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离褶伞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7:12 2007年3月2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6:16 2012年6月25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7行: | 第7行: | ||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3-6cm,近半球形或近钟形,中部有时稍微下凹,表面温润似水浸状,灰褐色或褐鼠色,浅褐色,干燥时色变浅,光滑无毛或具隐纤毛。菌肉白色或带灰色,伤时变黑色。菌褶直生至弯生,白色至带灰色,伤处变黑色,不等长,稀,宽,边缘波浪状。 菌柄长2-6cm,粗0.5-1.5cm,灰白色,纤维质,上部近等粗,下部至基部膨大且有白色毛,内部实心后变空心。孢子印白色。孢子近卵圆形到宽椭圆形,光滑、无色,6.0-10μm×4-5μm。 |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3-6cm,近半球形或近钟形,中部有时稍微下凹,表面温润似水浸状,灰褐色或褐鼠色,浅褐色,干燥时色变浅,光滑无毛或具隐纤毛。菌肉白色或带灰色,伤时变黑色。菌褶直生至弯生,白色至带灰色,伤处变黑色,不等长,稀,宽,边缘波浪状。 菌柄长2-6cm,粗0.5-1.5cm,灰白色,纤维质,上部近等粗,下部至基部膨大且有白色毛,内部实心后变空心。孢子印白色。孢子近卵圆形到宽椭圆形,光滑、无色,6.0-10μm×4-5μm。 | ||
生态习性:秋季在林中地上成丛生长。 | 生态习性:秋季在林中地上成丛生长。 | ||
- | 分布地区:西藏、青海、黑龙江、山西等。 | + | [[分布]]地区:西藏、青海、黑龙江、山西等。 |
经济用途:可食用,味道好。可筛选驯化栽培。此菌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100%。 | 经济用途:可食用,味道好。可筛选驯化栽培。此菌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100%。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墨染离褶伞 拉丁学名:Lyophyllum semitale (Fr.) Kohner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Tricholoma semitale Karst. 分类地位:伞菌目、白蘑科、离褶伞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3-6cm,近半球形或近钟形,中部有时稍微下凹,表面温润似水浸状,灰褐色或褐鼠色,浅褐色,干燥时色变浅,光滑无毛或具隐纤毛。菌肉白色或带灰色,伤时变黑色。菌褶直生至弯生,白色至带灰色,伤处变黑色,不等长,稀,宽,边缘波浪状。 菌柄长2-6cm,粗0.5-1.5cm,灰白色,纤维质,上部近等粗,下部至基部膨大且有白色毛,内部实心后变空心。孢子印白色。孢子近卵圆形到宽椭圆形,光滑、无色,6.0-10μm×4-5μm。 生态习性:秋季在林中地上成丛生长。 分布地区:西藏、青海、黑龙江、山西等。 经济用途:可食用,味道好。可筛选驯化栽培。此菌试验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