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包种茶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9:05 2007年4月1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3:25 2017年7月26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第1行: 第1行:
-文山包种茶+[[category:食品]][[category:w]][[category:茶叶]]
-文山包种茶为轻度半发酵乌龙茶,盛产于台湾北部,与冻顶乌龙茶并称为台湾两大茗茶,素有有「北包种,南乌龙」的说法。+  文山包种茶,为轻度半发酵乌龙茶。又叫“清茶”,是台湾乌龙茶种发酵程度最轻的清香型绿色乌龙茶。产于台湾省北部的台北市和桃园等县,其中以台北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文山包种茶文山包种茶属轻发酵茶类,外观呈条索状,色泽墨绿,水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润带活性。和冻顶乌龙茶一样,都是台湾的特产,享有“北文山、南冻顶”之美誉。
-包种茶的由来,据日人井上房邦氏之调查报告指出,包种茶是在距今一五0余年前由福建泉州府安溪县人王义程氏所创制,仿武夷岩茶的制法制造安溪茶,并由他倡导及传授制法,当这种茶叶制成后,用方形福建毛边纸两张内外相衬,放入茶叶四两包成长方形之四方包,以防茶香外溢,包外盖上茶名及行号印章,称之为「包种」,然后运往福州加实香花出售,或经由厦门直接运销南洋,这是包种茶制造的开始,也是包种茶名称的由来。+
-包种茶外观似条索状,色泽翠绿,水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润带活性。好的包种茶特别注重香气,这种高香味的茶,贵在开汤后香气特别浓郁,香气越浓郁代表品质越高级,入口滋味甘润、清香,齿颊留香久久不散。具有香、浓、醇、韵、美的特色。素有“露凝香”、“雾凝春”的美誉。+  历史发展
-文山包种茶的采制工艺:雨天不采,带露不采,睛天要在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三时间采摘。春秋两季要求采二叶一心的茶菁,采时需用双手弹力平断茶叶,断口成圆形,不可用力挤压断口,如挤压出汁随即发酵,茶梗变红影响茶质。每装满一篓就要立即送厂加工。制作工艺分初精两步。初制包括:日光萎凋、室内萎凋、搅拌、杀青、揉捻、解块、烘干等工序,以翻动做青为关键。每隔一至二小时翻动一次,一般须翻动四五遍,以达到发香的目的。精制以烘焙为主要工序,初制茶放进烘焙机后,在七十度恒温下不断衄劝发香,使叶性较温和。+  由来介绍
-文山包种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可强心、利尿、消除疲劳,有解除尼古丁及酒精中毒的功能,更有消除血脂肪、防止血管硬化的妙效。+  “包种茶”名称的由来,相传于距今150余年前,大陆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茶农仿武夷茶的制造法,将每一株或相同的茶叶分别制造,再将制好的茶叶,每四两装成一包,每包用福建所产的毛边纸二张,内外相衬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包外再盖上茶叶名称及行号印章,称之为"包种"或"包种茶",后来辗转传到本省南港、文山等地。福建省所生产的包种茶以台北县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
