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蘑菇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6:11 2007年3月2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6:02 2012年2月21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8行: | 第8行: | ||
生态习性: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或草原上单生或群生。 | 生态习性: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或草原上单生或群生。 | ||
分布地区:青海、河北、新疆、山西、西藏等地区。 | 分布地区:青海、河北、新疆、山西、西藏等地区。 | ||
- | 经济用途:此种有毒,含胃肠道刺激物,食后引起头痛及腹泻等病症。形态特征:与可食的四孢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相似,但后者菌柄较短,受伤处不变黄色。 | + | 经济用途:此种有毒,含胃肠道刺激物,食后引起头痛及腹泻等病症。形态[[特征]]:与可食的四孢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相似,但后者菌柄较短,受伤处不变黄色。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黄斑蘑菇 拉丁学名:Agaricus xanthodermus Quèl. 中文别名:黄斑伞、黄斑黑伞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大。白色,受伤处速变金黄色。有膜质菌环且无菌托。菌盖扁半球形,开伞后平展,直径6-13cm,白色,光滑,受伤部位变金黄色,边缘无条棱。菌肉白色,较厚,靠近表皮处及菌柄基部变黄色最明显。菌褶离生,不等长,初期白色渐变至黑色。菌柄较长,圆柱形,长7-12cm,粗1.5-2.5cm,白色,伤变金黄色,基部稍膨大。菌环膜质生柄之上部。孢子印紫褐黑色。孢子紫褐色,光滑,椭圆形或近球形,5-8μm×3.5-5μm。有褶缘囊体。 生态习性: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或草原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地区:青海、河北、新疆、山西、西藏等地区。 经济用途:此种有毒,含胃肠道刺激物,食后引起头痛及腹泻等病症。形态特征:与可食的四孢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相似,但后者菌柄较短,受伤处不变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