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大方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7:09 2010年11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3:19 2017年6月26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lcategory:茶叶   老竹大方茶,历史上称为竹铺大方、拷方和竹叶大方,原产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清凉峰区域(老...)
 
第1行: 第1行:
-<!--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注意只在等号(=)后填写内容,并预览、保存,不要任意修改格式、删除符号--> 
-{{公司介绍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介绍 =杭州豆制食品有限公司介绍:<br>  杭州豆制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56万元,国有股份占29.89 %,目前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豆制品]]生产企业和杭州市政府“放心豆制品工程”示范企业,下属公司本部生产基地(大关)和大豆饮料生产基地(朝晖),总建筑面积达23000㎡,日加工[[黄豆]]能力40余吨。<br> &nbsp; &nbsp;公司主要产品有:[[豆腐]]、千层、素鸡、[[豆干]]、油炸品、旅游休闲、豆饮料、[[发酵]]豆制品等八大类产品。 <br> &nbsp; &nbsp;销售网点:公司包括九个直属经营部在内的销售网络完全覆盖杭州市区,同时销往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包括湖州、嘉兴、绍兴、宁波、金华等地区。<br>  经营规模:2004年销售收入8190.51万元,产量为19978.88吨;2005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产量可达22000吨,据中国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统计,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在传统豆制品行业中的经营规模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生产能力位居全国首位。 &nbsp;<br><br> &nbsp; &nbsp;市场占比:杭州市区50%以上。市外扩展日趋壮大。<br><br>公司荣誉: <br><br>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论证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br><br>通过市级[[计量]]检测体系的确认 <br><br>通过市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确认 <br><br>产品评为杭州市[[名牌]]产品 <br><br>产品评为浙江名牌产品 <br><br>杭州市著名商标 <br><br>浙江省高校伙食管理专业委员会评为“十佳诚信企业” <br><br>2003年度市区豆制品生产企业示范单位 <br><br> &nbsp; &nbsp;第八届浙江食品交易会金奖 <br> &nbsp; &nbsp;[[绿色食品]]发展情况: <br><br> &nbsp; &nbsp;目的:保证消费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实现优质优价、提高公司[[品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br><br> &nbsp; &nbsp;采取措施: <br><br> &nbsp; &nbsp; &nbsp; 1.设备改造:油豆腐设备改造采用全不锈钢燃油腐锅;投资40多万元新建豆腐干生产线。用食品级塑料工具替代了竹木器具。 <br><br> &nbsp; &nbsp; &nbsp; 2.在管理上: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好三关——原辅物料质量关,按工艺标准组织生产,出厂检验关。对绿色食 &nbsp;品严格按绿色食品规范要求组织生产,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br> &nbsp; &nbsp; 绿色食品方面打算:公司目前正在筹划新厂房,准备投资1亿元的资金,集产、研、销于一体的大型豆制品企业。将绿色食品推广到所有的产品。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安全的绿色食品。<br><br> &nbsp; &nbsp; &nbsp; &nbsp; 弘扬大豆[[文化]] 造福百姓健康——这是杭州豆制食品有限公司对您永远的承诺!<br><br> <br><br>版权所有:杭州豆制食品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或服务= 箱豆腐;老豆腐;卤水豆腐;鸿光老豆腐;盒装晶玉豆腐;南豆腐;白玉豆腐;浓浆豆腐;鸿光维他豆奶;鸿光豆浆;鸿光早晨豆奶;简装豆奶;袋装、散装类;素鸡;薄千仁;千仁结;休闲豆腐干袋装、散装类;兰花干、卤汁干;包干、香干;茶干、龙游干; 
