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1:35 2009年2月25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奶酪 (Talk | 贡献)

←上一个
01:37 2009年2月25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奶酪 (Talk | 贡献)

下一个→
第1行: 第1行:
-  单质:溴+单质:溴
-  单质化学符号:Br2+  
-  颜色和状态:棕红色易挥发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液体+单质化学符号:Br2
-  密度:3.119g/cm3+  
-  熔点:-7.2℃+颜色和状态:棕红色易挥发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液体
-  沸点:58.76℃+  
-  晶体结构:晶胞为正交晶胞。+密度:3.119g/cm3
-  常见化合价:-1、+5+  
-  发现人:巴拉尔+熔点:-7.2℃
-  发现年代:1824年+  
-  发现过程:+沸点:58.76℃
-  1824年,法国一所药学专科学校的22岁青年学生巴拉尔,在研究他家乡蒙(Montpellier)水提取结晶盐后的母途,进行了许多实验。当通入氯气时,母液变成红棕色。最初,巴拉尔认为这是一种液时,希望找到这些废弃母液的用氯的碘化物。但他尝试了种种办法也没法将这种物质分解,所以他断定这是和氯以及碘相似的新元素。巴拉尔把它命名为muride,来自拉丁文muria(盐水)。1826年8月14日法国科学院组成委员会审查巴拉尔的报告,肯定了他的实验结果,把muride改称bromine,来自希腊文brōmos(恶臭),因为溴具有刺激性臭味。实际上所有卤素都具有类似臭味。溴的拉丁名bromium和元素符号Br由此而来。+  
-  事实上,在巴拉尔发现溴的前几年,有人曾把一瓶取自德国克鲁兹拉赫盐泉的红棕色样品交给化学家李比希鉴定,李比希并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就断定它是“氯化碘”,几年后,李比希得知溴的发现之时,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把那瓶液体放进一个柜子,并在柜子上写上“耻辱柜”一警示自己,此事成为化学史上的一桩趣闻。 +晶体结构:晶胞为正交晶胞。
-  溴 - 发现过程: +  
-  1824年,法国的巴拉尔把氯气能到废海盐母液里,获得了溴。+常见化合价:-1、+5
-  元素描述:+  
-  棕红色发烟液体。密度3.119克/厘米3。熔点-7.2℃。沸点58.76℃。主要化合价-1和+5。溴蒸气对粘膜有刺激作用,易引起流泪、咳嗽。第一电离能为11.814电子伏特。化学性质同氯相似,但活泼性稍差,仅能和贵金属(惰性金属)之外的金属化合。而氟和氯既能同所有的金属作用,也能和其他非金属单质直接反应。溴的反应性能则较弱,但这并不影响溴对人体的腐蚀能力,皮肤与液溴的接触能引起严重的伤害。另外,溴可以腐蚀橡胶制品,因此在进行有关溴的实验时要避免使用胶塞和胶管。+发现人:巴拉尔
-  元素来源:+  
-  盐卤和海水是提取溴的主要来源。从制盐工业的废盐汁直接电解可得。+发现年代:1824年
-  元素用途:+  
-  主要用于制溴化物、氢溴酸、药物、染料、烟熏剂等。+ 
-  元素辅助资料:+- 发现过程:
-  溴在自然界中和其他卤素一样,没有单质状态存在。它的化合物常常和氯的化合物混杂在一起,只是数量少得多,在一些矿泉水、盐湖水和海水中含有溴。+  
-  溴的存在:是海水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1824年,法国的巴拉尔把氯气能到废海盐母液里,获得了溴。
 +  
 +元素描述:
 +  
 +棕红色发烟液体。密度3.119克/厘米3。熔点-7.2℃。沸点58.76℃。主要化合价-1和+5。溴蒸气对粘膜有刺激作用,易引起流泪、咳嗽。第一电离能为11.814电子伏特。化学性质同氯相似,但活泼性稍差,仅能和贵金属(惰性金属)之外的金属化合。而氟和氯既能同所有的金属作用,也能和其他非金属单质直接反应。溴的反应性能则较弱,但这并不影响溴对人体的腐蚀能力,皮肤与液溴的接触能引起严重的伤害。另外,溴可以腐蚀橡胶制品,因此在进行有关溴的实验时要避免使用胶塞和胶管。
 +  
 +元素来源:
 +  
 +盐卤和海水是提取溴的主要来源。从制盐工业的废盐汁直接电解可得。
 +  
 +元素用途:
 +  
 +主要用于制溴化物、氢溴酸、药物、染料、烟熏剂等。
 +  
 +元素辅助资料:
 +  
 +溴在自然界中和其他卤素一样,没有单质状态存在。它的化合物常常和氯的化合物混杂在一起,只是数量少得多,在一些矿泉水、盐湖水和海水中含有溴。
 +  
 +溴的存在:是海水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

01:37 2009年2月25日的修订版本

单质:溴    单质化学符号:Br2    颜色和状态:棕红色易挥发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液体    密度:3.119g/cm3    熔点:-7.2℃    沸点:58.76℃    晶体结构:晶胞为正交晶胞。    常见化合价:-1、+5    发现人:巴拉尔    发现年代:1824年   

溴 - 发现过程:    1824年,法国的巴拉尔把氯气能到废海盐母液里,获得了溴。    元素描述:    棕红色发烟液体。密度3.119克/厘米3。熔点-7.2℃。沸点58.76℃。主要化合价-1和+5。溴蒸气对粘膜有刺激作用,易引起流泪、咳嗽。第一电离能为11.814电子伏特。化学性质同氯相似,但活泼性稍差,仅能和贵金属(惰性金属)之外的金属化合。而氟和氯既能同所有的金属作用,也能和其他非金属单质直接反应。溴的反应性能则较弱,但这并不影响溴对人体的腐蚀能力,皮肤与液溴的接触能引起严重的伤害。另外,溴可以腐蚀橡胶制品,因此在进行有关溴的实验时要避免使用胶塞和胶管。    元素来源:    盐卤和海水是提取溴的主要来源。从制盐工业的废盐汁直接电解可得。    元素用途:    主要用于制溴化物、氢溴酸、药物、染料、烟熏剂等。    元素辅助资料:    溴在自然界中和其他卤素一样,没有单质状态存在。它的化合物常常和氯的化合物混杂在一起,只是数量少得多,在一些矿泉水、盐湖水和海水中含有溴。    溴的存在:是海水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