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柏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4:14 2009年6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Rukala (Talk | 贡献)

←上一个
14:15 2009年6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Rukala (Talk | 贡献)

下一个→
第17行: 第17行: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  常绿乔木,高达15米左右。[[树皮]]红褐色至灰褐色,幼状时作片状剥落,老龄浅纵裂。树冠幼时尖塔形,老时变广圆形;小枝初绿色,后变红褐色至紫褐色。叶二型,通常幼时全为刺形,后渐为刺形与鳞形并存,壮龄后皆为鳞形叶,刺叶长0.6-1.2厘米,披针形,三叶交叉轮生,稀对生,先端渐尖。基部下延,上面稍凹、具2气孔带,显白绿色,下面绿色;鳞叶小,长1.5-2毫米,先端钝,菱状卵形,交叉对生,叶背中部具椭圆形微凹腺体。雌雄异株。球果近球形,长7-10毫米,径6-8毫米,熟时子褐色,被[[白粉]],种鳞常6片,合生;种子2-3(1-4)粒,扁卵形,有棱脊。3月开花,翌年10月种子成熟。
     
-常绿乔木,高达15米左右。[[树皮]]红褐色至灰褐色,幼状时作片状剥落,老龄浅纵裂。树冠幼时尖塔形,老时变广圆形;小枝初绿色,后变红褐色至紫褐色。叶二型,通常幼时全为刺形,后渐为刺形与鳞形并存,壮龄后皆为鳞形叶,刺叶长0.6-1.2厘米,披针形,三叶交叉轮生,稀对生,先端渐尖。基部下延,上面稍凹、具2气孔带,显白绿色,下面绿色;鳞叶小,长1.5-2毫米,先端钝,菱状卵形,交叉对生,叶背中部具椭圆形微凹腺体。雌雄异株。球果近球形,长7-10毫米,径6-8毫米,熟时子褐色,被[[白粉]],种鳞常6片,合生;种子2-3(1-4)粒,扁卵形,有棱脊。3月开花,翌年10月种子成熟。+*生长习性
 +  园柏为喜光性树种,适宜冷谅气候,幼龄时稍耐庇荫,在微酸性、中性和钙质土中生长良好。深根性,侧根发达,具较强抗旱抗寒能力,但生长缓慢,寿命较长。
     
-*生长习性* +*园林用途
-</br>&nbsp;园柏为喜光性树种,适宜冷谅气候,幼龄时稍耐庇荫,在微酸性、中性和钙质土中生长良好。深根性,侧根发达,具较强抗旱抗寒能力,但生长缓慢,寿命较长。+&nbsp;&nbsp;园柏自古以来多为城镇园林中栽植,常与太湖石、假山相衬,幽雅异常;耐烟尖适于工矿区绿化。
-  +&nbsp;其木材是建筑、器具、工艺及室内装饰用材的优良材料。种子可榨油,枝叶可入药;根、干、枝、叶可提取挥发油。
- +
-*园林用途*+
-</br>&nbsp;&nbsp;园柏自古以来多为城镇园林中栽植,常与太湖石、假山相衬,幽雅异常;耐烟尖适于工矿区绿化。+
-</br>&nbsp;其木材是建筑、器具、工艺及室内装饰用材的优良材料。种子可榨油,枝叶可入药;根、干、枝、叶可提取挥发油。+

14:15 2009年6月9日的修订版本


种 名: 园柏   

学 名: Sabina Chinensis( Linn.) Ant .   

别 名: 刺柏   

科: 柏科 Cupressaceae   

属: 圆柏属 Sabina   

  •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15米左右。树皮红褐色至灰褐色,幼状时作片状剥落,老龄浅纵裂。树冠幼时尖塔形,老时变广圆形;小枝初绿色,后变红褐色至紫褐色。叶二型,通常幼时全为刺形,后渐为刺形与鳞形并存,壮龄后皆为鳞形叶,刺叶长0.6-1.2厘米,披针形,三叶交叉轮生,稀对生,先端渐尖。基部下延,上面稍凹、具2气孔带,显白绿色,下面绿色;鳞叶小,长1.5-2毫米,先端钝,菱状卵形,交叉对生,叶背中部具椭圆形微凹腺体。雌雄异株。球果近球形,长7-10毫米,径6-8毫米,熟时子褐色,被白粉,种鳞常6片,合生;种子2-3(1-4)粒,扁卵形,有棱脊。3月开花,翌年10月种子成熟。   

  • 生长习性

  园柏为喜光性树种,适宜冷谅气候,幼龄时稍耐庇荫,在微酸性、中性和钙质土中生长良好。深根性,侧根发达,具较强抗旱抗寒能力,但生长缓慢,寿命较长。   

  • 园林用途

  园柏自古以来多为城镇园林中栽植,常与太湖石、假山相衬,幽雅异常;耐烟尖适于工矿区绿化。  其木材是建筑、器具、工艺及室内装饰用材的优良材料。种子可榨油,枝叶可入药;根、干、枝、叶可提取挥发油。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