-目前台湾所生产的包种茶以台北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文山地区包括台北市文山、南港,台北县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等茶区。约有2300多公顷,茶园分布于海拔400公尺以上的山区,环境特殊,尤以坪林地区山明水秀,气候终年温润凉爽,雪雾弥漫,土壤肥沃,故所产之文山包种茶品质特佳,更有「坪林包种茶」等于「文山包种茶」的印像。 +  包种茶在茶的认识上,广义的凡清茶、香片、冻顶茶、铁观音音、武夷茶,皆可包含,狭义上则单指半半发酵型茶,亦俗称清茶,而包种茶以台北县文山区所产者为最,故誉为文山包种茶。
-[[category:茶叶]]+ 
 +  制茶历史
 + 
 +  文山地区是台湾制茶的最早发源地。200多年前,文山地区就种植了近300公顷的茶园。据说清道光年间,一个叫王义程的茶商仿制武夷岩茶,用两张方形毛边纸,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并盖上茶名及商行名号印章,因而得名包种茶,因产于文山地区,故又称文山包种茶。
 + 
 +  包种茶不仅开创了台湾茶叶的制茶史,更是创造出了山城小镇坪林的流金岁月。坪林位于台北县的东南,重山环绕,林木茂盛,山林中有一方平地,蜿蜒而过的是清澈见底的北势溪,沿溪两岸是苍翠的茶园。溪水如同两条绿带怀抱坪林。茶是坪林人的重要经济命脉,全乡90%以上的人从事茶业和与茶相关的产业。坪林的老街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茶贩行业。作为北台湾最为盛名的茶乡,传承的不仅是清香独具闻名于世的包种茶,而且是承载着台湾茶业文化与历史的特殊意义。
 + 
 +  条形,轻发酵,香气清扬,是文山包种茶的特征。坪林人制茶坚持手工采摘、制作,发酵程度的拿捏,火候的控制,全靠的是制茶师傅的经验。包种茶独留古老制茶之风韵,那种入口清香、兰香、桂香化口的品质,使它成了台茶个性鲜明的一大茶类。
 + 
 +  自然地理
 + 
 +  产区分布
 + 
 +  产于台湾台北县文山区,包括新店、坪林、深坑、石碇、平溪、汐止等乡镇,具有两百余年之植茶历史,为台湾制茶的发祥地。
 + 
 +  产区环境
 + 
 +  文山地区包括台北县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南港等茶区,尤以坪林地区山明水秀,气候终年温润凉爽,雪雾弥漫,土壤肥沃。
 + 
 +  产区地处群山环绕,四季分明,气候终年湿润凉爽,土地肥沃,适于茶树生长。现有茶园面积达1.895公顷,种植青心乌龙等优良品种所制包种茶品质极佳,年产量约为一百三十余万公斤,闻名海内外,被喻为茶中珍品,在世界茶叶市场中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与冻顶乌龙茶并称为台湾两大名茶,素有“北包种,南乌龙”的说法。
 + 
 +  文山地区包括台北市文山、南港,台北县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等茶区。约有2300多公顷,茶园分布于海拔400公尺以上的山区,环境特殊,尤以坪林地区山明水秀,气候终年温润凉爽,雪雾弥漫,土壤肥沃,故所产之文山包种茶品质特佳,更有“坪林包种茶”等于“文山包种茶”印像。
 + 
 +  坪林多丘陵,温暖潮湿,云雾弥漫,正适合茶树的生长。此地所生产的文山包种茶,正是名闻全省的台湾三大茗茶之茶种。文山包种茶以青心乌龙烘焙而成,属半酦酵茶,茶叶成条状。每年依节气采茶六次,其中以春、冬茶品质最好,且有乡公所举办春、秋两季文山包种茶比赛,保证品质与水准。
 + 
 +  品质特征
 + 
 +  包种茶外观似条索状,色泽翠绿,水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润带活性。制成的文山包种茶外形条索紧结,自然卷曲,茶色墨绿优油光,香气清新持久,优天然幽雅的芬芳气味,冲泡后茶汤色泽金黄,清澈明亮。品饮时,滋味甘醇鲜爽,入口生津,齿颊留掀久久不散。具有“香、浓、醇、韵、美”五大特色,素有“露凝掀”、“雾凝香”的美称,被誉为茶中珍品。