-|主营行业 = 豆制品 乳制品 蛋制品 其他休闲食品 速冻食品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模式 =生产加工 
-|注册资本 = 人民币 2000 万 
-|公司注册地 = 中国 浙江 杭州 
-|员工人数 = 1000 人以上 
-|公司成立时间 = 2006 年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张乐园 
-|主要客户 = 农副市场、商超、单位食堂、机关院校、食品贸易公司 
-|年营业额 =人民币 1 亿元/年以上 
-|主要经营地点 =杭州市凤都工业区凤都路18号 
-|主要市场 =大陆 
-|经营品牌 =<p>鸿光、鸿光浪花、杭豆</p> 
-|管理体系认证 =ISO 9001 
-|公司主页 =http://www.hdzc.com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category:食品]][[category:l]][[category:茶叶]]
-{{公司联系方式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电话 = 86 0571 88888888+  老竹大方茶,历史上称为竹铺大方、拷方和竹叶大方,原产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清凉峰区域(老竹铺、三阳坑、金川一带)加工工序为摊青、杀青、揉捻、做坯、整形、拷扁、辉锅、整理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扁形绿茶,具有“色绿,香高,味醇,形似竹叶、扁伏光滑”的品质特点。
-|移动电话 = 15906621009+ 
-|传真 = 86 0571 88282560+  历史发展
-|地址 = 中国 浙江 杭州市 杭州市凤都工业区18号+ 
-|邮编 =311100+  历史起源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老竹大方是一种中国统茶,由安徽茶农创制于明朝,清代已入贡茶之列,创始于皖南徽州古歇老竹岭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公司名称 = 杭州鸿光浪花豆业食品有限公司+ 
-|注册号 =330184000075298+  名称由来
-|注册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余杭区瓶窑镇凤都路18号+ 
-|法定代表人 =张乐园+  据《款县志》记载,明代隆庆(1567年-1572年)年间,有一和尚名叫比丘大方,曾在徽州款县南乡老竹岭之上的大方山创制大方茶。因其采制得法,制作精妙,其制品而售于国内者,有毛峰、顶谷大方等目。有云:大方茶以老竹岭大方山产地而得名,故称“老竹大方”,或云:为僧之创制,以大方和尚之名命茶。其形平扁光滑似竹叶,色深绿如铸铁,又有“铁叶大方”之称。
-|注册资本 =人民币2000万元+ 
-|企业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  自然地理
-|成立日期 = 2006年06月13日+ 
-|营业期限 = 2006-06-13 至 2036-06-12+  产地分布
-|经营范围 =生产加工:豆制品、植物蛋白饮料(豆奶)、面筋制品、淀粉制品、果胶食品、霉苋菜梗、蛋玉(许可证有效期至2012年12月4日);销售:农副产品(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及前置审批的项目除外);收购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限直接向第一产业的原始生产者收购);豆制品技术咨询服务。+ 
-|登记机关 = 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老竹大方产于安徽歙县东北部皖浙交界的昱岭关附近,集中产区老竹大方有老竹铺、三阳坑、金川,品质以老竹岭和福泉山所产的"顶谷大方"为最优。与歙县毗邻的浙江临安也有少量生产。
-|年检时间 = 2009年(最近)+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生长环境
