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环锈伞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9:07 2007年3月2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小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9:03 2013年8月28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7行: | 第7行: | ||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菌盖直径3-6cm,扁球形至近平展,表面淡黄褐色,褐色至暗褐色。菌肉带黄色。菌褐直生,密,不等长,淡黄至黄褐色。往往菌盖的菌丛毛状鳞片色深。菌柄长3.5-7cm,粗0.3-0.8cm,色较盖色浅,中上部被绵毛状鳞片,且有菌环,下部似条纹或纤毛状鳞片,内部松软至空心。褶侧囊体,近棒状,纺锤状,黄色、金黄至锈黄色,38-40μm×7.6-10.2μm。孢子带黄色、光滑、壁厚,椭圆形至近卵圆形,5(7.3)-7(10.2)μm×3-4(5.4)μm。 |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菌盖直径3-6cm,扁球形至近平展,表面淡黄褐色,褐色至暗褐色。菌肉带黄色。菌褐直生,密,不等长,淡黄至黄褐色。往往菌盖的菌丛毛状鳞片色深。菌柄长3.5-7cm,粗0.3-0.8cm,色较盖色浅,中上部被绵毛状鳞片,且有菌环,下部似条纹或纤毛状鳞片,内部松软至空心。褶侧囊体,近棒状,纺锤状,黄色、金黄至锈黄色,38-40μm×7.6-10.2μm。孢子带黄色、光滑、壁厚,椭圆形至近卵圆形,5(7.3)-7(10.2)μm×3-4(5.4)μm。 | ||
生态习性:春至秋季多生于林中地上,或林缘草地上,丛生而又成群生长。 | 生态习性:春至秋季多生于林中地上,或林缘草地上,丛生而又成群生长。 | ||
- | 分布地区:西藏、青海等。 | + | [[分布]]地区:西藏、青海等。 |
经济用途:记载可食用。野外采集时,注意同丝盖伞属(Ioncybe)的种相区别。此种据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60%。 | 经济用途:记载可食用。野外采集时,注意同丝盖伞属(Ioncybe)的种相区别。此种据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60%。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土生环锈伞 拉丁学名:Pholiota terrestris Overh. 中文别名:金囊环锈伞、鳞环锈伞、土生鳞伞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伞菌目、球盖菇科、环锈伞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菌盖直径3-6cm,扁球形至近平展,表面淡黄褐色,褐色至暗褐色。菌肉带黄色。菌褐直生,密,不等长,淡黄至黄褐色。往往菌盖的菌丛毛状鳞片色深。菌柄长3.5-7cm,粗0.3-0.8cm,色较盖色浅,中上部被绵毛状鳞片,且有菌环,下部似条纹或纤毛状鳞片,内部松软至空心。褶侧囊体,近棒状,纺锤状,黄色、金黄至锈黄色,38-40μm×7.6-10.2μm。孢子带黄色、光滑、壁厚,椭圆形至近卵圆形,5(7.3)-7(10.2)μm×3-4(5.4)μm。 生态习性:春至秋季多生于林中地上,或林缘草地上,丛生而又成群生长。 分布地区:西藏、青海等。 经济用途:记载可食用。野外采集时,注意同丝盖伞属(Ioncybe)的种相区别。此种据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