 + 
 +  典型的文山包种茶特征是:第一香气一定要清扬,带有明显的花香;第二滋味要活泼甘醇;第三茶汤要呈亮丽的绿黄色。
 + 
 +  品茗指南
 + 
 +  冲泡步骤:
 + 
 +  赏茶:观察茶外形、色泽、香味、焙火程度,作为冲泡时之参考;
 + 
 +  闻香:不得在乾茶上呼气;
 + 
 +  温壶:用开水清除壶等器皿之杂气味,并提升壶温,以利冲泡;
 + 
 +  置茶:避免徒手抓茶,入茶量约壶的1/2——2/3,适当之量为冲泡三次后,不举盖为佳;
 + 
 +  注水:需举壶高度约10——15公分为宜,不发出水声为美,采圆绕式或对角定点式注入;
 + 
 +  冲泡:注入水温约90℃,温润泡茶汤宜速倒出,如无杂气味,温润泡可免,浸泡时间第一泡约20——40秒,往后每泡则顺延10——20秒,次数依各人口味而定。
 + 
 +  开汤、分倒:应先行干壶,倒茶汤时采低倒,避免香气、温度流失, 可采取“韩信点兵”式来回分倒入杯或“公道法”倒入茶盅,茶汤沉淀后再分倒入杯,倒茶量以品茶杯之七分满。
 + 
 +  奉茶:由泡者奉茶时长幼奉之。自行取杯时应取个人方位之杯,欲喝第二杯时应放回远处。
 + 
 +  品茶:闻香、观色,徐细品味。使用双杯时,先将茶汤倒入另一杯内,手持空杯闻香,再行品茶;
 + 
 +  四方皆翻:整洁器皿后,倒翻置于通风阴凉处阴干,养壶者得用开水汤过壶身,再取柔软之布擦拭干净。放置时为免生成闷气,得将壶盖打开。
 + 
 +  加工工序
 + 
 +  文山包种茶的采制工艺:雨天不采,带露不采,晴天要在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三时间采摘。春秋两季要求采二叶一心的茶菁,采时需用双手弹力平断茶叶,断口成圆形,不可用力挤压断口,如挤压出汁随即发酵,茶梗变红影响茶质。每装满一篓就要立即送厂加工。
 + 
 +  制作工艺分初精两步。初制包括:日光萎凋、室内萎凋、搅拌、杀青、揉捻、解块、烘干等工序,以翻动做青为关键。每隔一至二小时翻动一次,一般须翻动四五遍,以达到发香的目的。精制以烘焙为主要工序,初制茶放进烘焙机后,在七十度恒温下不断衄劝发香,使叶性较温和。
 + 
 +  价值功效
 + 
 +  文山包种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可强心、利尿、消除疲劳,有解除尼古丁及酒精中毒的功能,更有消除血脂肪、防止血管硬化的妙效。
 + 
 +  选购标准
 + 
 +  鉴别方法
 + 
 +  判断文山包种茶的好坏可依香味、外观、茶色三项标准判断。
 + 
 +  香味又可分香气和滋味两项。香气优雅清香,飘而不腻,入口穿鼻一而在三者为上乘,滋味新鲜无异味,入口生津落喉干润韵无穷。外观又分形状与色泽,形状条索整齐,叶尖蜷曲自然,幼枝嫩叶连理,粉末黑点未生,色泽鲜艳墨绿带丽色,调和清静不参杂,嫩叶金边色隐存,银豪白点蛙皮生。茶色蜜绿鲜艳浮丽色,澄清明丽水底色,琥珀黄金井上品,橙黄黄碧绿亦清。合于上述条件,才是上等的文山包种茶。
 + 
 +  选购方法
 + 
 +  选购文山包种茶时,形状以稍组长、条索紧结、叶尖自然弯曲、茶身呈油光墨绿色带青蛙皮的灰白点色泽为上选品。冻顶乌龙茶形状以条索卷曲为佛手状(半球型)为佳。虽呈墨绿色但无青蛙皮般的灰白点且形状松碎者次之。
 + 
 +  1、茶香
 + 
 +  文山包种茶在冲泡后,以幽雅清香、入囗后芳香扑鼻,有鲜花般新鲜感者为上选品。茶香不新鲜,香味不持久者次之。冻顶干茶具强力芳香者为佳。
 + 
 +  2、茶汤
 + 
 +  上选的包种茶冲泡后的汤色,以金黄碧绿,色泽鲜亮不混浊者为佳。汤色呈浅黄,暗黄无光泽者次之。
 + 
 +  3、茶味
 + 
 +  属上选品的包种茶,汤水入囗不苦不涩,汤味纯和刺激性强,喝下后令喉咙甘润无比。茶汤入囗淡而无味,刺激性弱者次之。
 + 
 +  4、茶底
 + 
 +  泡开后的叶底色泽鲜绿完整无损,枝叶连理者为上选品,叶片断裂碎片,色泽暗绿者次之。