-==分类==+ 
-[[Category:有限责任公司]] [[Category:生产加工]] [[Category:中国]] [[Category:浙江]] [[Category:杭州]]+  老竹大方茶产区境内多高山,属天目山脉,北面的清凉峰海拔为1787米,产地山峦重叠,青峰插云,岗崖纵横,溪涧网布,海拔在1300米以上的有:老竹岭头、石坑崖上、翠屏山、黄平圩、福泉山、老人岩、仙人峰、鸭子塘等。茶树多生于高崖石隙里和山间幽谷中。年平均温度1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机质多。
 + 
 +  品质特征
 + 
 +  老竹大方茶按历史沿革划分成顶谷大方茶、清音大方茶和普通大方茶三个产品类别。
 + 
 +  老竹大方茶按品质分为:顶谷大方茶和普通大方茶
 + 
 +  顶谷大方外形宽大扁平匀整,挺秀光滑,色泽暗翠绿微黄,芽藏不露披满金色茸毫。汤色清沏微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匀,芽显叶肥壮。
 + 
 +  普通大方品质特征:挺直光滑和龙井相似,但较肥壮。外形色泽深绿褐润似铸铁,形似竹叶,称为铁色大方,又叫竹叶大方。汤色淡黄,香气浓烈略带板栗香,滋味浓纯爽口,叶底嫩匀而带黄绿。
 + 
 +  栽培技术
 + 
 +  老竹大方的主栽品种为柿大茶,为有性系灌木型大叶类,晚生种,遗传性状为二倍体;植株形态为大小适中,树姿半张,分枝较为稀,节间相对较短,叶片稍向上着生,叶片较为肥厚,叶椭圆形似柿叶,叶色深绿,富光泽,叶脉呈“红丝线”特点,叶面隆起,叶齿稀锐,叶质厚软,芽叶淡绿色,茸毛密,一芽三叶百芽重49.3克,花冠直径3.3厘米,子房茸毛中等,种径1.5厘米,种子百粒重91.0克。
 + 
 +  从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看,芽叶的生育能力较强,持娕性好,发芽势较为规整齐匀,一芽三叶盛期一般在四月下旬,产量中等,亩产100公斤左右。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茶多酚23.2%,儿茶素总量13.6%,咖啡碱含量4.0%,是典型的鲜爽型绿茶适制品种。
 + 
 +  加工工序
 + 
 +  采制技术
 + 
 +  要求:“顶谷大方”一定要在春季谷雨前采制,其标准是一芽二叶初展,长度约3厘米左右,每斤鲜叶约有3000-4000个芽头。鲜叶加工前要进行选剔和薄摊。一般大方于谷雨到立夏之间采制,标准是一芽二、三叶。
 + 
 +  炒至过程
 + 
 +  老竹大方茶的炒制过程分:杀青、揉捻、做坯、整形和辉锅等五道工序。
 + 
 +  杀青
 + 
 +  锅型较小,投叶量较少,炒法与炒青基本相同,程度掌握比炒青杀青稍嫩一些。
 + 
 +  揉捻
 + 
 +  传统制法多用手揉,除顶谷大方不起锅揉捻直接以“靠锅青”做法外。一般都用中小型揉捻机。揉捻时间与加压技术依照叶质而定。嫩的芽叶只稍加揉捻不加压力,以保持叶质扁平挺直。较大的鲜叶多趁热揉捻。为保持大方外形扁平光滑要求,一般揉捻时间较短,压力不要过重,使茶叶略呈条形即可。
 + 
 +  做坯
 + 
 +  一般多用口小腹大底深有弯肚的斗锅,俗称“五桶锅”。做坯,目的在于蒸发水份,初步理条整形。锅温120-140C,投叶量每锅投坯叶4-5斤,过多一手抓不了,过少一手抓不紧,不便操作。下锅后初以双手勤翻快抖,促使水份大量发散,抖散团块。炒坯10-”分钟后约四、五成干,叶不粘手时,在锅内靠锅壁涂抹一点菜油或.豆油,使锅壁光滑,稍加翻炒后,即改换手势做坯。做坯主要炒法是用手掌沿锅壁上下烤拍,促使形成扁条,做到水份挥发基本扁平紧直。做坯即告段落,进入转换整形阶段。但也可将坯起锅稍加摊放渗透回软后,再行整形。
 + 
 +  整形
 + 
 +  又称烤扁,锅温90-100℃,投入茶坯约二斤左右,伸直手掌紧贴茶坯在锅壁上下扳烤搭起,贴锅壁边翻边滚理顺茶条,用手掌向锅壁拍打茶坯,逼使叶条更为挺直扁平,约经25-”分钟使茶坯紧直平扁定形(似韭菜边)。
 + 
 +  煇锅
 + 
 +  是炒制大方最后一道工序。将锅温降低到60-70℃,每锅投量炒制手法与整形相同,但动作要轻要慢,随茶烤荡促进光洁,防止断碎,磨炒到含水份S-6%时,足干后起锅即为毛茶。冷摊后装罐密封仓储。
 + 
 +  主要品种
 + 
 +  老竹大方按品质分为顶谷大方和普通大方。
 + 
 +  老竹大方茶还可精制加工窨制成“花大方”,如“珠兰大方”、“茉莉大方”。
 + 
 +  保健功能
 + 
 +  顶谷大方对改善血液循环、防止人体胆固醇升高,血管硬化和心肌梗塞有显著效果。
 + 
 +  老竹大方中的茶多酚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
 + 
 +  品茗指南
 + 
 +  冲泡方法
 + 
 +  第一步:烫杯,以利茶叶色香味的发挥。
 + 
 +  第二步: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此时茶叶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叶片展开,现出芽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叶如旗。
