相同。历时20小时左右。待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即为适度。

  足火三焙:足火温度50——55℃,焙量每次约0.5公斤,焙至足干止。

  加工完毕,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黄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欢之。

  贮藏:将石膏烧热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只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松峰茶品质经久不变。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