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鳗科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21 2009年4月1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艺艺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7:16 2012年12月27日) (编辑) (undo)
雪姚 (Talk | 贡献)

 
第5行: 第5行:
生态:海洋底栖性鱼类,肉食性。 生态:海洋底栖性鱼类,肉食性。
-海鳗科(Muraenesocidae):鳗鲡目的1科,约有8属14种,通称海鳗。体长一般约0.5~1.5米,大的可达2米。体细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无鳞。口大;舌窄小,附于口底。上下颌延长,具强尖锐齿。犁骨部中间具1行大形犬齿,有些种类呈三角形。后鼻孔不具缘瓣。鳃孔宽大。背、臀、尾鳍相连、胸鳍发达。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海鳗科(Muraenesocidae):鳗鲡目的1科,约有8属14种,通称海鳗。体长一般约0.5~1.5米,大的可达2米。体细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无鳞。口大;舌窄小,附于口底。上下颌延长,具强尖锐齿。犁骨部中间具1行大形犬齿,有些种类呈三角形。后鼻孔不具缘瓣。鳃孔宽大。背、臀、尾鳍相连、胸鳍发达。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海鳗科鱼类的身体延长,尾部侧扁。吻端突出,前方有一凹痕,与吻部之後半分离。口裂宽大,延伸至眼後,舌位置固定。眼睛很大,但常被皮肤覆盖。牙齿尖锐,上下颌齿或锄骨齿中间通常有大型犬齿存在。鳃孔宽大,後鼻孔不具缘瓣。背、臀及尾鳍发达,并相连成一片。胸鳍发达。 海鳗科鱼类的身体延长,尾部侧扁。吻端突出,前方有一凹痕,与吻部之後半分离。口裂宽大,延伸至眼後,舌位置固定。眼睛很大,但常被皮肤覆盖。牙齿尖锐,上下颌齿或锄骨齿中间通常有大型犬齿存在。鳃孔宽大,後鼻孔不具缘瓣。背、臀及尾鳍发达,并相连成一片。胸鳍发达。
[[category:h]] [[category:h]]

当前修订版本

分类:鳗鲡目

种类:台湾地区计有鱼种4种

生态:海洋底栖性鱼类,肉食性。

海鳗科(Muraenesocidae):鳗鲡目的1科,约有8属14种,通称海鳗。体长一般约0.5~1.5米,大的可达2米。体细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无鳞。口大;舌窄小,附于口底。上下颌延长,具强尖锐齿。犁骨部中间具1行大形犬齿,有些种类呈三角形。后鼻孔不具缘瓣。鳃孔宽大。背、臀、尾鳍相连、胸鳍发达。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海鳗科鱼类的身体延长,尾部侧扁。吻端突出,前方有一凹痕,与吻部之後半分离。口裂宽大,延伸至眼後,舌位置固定。眼睛很大,但常被皮肤覆盖。牙齿尖锐,上下颌齿或锄骨齿中间通常有大型犬齿存在。鳃孔宽大,後鼻孔不具缘瓣。背、臀及尾鳍发达,并相连成一片。胸鳍发达。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