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鳕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42 2008年5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06:08 2010年4月2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下一个→
第23行: 第23行:
学名: Gadous macrocephalus 学名: Gadous macrocephalus
-地 方 名: 大头青、大口鱼、大头鱼、[[明太鱼]]、[[水口]]、阔[[口鱼]]、[[大头]]腥、石肠鱼 +地 方 名: 大头青、大口鱼、大头鱼、[[明太鱼]]、[[水口]]、阔[[口鱼]]、大头腥、石肠鱼
形态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尾部向后渐细,一般体长25~40厘米,体重300~750克。头大,口大,上颌略长于下颌,颏部有一[[触须]],须长等于或略长于眼径。两颌及犁骨均具绒毛状牙。体被细小[[圆鳞]]易脱落,侧线明显。[[背鳍]]3个,[[臀鳍]]2个,各鳍均无硬棘,完全由[[鳍条]]组成。头、背及体侧为灰褐色,并具不规则深褐色[[斑纹]],腹面为灰白色。[[胸鳍]]浅黄色,其他各鳍均为灰色。 形态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尾部向后渐细,一般体长25~40厘米,体重300~750克。头大,口大,上颌略长于下颌,颏部有一[[触须]],须长等于或略长于眼径。两颌及犁骨均具绒毛状牙。体被细小[[圆鳞]]易脱落,侧线明显。[[背鳍]]3个,[[臀鳍]]2个,各鳍均无硬棘,完全由[[鳍条]]组成。头、背及体侧为灰褐色,并具不规则深褐色[[斑纹]],腹面为灰白色。[[胸鳍]]浅黄色,其他各鳍均为灰色。

06:08 2010年4月27日的修订版本

声母:x

字头:鳕,(,鱈,)

四笔号码:3111

注音:xuě

摘要:xue

笔画:19画

部首画:08

部首:鱼部

释义:鳕鱼,海水鱼,下颌有一条触须,肝脏可制鱼肝油。也称大头鱼。

鳕科

学名: Gadous macrocephalus

地 方 名: 大头青、大口鱼、大头鱼、明太鱼水口、阔口鱼、大头腥、石肠鱼

形态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尾部向后渐细,一般体长25~40厘米,体重300~750克。头大,口大,上颌略长于下颌,颏部有一触须,须长等于或略长于眼径。两颌及犁骨均具绒毛状牙。体被细小圆鳞易脱落,侧线明显。背鳍3个,臀鳍2个,各鳍均无硬棘,完全由鳍条组成。头、背及体侧为灰褐色,并具不规则深褐色斑纹,腹面为灰白色。胸鳍浅黄色,其他各鳍均为灰色。

产 地: 分布于北太平洋。我国产于黄海和东海北部。主要渔场在黄海北部、山东高角东南偏东和海洋岛南部及东南海区。

产 季: 渔期有冬、夏两汛,冬汛是12月至翌年2月份;夏汛为4~7月份。

经济营养价值: 属冷水性底层鱼类,为北方沿海出产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鳕鱼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2.5克、脂肪0.4克。其肉质白细鲜嫩,清口不腻。世界上不少国家把鳕鱼作为主要食用鱼类之一。除鲜食外,还加工成各种水产食品。此外,鳕鱼肝大而且含油量高,富含维生素A和D,是提取鱼肝油的原料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