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雪芽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xcategory:茶叶   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茶之一,早在明代就已盛名,被视为茶中珍品。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
下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茶之一,早在明代就已盛名,被视为茶中珍品。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

  在福建福鼎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鸿雪洞“旁生长着一株野生古茶树——绿雪芽,它就是历经百年的福鼎大白茶始祖。据清代陆延灿《续茶经》引《广兴记》载:“福宁州太姥山出茶,名绿雪芽。”

  形成因素

  良好生态的茶叶基地是形成绿雪芽优良品质的基础。

  自然条件

  绿雪芽茶园地形以缓坡丘陵为主,周边森林覆盖率90%,生态环境洁净无污染。海拔高度400-800米之间。茶园环境云雾潦绕,早上雾气一般在9点后散去,下午4点多就上山,湿度大,昼夜温差大。茶园土壤土层深厚,以黄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沃,质地疏松,微酸性,各种微量元素含量高。

  茶树品种

  茶园种植的品种为国家一号良种“福鼎大毫”、“福鼎大白”此两个品种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适应性强,制出成茶有很浓的“茶香”、“茶昧”很耐泡。

  栽培管理

  在茶园的施肥管理上主要使用各种有机肥,如饼肥,菜仔饼和一些有机肥厂专门生产的有机肥。不使用除草剂除草,全部采取人工除草。茶树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措施,生物防治技术,物理诱杀等措施。修剪时间一般每年在深秋初冬时间进行。

  采摘标准

  原料要求采壮芽和一芽一叶均匀的鲜叶,只采晴天的鲜叶,雨天不采。

  冲泡方法

  绿雪芽选用下投法冲泡。优质绿雪芽可用70度左右的水洗茶一遍,低温不会破坏茶叶内成份。再用90度沸水冲泡,冲泡后香气与汤色等特点明显。

  评价

  绿雪芽茶在国际国内的各种展会中屡获好评,取得了各种金银奖项。“绿雪芽”荣获国际名茶金奖,全国首届“觉农杯”名茶金奖、全国优质茉莉花茶原料质量评比金奖,2003年“绿雪芽”获中国太姥杯品质大赛茶王。现在绿雪芽茶已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成为人们心中的好茶,福建高级绿茶的代表品牌。2004年宁德茶文化节上,100克的福鼎大白毫母茶“绿雪芽”,以71万元的天价,被福建省武夷星茶叶有限公司拍得。

  “绿雪芽”是大白毫的始祖(“白毫银针”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相传为太姥娘娘手植,实际上她的名声要比武夷山“大红袍”早,唐代的陆羽《茶经》和清周亮工《八闽小记》均有记载。之所以她能堪称茶中极品,是因为她生性寒冷,确有祛火败毒、清脾提神、养精健体之功效;是因为她“祛病救人,恩泽四方”的动人传说而备受一方百姓敬仰,她曾被英伦女皇所独好,海外商贾所偏求。

  绿雪芽有机绿茶有“形美、色翠、味醇”四大特色。绿雪芽茶香似兰花而芬芳长久,有人称赞道“一杯在握,满室兰香”;绿雪芽有机绿茶的汤色嫩绿,清澈鲜亮;其滋味鲜爽甘醇,回韵长久而齿颊留香,有鲜橄榄的回甘,喉韵感强。它的叶张肥厚,持久耐泡,三泡四泡不走味,五泡六泡味犹存。

  机械设备

  (1)摊凉:要求室内通气、凉爽、低温的地方,搭架竹筛摊凉。

  (2)杀青:采用30型——70型滚筒杀青机。

  (3)成型:采用多功能理条机。

  (4)提香:手拉式烘干机或提香机。

  加工工艺

  鲜叶管理

  把一个芽和一芽一叶不同等级的鲜叶分别开来,进行摊凉。摊凉时要摊放薄而匀、上架后时间5-10小时。根据气温、湿度,摊凉厚度,鲜叶含水量和适制情况而定。一般减重10%左右,含水量在70%左右,叶质萎软,发出清香(花香)为准。

  精制

  把同一级的茶叶进行归堆,打堆后,去片末,再次提香成箱外形两叶抱芽,平展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叶色苍绿匀润,兰花香高爽,滋味甘醇,汤色清绿明净,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品饮时,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不走味,五泡六泡味犹存。

  初制

  1、杀青:待滚筒温度达到135℃左右,开始投叶。投叶量根据鲜叶失水率、芽叶等级、气温等情况而定。总的要求杀出来的青叶要杀透杀匀为准。

  2、成形:杀青叶要进行摊凉。成形要通过三次反复的过程进行。第一次把摊凉过的杀青叶放入锅温在120℃左右的多功能机进行理条轻压。待初步成形后出锅。出锅后摊凉时间30—60分钟。再进行二次成形。锅温掌握在100℃左右,加工到基本成形,有较干的茶叶干度出锅再摊凉1—2小时,让其茶叶水份走透。再进行第三次加工,这次加工以脱毫为主,锅温掌声雷动握在70℃—90℃之间,待茶叶茸毫脱掉三分之二出锅。

  3、提香:把成形后的茶叶堆放3至6天,进行提香,温度一般在85℃左右。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