 + 
 +  第三步: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5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45-55C。若高于60C,则烫嘴也烫鼻;低于40C,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时间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合适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完全依靠经验,所以实践是最重要的。
 + 
 +  第四步: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肥壮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穷。
 + 
 +  品饮技巧
 + 
 +  浸润茶
 + 
 +  一般冲泡时老竹大方与水的比例以1:50为宜,水太多则茶汤太淡,茶太多则茶汤苦涩。老竹大方的茶叶大多比较嫩,所以水温控制在85——90℃为宜。
 + 
 +  冲泡茶
 + 
 +  约浸润30秒后开始冲泡茶。用“凤凰三点头”法,即高悬水壶使流水富有冲击力和曲线的优美,最后柔缓地点三次,而且冲泡时要把握好量,茶汤宜占茶杯的十分之七,意为“七分茶,三分情”。
 + 
 +  赏茶韵
 + 
 +  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茶者可以观察到茶叶在杯内上下翻涌的轻盈姿态、茶汤颜色均匀度的变化,感受茶烟的升腾弥散,香气洋溢的怡然,以及最终茶叶徐徐沉淀杯底淡然,领略绿茶的超然风姿。
 + 
 +  选购技巧
 + 
 +  老竹大方属于绿茶,其选购主要参照外形、色泽、叶底、汤色、滋味、香气等。
 + 
 +  外形:绿茶的种类不同,外形差别大。眉茶条索匀均,整洁光滑;珠茶颗紧结,滚圆如珠,重实;烘青、毛峰茶条索紧结、白毫多。
 + 
 +  色泽:珍眉呈绿色且带银灰光泽,珠茶深绿而带乌黑光泽,炒青碧绿青翠,烘青呈绿带嫩黄色,瓜片翠绿。
 + 
 +  叶底:明亮、细嫩、厚软,呈嫩绿色,叶背有白色茸毛。
 + 
 +  汤色:汤色清翠碧绿而透明清澈。
 + 
 +  滋味:茶汤浓醇鲜爽,回味带甘。
 + 
 +  香气:有清香,屯绿有板栗香,舒绿有花香;蒸青有紫菜香。
 + 
 +  等级标准
 + 
 +  老竹大方茶按其感官品质高低依次分为:特级、一级为顶谷大方;二级为清音大方,三级、四级为普通大方。每级茶应分设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更换一次。
 + 
 +  鲜叶标准
 + 
 +  老竹大方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到一芽五叶初展。
 + 
 +  老竹大方茶鲜叶质量分级要求
 + 
 +  特级 芽叶匀齐肥壮,1 芽 1 叶初展比例≥90%
 + 
 +  一级 芽叶完整较匀齐,1 芽 1 叶初展至 1 芽 2 叶初展,1 芽 1 叶比例≥70%
 + 
 +  二级 芽叶完整匀净,1 芽 2 叶初展至 1 芽 3 叶初展,1 芽 2 叶比例≥70%
 + 
 +  三级 芽叶完整较匀净,1 芽 3 叶初展至 1 芽 4 叶初展,1 芽 3 叶比例≥50%
 + 
 +  四级 芽叶基本完整,有嫩的对夹叶,1 芽 3 叶至 1 芽 5 叶初展,1 芽 4 叶比例≥50%
 + 
 +  以上资料来源于
 + 
 +  感官标准
 + 
 +  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 
 +  外形 扁平匀齐;挺直光润;色绿微黄;毫稍显 扁平匀整;挺直光滑;色绿微黄;毫隐 扁平,稍有宽扁条;挺直;绿稍深;稍有片 扁平尚整,有宽扁条;色深绿;有青片 尚扁平整,宽扁条明显;色暗绿;有青、碎片
 + 
 +  香气 香气高长,栗香或花香 香气高长,栗香 香高纯正 纯正 较纯正
 + 
 +  汤色 嫩绿明亮 黄绿明亮 黄绿亮 黄绿较亮 黄绿
 + 
 +  滋味 鲜醇,回味甘爽 醇厚爽口 醇厚 浓厚 尚浓厚
 + 
 +  叶底 嫩匀,芽叶壮实成朵 较嫩匀,芽壮成朵 绿明亮,尚成朵,有单片 尚绿明,有青张 暗绿,青张略多
 + 
 +  其他 无霉变,无劣变,无污染,无异味
 + 
 +  要求 洁净,不得添加任何人工色素和香味物质
 + 
 +  储存方法
 + 
 +  老竹大方
 + 
 +  应贮存于清洁、干燥、无异气味的专用仓库中,并用木架子架空离地面 25 ㎝ 以上。仓库周围应无异气味污染源。
 + 
 +  贮存仓库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灭鼠剂及防霉剂。
 + 
 +  老竹大方茶的保质期一般不低于 12 个月。

