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蚊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33 2009年6月12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艺艺 (Talk | 贡献)
(新页面: 双翅目长角亚目瘿蚊科的通称。因许多种类的幼虫在植物上形成虫瘿而得名。世界性分布,全世界已知约4000种。若干种类为农、林业的重要害...)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8:45 2009年6月13日) (编辑) (undo)
58.57.9.42 (Talk)

 
第1行: 第1行:
-双翅目长角亚目瘿蚊科的通称。因许多种类的幼虫在植物上形成虫瘿而得名。世界性分布,全世界已知约4000种。若干种类为农、林业的重要害虫,为双翅目中一个经济上重要的大科。+[[双翅目]]长角亚目瘿蚊科的通称。因许多种类的幼虫在[[植物]]上形成虫瘿而得名。世界性分布,全世界已知约4000种。若干种类为农、林业的重要害虫,为双翅目中一个经济上重要的大科。
微小至中小型,身体十分纤弱,为长角亚目(蚊类)昆虫中最为纤弱的类群之一。身体淡黄色、橙黄色、红色、红褐色至黑褐色而带有某些红色色泽。卵长椭圆形,黄色、橙色、或红色。幼虫圆筒形,两端略尖,黄、橙红、粉红、或红色。完全无足。头部很小,头壳完整,骨化程度不等。 微小至中小型,身体十分纤弱,为长角亚目(蚊类)昆虫中最为纤弱的类群之一。身体淡黄色、橙黄色、红色、红褐色至黑褐色而带有某些红色色泽。卵长椭圆形,黄色、橙色、或红色。幼虫圆筒形,两端略尖,黄、橙红、粉红、或红色。完全无足。头部很小,头壳完整,骨化程度不等。
-瘿蚊的成虫脆弱,飞翔能力不强,多在幼虫生活场所附近栖息,只少数种类夜间向光。卵产于寄主植物表面、花蕾或嫩芽的隙间、树皮缝内以及幼虫生活的其他场所。多散产,不成卵块。植食性瘿蚊中,许多种类为害林木、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捕食性种类常为害虫的天敌,有益于人类。+瘿蚊的成虫脆弱,飞翔能力不强,多在幼虫生活场所附近栖息,只少数种类夜间向光。卵产于寄主植物表面、花蕾或嫩芽的隙间、树皮缝内以及幼虫生活的其他场所。多散产,不成卵块。植食性瘿蚊中,许多种类为害林木、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捕食性种类常为[[害虫]]的天敌,有益于人类。
[[category:y]] [[category:y]]

当前修订版本

双翅目长角亚目瘿蚊科的通称。因许多种类的幼虫在植物上形成虫瘿而得名。世界性分布,全世界已知约4000种。若干种类为农、林业的重要害虫,为双翅目中一个经济上重要的大科。

微小至中小型,身体十分纤弱,为长角亚目(蚊类)昆虫中最为纤弱的类群之一。身体淡黄色、橙黄色、红色、红褐色至黑褐色而带有某些红色色泽。卵长椭圆形,黄色、橙色、或红色。幼虫圆筒形,两端略尖,黄、橙红、粉红、或红色。完全无足。头部很小,头壳完整,骨化程度不等。

瘿蚊的成虫脆弱,飞翔能力不强,多在幼虫生活场所附近栖息,只少数种类夜间向光。卵产于寄主植物表面、花蕾或嫩芽的隙间、树皮缝内以及幼虫生活的其他场所。多散产,不成卵块。植食性瘿蚊中,许多种类为害林木、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捕食性种类常为害虫的天敌,有益于人类。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