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波极谱法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14 2007年3月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7:02 2011年6月9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3行: 第3行:
[英文]: square-wave polarography [英文]: square-wave polarography
-[说明]: 极谱法的一种。是用小振幅、低频率的方波电压叠加在直流扫描电压上,并在方波电压改变方向前的一瞬间记录通过电解池的交流电流成分。方波的振幅一般选在10~30毫伏,频率在50~250赫。在每个方波半周期末端部分记录通过电解池的交流电流,其i~E曲线为峰形。方波极谱能有效地消除两种电容电流,即由滴汞长大引起的电容改变,以及交流电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双电层充放电。方波极谱的灵敏度较高,对可逆体系可达5×10-8摩/升。另外,对前放在电物持的影响较小,在5万倍前放电物质存在下,仍能测定微量的后放电物质。 +[说明]: 极谱法的一种。是用小振幅、低频率的方波电压叠加在直流扫描电压上,并在方波电压改变方向前的一瞬间记录通过电解池的交流电流[[成分]]。方波的振幅一般选在10~30毫伏,频率在50~250赫。在每个方波半周期末端部分记录通过电解池的交流电流,其i~E曲线为峰形。方波极谱能有效地消除两种电容电流,即由滴汞长大引起的电容改变,以及交流电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双电层充放电。方波极谱的灵敏度较高,对可逆体系可达5×10-8摩/升。另外,对前放在电物持的影响较小,在5万倍前放电物质存在下,仍能测定微量的后放电物质。
[[category:f]] [[category:f]]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 方波极谱法

[英文]: square-wave polarography

[说明]: 极谱法的一种。是用小振幅、低频率的方波电压叠加在直流扫描电压上,并在方波电压改变方向前的一瞬间记录通过电解池的交流电流成分。方波的振幅一般选在10~30毫伏,频率在50~250赫。在每个方波半周期末端部分记录通过电解池的交流电流,其i~E曲线为峰形。方波极谱能有效地消除两种电容电流,即由滴汞长大引起的电容改变,以及交流电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双电层充放电。方波极谱的灵敏度较高,对可逆体系可达5×10-8摩/升。另外,对前放在电物持的影响较小,在5万倍前放电物质存在下,仍能测定微量的后放电物质。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