当前修订版本


  老竹大方茶,历史上称为竹铺大方、拷方和竹叶大方,原产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清凉峰区域(老竹铺、三阳坑、金川一带)加工工序为摊青、杀青、揉捻、做坯、整形、拷扁、辉锅、整理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扁形绿茶,具有“色绿,香高,味醇,形似竹叶、扁伏光滑”的品质特点。

  历史发展

  历史起源

  老竹大方是一种中国统茶,由安徽茶农创制于明朝,清代已入贡茶之列,创始于皖南徽州古歇老竹岭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名称由来

  据《款县志》记载,明代隆庆(1567年-1572年)年间,有一和尚名叫比丘大方,曾在徽州款县南乡老竹岭之上的大方山创制大方茶。因其采制得法,制作精妙,其制品而售于国内者,有毛峰、顶谷大方等目。有云:大方茶以老竹岭大方山产地而得名,故称“老竹大方”,或云:为僧之创制,以大方和尚之名命茶。其形平扁光滑似竹叶,色深绿如铸铁,又有“铁叶大方”之称。

  自然地理

  产地分布

  老竹大方产于安徽歙县东北部皖浙交界的昱岭关附近,集中产区老竹大方有老竹铺、三阳坑、金川,品质以老竹岭和福泉山所产的"顶谷大方"为最优。与歙县毗邻的浙江临安也有少量生产。

  生长环境

  老竹大方茶产区境内多高山,属天目山脉,北面的清凉峰海拔为1787米,产地山峦重叠,青峰插云,岗崖纵横,溪涧网布,海拔在1300米以上的有:老竹岭头、石坑崖上、翠屏山、黄平圩、福泉山、老人岩、仙人峰、鸭子塘等。茶树多生于高崖石隙里和山间幽谷中。年平均温度1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机质多。

  品质特征

  老竹大方茶按历史沿革划分成顶谷大方茶、清音大方茶和普通大方茶三个产品类别。

  老竹大方茶按品质分为:顶谷大方茶和普通大方茶

  顶谷大方外形宽大扁平匀整,挺秀光滑,色泽暗翠绿微黄,芽藏不露披满金色茸毫。汤色清沏微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匀,芽显叶肥壮。

  普通大方品质特征:挺直光滑和龙井相似,但较肥壮。外形色泽深绿褐润似铸铁,形似竹叶,称为铁色大方,又叫竹叶大方。汤色淡黄,香气浓烈略带板栗香,滋味浓纯爽口,叶底嫩匀而带黄绿。

