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5:33 2011年11月1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5:49 2012年2月18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16行: 第16行:
《日华子本草》:慈姑多食发虚热,及肠风,痔漏,崩中带下,疮疖,怀孕人不可食。《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疮,动血,损齿,生风,凡孕妇及痈、痪、脚气、失血诸病,尤忌之。 《日华子本草》:慈姑多食发虚热,及肠风,痔漏,崩中带下,疮疖,怀孕人不可食。《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疮,动血,损齿,生风,凡孕妇及痈、痪、脚气、失血诸病,尤忌之。
-[按语]慈姑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亦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矿物质钾、钙和食物[[纤维]],[[蛋白质]]含量也较多。所以,能促进生长,供给身体热能,对于维持血液中的正常酸碱度也有帮助,能防治贫血,抵抗力弱和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慈姑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较多,能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增强肠胃的蠕动,增进食欲,保持良好的消化,是预防和治疗便秘的理想食品。+[按语]慈姑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亦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矿物质钾、钙和食物[[纤维]],[[蛋白质]]含量也较多。所以,能促进生长,供给身体热能,对于维持血液中的正常酸碱度也有帮助,能防治贫血,抵抗力弱和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慈姑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较多,能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增强肠胃的蠕动,增进食欲,保持良好的消化,是预防和治疗便秘的理想[[食品]]。
由于慈姑含有较强的苦味,所以,在削皮后先用水煮熟后再重新加工食用,能减少苦涩味。 由于慈姑含有较强的苦味,所以,在削皮后先用水煮熟后再重新加工食用,能减少苦涩味。

当前修订版本


[俗名]白地栗芽姑

[性味]性凉,味苦甘。

[功效]活血,通便,滑胎。

[宜食]适宜孕妇临产前或产后,或难产,或胎衣不下时食用;适宜习惯性便秘之人食用;适宜泌尿系结石患者食用;或宜咳嗽痰中带血者食用;适宜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脚气病、神经炎患者食用;适宜与生同用,以减少慈姑的寒性。

《千金方》:下石淋。《唐本草》:主百毒,产后血闷,攻心欲死,产难衣不出。《滇南本草》:厚肠胃,止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

[忌食]妇女怀孕初期不宜多食。

《日华子本草》:慈姑多食发虚热,及肠风,痔漏,崩中带下,疮疖,怀孕人不可食。《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疮,动血,损齿,生风,凡孕妇及痈、痪、脚气、失血诸病,尤忌之。

[按语]慈姑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亦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矿物质钾、钙和食物纤维蛋白质含量也较多。所以,能促进生长,供给身体热能,对于维持血液中的正常酸碱度也有帮助,能防治贫血,抵抗力弱和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慈姑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较多,能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增强肠胃的蠕动,增进食欲,保持良好的消化,是预防和治疗便秘的理想食品

由于慈姑含有较强的苦味,所以,在削皮后先用水煮熟后再重新加工食用,能减少苦涩味。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