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木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我是小油菜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h 黄连木     [漆树科] [黄连木属] [落叶乔木]    因其木材色黄而味苦,故名“黄连木”或“黄连树”。    拉丁名:Pist...)
下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黄连木    

[漆树科] [黄连木属] [落叶乔木]   

因其木材色黄而味苦,故名“黄连木”或“黄连树”。   

拉丁名:Pistacia chinensis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分布很广,北自黄河流域,南至两广及西南各省均有;常散生于低山丘陵及平原,其中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最多.   

别 名:楷木,辞海记载:“相传楷树支干疏而不曲,因以形容刚直。”“楷模”一词据说由此而出。   

因起分布很广,另有许多别称。   

在湖南、山东被称为“惜木”、“孔木”,清代 《广群芳谱》载:“孔木生孔子啄上,其干枝疏而不屈,以质得其直故也”;因其果红如鸡冠,又名“鸡冠果”;因其幼叶可作菜蔬或茶,根皮入药可治痢疾、霍乱,故又名“黄连茶”、“茶树”、“药树”。 《植物名实图考》云:“黄连木,江西、湖广多有之。大可合抱,高数丈,叶似椿而小,春时新芽微红黄色,人竞采其腌食,曝以为饮,味苦回甘如橄榄,暑天可清热生津。”   

形态特征:   

雌雄异株落叶乔木,高达30m,胸径2m,树冠近圆球形;树皮薄片状剥落。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0~14,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9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雄花序淡绿色,雌花序紫红色。核果径约6mm,初为黄白色,后变红色至蓝紫色,若红而不紫多为空粒。花期3~4月,先叶开放;果9~11月成熟。   

生长习性:   

喜光,幼时稍耐荫;喜温暖,畏严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的沙质、粘质土均能适应,而以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岩山地生长最好。深根性,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强。生长较慢,寿命可长达300年以上。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和煤烟的抗性较强。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