  栽培技术

  老竹大方的主栽品种为柿大茶,为有性系灌木型大叶类,晚生种,遗传性状为二倍体;植株形态为大小适中,树姿半张,分枝较为稀,节间相对较短,叶片稍向上着生,叶片较为肥厚,叶椭圆形似柿叶,叶色深绿,富光泽,叶脉呈“红丝线”特点,叶面隆起,叶齿稀锐,叶质厚软,芽叶淡绿色,茸毛密,一芽三叶百芽重49.3克,花冠直径3.3厘米,子房茸毛中等,种径1.5厘米,种子百粒重91.0克。

  从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看,芽叶的生育能力较强,持娕性好,发芽势较为规整齐匀,一芽三叶盛期一般在四月下旬,产量中等,亩产100公斤左右。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茶多酚23.2%,儿茶素总量13.6%,咖啡碱含量4.0%,是典型的鲜爽型绿茶适制品种。

  加工工序

  采制技术

  要求:“顶谷大方”一定要在春季谷雨前采制,其标准是一芽二叶初展,长度约3厘米左右,每斤鲜叶约有3000-4000个芽头。鲜叶加工前要进行选剔和薄摊。一般大方于谷雨到立夏之间采制,标准是一芽二、三叶。

  炒至过程

  老竹大方茶的炒制过程分:杀青、揉捻、做坯、整形和辉锅等五道工序。

  杀青

  锅型较小,投叶量较少,炒法与炒青基本相同,程度掌握比炒青杀青稍嫩一些。

  揉捻

  传统制法多用手揉,除顶谷大方不起锅揉捻直接以“靠锅青”做法外。一般都用中小型揉捻机。揉捻时间与加压技术依照叶质而定。嫩的芽叶只稍加揉捻不加压力,以保持叶质扁平挺直。较大的鲜叶多趁热揉捻。为保持大方外形扁平光滑要求,一般揉捻时间较短,压力不要过重,使茶叶略呈条形即可。

  做坯

  一般多用口小腹大底深有弯肚的斗锅,俗称“五桶锅”。做坯,目的在于蒸发水份,初步理条整形。锅温120-140C,投叶量每锅投坯叶4-5斤,过多一手抓不了,过少一手抓不紧,不便操作。下锅后初以双手勤翻快抖,促使水份大量发散,抖散团块。炒坯10-”分钟后约四、五成干,叶不粘手时,在锅内靠锅壁涂抹一点菜油或.豆油,使锅壁光滑,稍加翻炒后,即改换手势做坯。做坯主要炒法是用手掌沿锅壁上下烤拍,促使形成扁条,做到水份挥发基本扁平紧直。做坯即告段落,进入转换整形阶段。但也可将坯起锅稍加摊放渗透回软后,再行整形。

  整形

  又称烤扁,锅温90-100℃,投入茶坯约二斤左右,伸直手掌紧贴茶坯在锅壁上下扳烤搭起,贴锅壁边翻边滚理顺茶条,用手掌向锅壁拍打茶坯,逼使叶条更为挺直扁平,约经25-”分钟使茶坯紧直平扁定形(似韭菜边)。

  煇锅

  是炒制大方最后一道工序。将锅温降低到60-70℃,每锅投量炒制手法与整形相同,但动作要轻要慢,随茶烤荡促进光洁,防止断碎,磨炒到含水份S-6%时,足干后起锅即为毛茶。冷摊后装罐密封仓储。

  主要品种

  老竹大方按品质分为顶谷大方和普通大方。

  老竹大方茶还可精制加工窨制成“花大方”,如“珠兰大方”、“茉莉大方”。

  保健功能

  顶谷大方对改善血液循环、防止人体胆固醇升高,血管硬化和心肌梗塞有显著效果。

  老竹大方中的茶多酚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

  品茗指南

  冲泡方法

  第一步:烫杯,以利茶叶色香味的发挥。

  第二步: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此时茶叶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叶片展开,现出芽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叶如旗。

  第三步: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5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45-55C。若高于60C,则烫嘴也烫鼻;低于40C,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时间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合适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完全依靠经验,所以实践是最重要的。

