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仓普洱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scategory:普洱茶   干仓普洱茶的条索结实、颜色鲜润、油面光泽,充分表现了茶叶的活力感;而湿仓普洱茶的条...)
下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干仓普洱茶的条索结实、颜色鲜润、油面光泽,充分表现了茶叶的活力感;而湿仓普洱茶的条索松脱、颜色暗淡、粗糙黑绿且茶叶表面或夹层留有绿霉或灰霉

  说明

  通常放置于较湿气之地方,如地下室地窖,加快其发酵速度。较有陈泥或霉味,陈化速度较干仓普洱快。放5——10年佳。但是经常把普洱生茶存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地窖、防空洞、土房等环境,由于空气中相对湿度的提高,容易造成茶叶麴菌的孽生,加速陈化,这种麴菌氧化称为湿仓后发酵。自然湿仓普洱茶就会完全破坏了茶叶纤维,改变了茶叶原有的本质,违反茶叶内质自然氧化发酵的规律。

  湿仓普洱辨别

  1.从外型上看:湿仓普洱茶的外包纸有水迹,茶饼条索松脱、颜色暗淡、粗糙黑绿且茶叶表面或夹层留有绿霉。

  2.从汤色、香气、口感上看:湿仓普洱茶汤色像熟茶一样呈暗栗色,经过烘焙的一般汤色澄清,常被误认为是干仓,但是出汤较慢,未经过烘焙的汤色混浊,象泥浆水,但也会呈红浓色;香气,有明显的仓味,有些不好的有霉味;口感较薄,没有厚感,有些也可喝到霉味。

  3.从叶底上看:湿仓普洱茶叶底是暗栗色或是黑色,湿仓生茶和熟茶的叶底颜色很相似,但熟茶叶底质地是干硬的,而湿仓生茶叶底质地则保持柔软,且富于弹性。

  干仓普洱与湿仓普洱的区别

  一些发霉不久的,或发了霉又加密封的茶,在一打开时,就会从茶叶中发出一股呛人的霉味。如果发霉很久了,如“圆铁”普洱茶于二三十年前霉变过,后移到干仓回仓。

  干仓生茶的汤色是栗红色,陈期在七八十年以上的,略转深栗色。如干仓陈化的“圆铁”普洱茶,茶汤呈鲜栗红色,是典型干仓生茶的汤色,而“同庆”老号的普洱茶,则已经转向深栗色了。湿仓茶的茶汤与熟茶一样呈暗栗色,甚至变成黑色。七子饼普洱茶,茶汤呈现暗栗色,是典型湿仓茶的汤色。

  干仓普洱茶的叶底是果黄色至深栗色,质地活而柔软,其生茶的叶底,在干仓长期陈化过程中,颜色变化不大。“同庆老号”近百年的普洱茶,可将当年的活力泡出来,叶底仍呈现出新鲜栗色,使人感觉有如回到百年前易武大茶山那种心旷神怡的人文自然环境中。湿仓普洱茶的叶底,是暗红色或是黑色。湿仓生茶和熟茶的叶底颜色很相似,但熟茶叶底质地是干硬的,而湿仓生茶叶底没有弹性,是腐烂的。

  湿仓普洱茶后发酵,通常称之为霉变陈化普洱茶。形成湿仓茶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商人为了使新鲜的普洱生茶能及早饮用,从而立即销售获利而使用的方法。一般在市面上看到的湿仓茶,绝大多数是由生茶制成的,极少看到有熟茶的湿仓茶。近来有一批普洱茶,是做成轻度发酵熟茶,而后再加以湿仓陈化,其茶性的确比较接近熟茶的真实特色。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也就是为了能够提前饮用,马上出售,与湿仓茶的功能目的一样。分辨干仓与湿仓普洱茶的方法,可以从外形、气味、汤色和叶底看出来。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