当前修订版本


  文山包种茶,为轻度半发酵乌龙茶。又叫“清茶”,是台湾乌龙茶种发酵程度最轻的清香型绿色乌龙茶。产于台湾省北部的台北市和桃园等县,其中以台北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文山包种茶文山包种茶属轻发酵茶类,外观呈条索状,色泽墨绿,水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润带活性。和冻顶乌龙茶一样,都是台湾的特产,享有“北文山、南冻顶”之美誉。

  历史发展

  由来介绍

  “包种茶”名称的由来,相传于距今150余年前,大陆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茶农仿武夷茶的制造法,将每一株或相同的茶叶分别制造,再将制好的茶叶,每四两装成一包,每包用福建所产的毛边纸二张,内外相衬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包外再盖上茶叶名称及行号印章,称之为"包种"或"包种茶",后来辗转传到本省南港、文山等地。福建省所生产的包种茶以台北县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

  包种茶在茶的认识上,广义的凡清茶、香片、冻顶茶、铁观音音、武夷茶,皆可包含,狭义上则单指半半发酵型茶,亦俗称清茶,而包种茶以台北县文山区所产者为最,故誉为文山包种茶。

  制茶历史

  文山地区是台湾制茶的最早发源地。200多年前,文山地区就种植了近300公顷的茶园。据说清道光年间,一个叫王义程的茶商仿制武夷岩茶,用两张方形毛边纸,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并盖上茶名及商行名号印章,因而得名包种茶,因产于文山地区,故又称文山包种茶。

  包种茶不仅开创了台湾茶叶的制茶史,更是创造出了山城小镇坪林的流金岁月。坪林位于台北县的东南,重山环绕,林木茂盛,山林中有一方平地,蜿蜒而过的是清澈见底的北势溪,沿溪两岸是苍翠的茶园。溪水如同两条绿带怀抱坪林。茶是坪林人的重要经济命脉,全乡90%以上的人从事茶业和与茶相关的产业。坪林的老街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茶贩行业。作为北台湾最为盛名的茶乡,传承的不仅是清香独具闻名于世的包种茶,而且是承载着台湾茶业文化与历史的特殊意义。

  条形,轻发酵,香气清扬,是文山包种茶的特征。坪林人制茶坚持手工采摘、制作,发酵程度的拿捏,火候的控制,全靠的是制茶师傅的经验。包种茶独留古老制茶之风韵,那种入口清香、兰香、桂香化口的品质,使它成了台茶个性鲜明的一大茶类。

  自然地理

  产区分布

  产于台湾台北县文山区,包括新店、坪林、深坑、石碇、平溪、汐止等乡镇,具有两百余年之植茶历史,为台湾制茶的发祥地。

  产区环境

  文山地区包括台北县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南港等茶区,尤以坪林地区山明水秀,气候终年温润凉爽,雪雾弥漫,土壤肥沃。

  产区地处群山环绕,四季分明,气候终年湿润凉爽,土地肥沃,适于茶树生长。现有茶园面积达1.895公顷,种植青心乌龙等优良品种所制包种茶品质极佳,年产量约为一百三十余万公斤,闻名海内外,被喻为茶中珍品,在世界茶叶市场中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与冻顶乌龙茶并称为台湾两大名茶,素有“北包种,南乌龙”的说法。

  文山地区包括台北市文山、南港,台北县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等茶区。约有2300多公顷,茶园分布于海拔400公尺以上的山区,环境特殊,尤以坪林地区山明水秀,气候终年温润凉爽,雪雾弥漫,土壤肥沃,故所产之文山包种茶品质特佳,更有“坪林包种茶”等于“文山包种茶”印像。

  坪林多丘陵,温暖潮湿,云雾弥漫,正适合茶树的生长。此地所生产的文山包种茶,正是名闻全省的台湾三大茗茶之茶种。文山包种茶以青心乌龙烘焙而成,属半酦酵茶,茶叶成条状。每年依节气采茶六次,其中以春、冬茶品质最好,且有乡公所举办春、秋两季文山包种茶比赛,保证品质与水准。

  品质特征

  包种茶外观似条索状,色泽翠绿,水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润带活性。制成的文山包种茶外形条索紧结,自然卷曲,茶色墨绿优油光,香气清新持久,优天然幽雅的芬芳气味,冲泡后茶汤色泽金黄,清澈明亮。品饮时,滋味甘醇鲜爽,入口生津,齿颊留掀久久不散。具有“香、浓、醇、韵、美”五大特色,素有“露凝掀”、“雾凝香”的美称,被誉为茶中珍品。

  典型的文山包种茶特征是:第一香气一定要清扬,带有明显的花香;第二滋味要活泼甘醇;第三茶汤要呈亮丽的绿黄色。

  品茗指南

  冲泡步骤:

  赏茶:观察茶外形、色泽、香味、焙火程度,作为冲泡时之参考;

  闻香:不得在乾茶上呼气;

  温壶:用开水清除壶等器皿之杂气味,并提升壶温,以利冲泡;

  置茶:避免徒手抓茶,入茶量约壶的1/2——2/3,适当之量为冲泡三次后,不举盖为佳;

  注水:需举壶高度约10——15公分为宜,不发出水声为美,采圆绕式或对角定点式注入;

  冲泡:注入水温约90℃,温润泡茶汤宜速倒出,如无杂气味,温润泡可免,浸泡时间第一泡约20——40秒,往后每泡则顺延10——20秒,次数依各人口味而定。

  开汤、分倒:应先行干壶,倒茶汤时采低倒,避免香气、温度流失, 可采取“韩信点兵”式来回分倒入杯或“公道法”倒入茶盅,茶汤沉淀后再分倒入杯,倒茶量以品茶杯之七分满。

  奉茶:由泡者奉茶时长幼奉之。自行取杯时应取个人方位之杯,欲喝第二杯时应放回远处。

  品茶:闻香、观色,徐细品味。使用双杯时,先将茶汤倒入另一杯内,手持空杯闻香,再行品茶;

  四方皆翻:整洁器皿后,倒翻置于通风阴凉处阴干,养壶者得用开水汤过壶身,再取柔软之布擦拭干净。放置时为免生成闷气,得将壶盖打开。

  加工工序

  文山包种茶的采制工艺:雨天不采,带露不采,晴天要在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三时间采摘。春秋两季要求采二叶一心的茶菁,采时需用双手弹力平断茶叶,断口成圆形,不可用力挤压断口,如挤压出汁随即发酵,茶梗变红影响茶质。每装满一篓就要立即送厂加工。

  制作工艺分初精两步。初制包括:日光萎凋、室内萎凋、搅拌、杀青、揉捻、解块、烘干等工序,以翻动做青为关键。每隔一至二小时翻动一次,一般须翻动四五遍,以达到发香的目的。精制以烘焙为主要工序,初制茶放进烘焙机后,在七十度恒温下不断衄劝发香,使叶性较温和。

  价值功效

  文山包种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可强心、利尿、消除疲劳,有解除尼古丁及酒精中毒的功能,更有消除血脂肪、防止血管硬化的妙效。

  选购标准

  鉴别方法

  判断文山包种茶的好坏可依香味、外观、茶色三项标准判断。

  香味又可分香气和滋味两项。香气优雅清香,飘而不腻,入口穿鼻一而在三者为上乘,滋味新鲜无异味,入口生津落喉干润韵无穷。外观又分形状与色泽,形状条索整齐,叶尖蜷曲自然,幼枝嫩叶连理,粉末黑点未生,色泽鲜艳墨绿带丽色,调和清静不参杂,嫩叶金边色隐存,银豪白点蛙皮生。茶色蜜绿鲜艳浮丽色,澄清明丽水底色,琥珀黄金井上品,橙黄黄碧绿亦清。合于上述条件,才是上等的文山包种茶。

  选购方法

  选购文山包种茶时,形状以稍组长、条索紧结、叶尖自然弯曲、茶身呈油光墨绿色带青蛙皮的灰白点色泽为上选品。冻顶乌龙茶形状以条索卷曲为佛手状(半球型)为佳。虽呈墨绿色但无青蛙皮般的灰白点且形状松碎者次之。

  1、茶香

  文山包种茶在冲泡后,以幽雅清香、入囗后芳香扑鼻,有鲜花般新鲜感者为上选品。茶香不新鲜,香味不持久者次之。冻顶干茶具强力芳香者为佳。

  2、茶汤

  上选的包种茶冲泡后的汤色,以金黄碧绿,色泽鲜亮不混浊者为佳。汤色呈浅黄,暗黄无光泽者次之。

  3、茶味

  属上选品的包种茶,汤水入囗不苦不涩,汤味纯和刺激性强,喝下后令喉咙甘润无比。茶汤入囗淡而无味,刺激性弱者次之。

  4、茶底

  泡开后的叶底色泽鲜绿完整无损,枝叶连理者为上选品,叶片断裂碎片,色泽暗绿者次之。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