  第四步: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肥壮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穷。

  品饮技巧

  浸润茶

  一般冲泡时老竹大方与水的比例以1:50为宜,水太多则茶汤太淡,茶太多则茶汤苦涩。老竹大方的茶叶大多比较嫩,所以水温控制在85——90℃为宜。

  冲泡茶

  约浸润30秒后开始冲泡茶。用“凤凰三点头”法,即高悬水壶使流水富有冲击力和曲线的优美,最后柔缓地点三次,而且冲泡时要把握好量,茶汤宜占茶杯的十分之七,意为“七分茶,三分情”。

  赏茶韵

  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茶者可以观察到茶叶在杯内上下翻涌的轻盈姿态、茶汤颜色均匀度的变化,感受茶烟的升腾弥散,香气洋溢的怡然,以及最终茶叶徐徐沉淀杯底淡然,领略绿茶的超然风姿。

  选购技巧

  老竹大方属于绿茶,其选购主要参照外形、色泽、叶底、汤色、滋味、香气等。

  外形:绿茶的种类不同,外形差别大。眉茶条索匀均,整洁光滑;珠茶颗紧结,滚圆如珠,重实;烘青、毛峰茶条索紧结、白毫多。

  色泽:珍眉呈绿色且带银灰光泽,珠茶深绿而带乌黑光泽,炒青碧绿青翠,烘青呈绿带嫩黄色,瓜片翠绿。

  叶底:明亮、细嫩、厚软,呈嫩绿色,叶背有白色茸毛。

  汤色:汤色清翠碧绿而透明清澈。

  滋味:茶汤浓醇鲜爽,回味带甘。

  香气:有清香,屯绿有板栗香,舒绿有花香;蒸青有紫菜香。

  等级标准

  老竹大方茶按其感官品质高低依次分为:特级、一级为顶谷大方;二级为清音大方,三级、四级为普通大方。每级茶应分设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更换一次。

  鲜叶标准

  老竹大方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到一芽五叶初展。

  老竹大方茶鲜叶质量分级要求

  特级 芽叶匀齐肥壮,1 芽 1 叶初展比例≥90%

  一级 芽叶完整较匀齐,1 芽 1 叶初展至 1 芽 2 叶初展,1 芽 1 叶比例≥70%

  二级 芽叶完整匀净,1 芽 2 叶初展至 1 芽 3 叶初展,1 芽 2 叶比例≥70%

  三级 芽叶完整较匀净,1 芽 3 叶初展至 1 芽 4 叶初展,1 芽 3 叶比例≥50%

  四级 芽叶基本完整,有嫩的对夹叶,1 芽 3 叶至 1 芽 5 叶初展,1 芽 4 叶比例≥50%

  以上资料来源于

  感官标准

  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外形 扁平匀齐;挺直光润;色绿微黄;毫稍显 扁平匀整;挺直光滑;色绿微黄;毫隐 扁平,稍有宽扁条;挺直;绿稍深;稍有片 扁平尚整,有宽扁条;色深绿;有青片 尚扁平整,宽扁条明显;色暗绿;有青、碎片

  香气 香气高长,栗香或花香 香气高长,栗香 香高纯正 纯正 较纯正

  汤色 嫩绿明亮 黄绿明亮 黄绿亮 黄绿较亮 黄绿

  滋味 鲜醇,回味甘爽 醇厚爽口 醇厚 浓厚 尚浓厚

  叶底 嫩匀,芽叶壮实成朵 较嫩匀,芽壮成朵 绿明亮,尚成朵,有单片 尚绿明,有青张 暗绿,青张略多

  其他 无霉变,无劣变,无污染,无异味

  要求 洁净,不得添加任何人工色素和香味物质

  储存方法

  老竹大方

  应贮存于清洁、干燥、无异气味的专用仓库中,并用木架子架空离地面 25 ㎝ 以上。仓库周围应无异气味污染源。

  贮存仓库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灭鼠剂及防霉剂。

  老竹大方茶的保质期一般不低于 12 个月。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