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鞍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25 2007年4月2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7:11 2013年11月6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4行: 第4行:
种别名 南苦参、古羊藤、虎阴藤 种别名 南苦参、古羊藤、虎阴藤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具乳汁;茎褐色,有皮孔,叶、花梗、果均密被棕黄色绒毛;老时被毛渐脱落;根圆柱状,弯曲,有瘤状突起和纵皱纹。叶对生,倒卵形至阔椭圆形,长7—15cm,宽3—7cm,中部以上较宽,侧脉羽状平行。聚伞花序腋生,花冠外面黄绿色,内面黄红色,副花冠较长。瞢荚果叉生,圆柱状,长7—12cm;种子顶端具白绢质种毛。花期6—7月,果期8月至翌年3月。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具乳汁;茎褐色,有皮孔,叶、花梗、果均密被棕黄色绒毛;老时被毛渐脱落;根圆柱状,弯曲,有瘤状突起和纵皱纹。叶对生,倒卵形至阔椭圆形,长7—15cm,宽3—7cm,中部以上较宽,侧脉羽状平行。聚伞花序腋生,花冠外面黄绿色,内面黄红色,副花冠较长。瞢荚果叉生,圆柱状,长7—12cm;种子顶端具白绢质种毛。花期6—7月,果期8月至翌年3月。
-分布 分布于广西、云南;越南和缅甸、泰国也有。 +分布 [[分布]]于广西、云南;越南和缅甸、泰国也有。
生境 生于山野坡地、山谷疏林中或路旁灌木丛中。 生境 生于山野坡地、山谷疏林中或路旁灌木丛中。
毒性 叶和种子有毒,据广西上思、东兴等地反映,误食其种子和叶引起头晕、腹痛和腹泻,但可外用治毒蛇咬伤和烂疮等;根供药用,可治痢疾、湿热腹泻、慢性肾炎[A—8]。 毒性 叶和种子有毒,据广西上思、东兴等地反映,误食其种子和叶引起头晕、腹痛和腹泻,但可外用治毒蛇咬伤和烂疮等;根供药用,可治痢疾、湿热腹泻、慢性肾炎[A—8]。

当前修订版本

种中文名 马连鞍 种拉丁名 Stroptocaulon griffithii Hook.F. 种别名 南苦参、古羊藤、虎阴藤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具乳汁;茎褐色,有皮孔,叶、花梗、果均密被棕黄色绒毛;老时被毛渐脱落;根圆柱状,弯曲,有瘤状突起和纵皱纹。叶对生,倒卵形至阔椭圆形,长7—15cm,宽3—7cm,中部以上较宽,侧脉羽状平行。聚伞花序腋生,花冠外面黄绿色,内面黄红色,副花冠较长。瞢荚果叉生,圆柱状,长7—12cm;种子顶端具白绢质种毛。花期6—7月,果期8月至翌年3月。 分布 分布于广西、云南;越南和缅甸、泰国也有。 生境 生于山野坡地、山谷疏林中或路旁灌木丛中。 毒性 叶和种子有毒,据广西上思、东兴等地反映,误食其种子和叶引起头晕、腹痛和腹泻,但可外用治毒蛇咬伤和烂疮等;根供药用,可治痢疾、湿热腹泻、慢性肾炎[A—8]。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