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草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08 2009年5月21日的修订版本


【别名】大狗尾草戾草光明草[湖南.江西]   

【来源】禾本科狼尾草属植物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Spreng.,以根、根状茎及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动植物形态】狼尾草 一年生草本。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高达30-120cm,在花序下常密被柔毛。叶鞘两侧压扁,基部彼此跨生,除鞘口有毛外,斜均光滑无毛;叶舌长不及0.5mm;叶片线形,长15-50cm,宽2-6mm,先端长渐尖,基部被疣毛。圆锥花序圆柱形,直立,长5-25cm,宽1.5-3.5cm;主轴短,密被柔毛;总梗刚毛粗糙,淡绿色或紫色,长1.5-3.5cm;小穗披针形式,常为单生,长6-8mm。成熟后通常呈黑紫色;每小穗有2小花,第1小花雄性或中性,第2小花两性;颖不等长,第1颖质薄而微小,第2颖有3-5脉,长为小穗的1/2-2/3,与第1外稃等长或稍短于外稃;第2外稃平滑,质纸质,等长或较短于第1外稃,除先端外边缘全着同质的内稃。颖果长圆形,长约3.5mm。花、果期夏秋季。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明目。用于肺热咳嗽,咯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根或根茎1~2两,全草3~5钱。治目赤肿痛多用全草入药,余皆用根或根茎。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