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山药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7:01 2009年2月15日的修订版本


怀山药原产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尤以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市一带,博爱、武陟、沁阳、温县等地)所产山药名贵。怀山药又称白山药、怀参,为全国之冠。《神农本草》云:'山药各地均产,以河南怀庆各地产者良'。

怀山药又名薯蓣,原名薯豫。属薯蓣科,为多年生植物。据《本草纲目》载:因避唐代宗名'豫'讳。改薯蓣为薯药。宋朝,宋英宗名'曙'故又改薯药为山药。

怀山药形似萝卜,用筷去皮后,肉呈白色,煮熟后糯软味美。它的块根除去外皮后,可入药。山药加工后呈园柱形,表面黄白色,光滑,质坚硬,断面白色、粉质,气微甘味酸,嚼之发粘。

怀山药中含有皂碱、粘液质、尿囊素、胆硷、精氨酸、淀粉酶、蛋白质、维生素C、B、4一二羟基苯乙胺等,粘液中含甘露聚糖与植酸。其性味甘、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止泄、补肺益肾之功用。主治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肾炎、糖尿病、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症。

怀山药为滋补佳品,素有'怀参'之称。据《本草纲目》记载'山药'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延年。

怀山药中又以温县所出最佳。它独具体重、质腻、筋少、味美,药效高、煮不烂等特点。由于温县山药质地纯正,炮制精良,加工技艺考究,入食、药用俱优,所以久负盛誉,至今不衰,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早在1914年,温县山药就曾在巴拿马运河通船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当时即蜚声中外。《中国药物学》记载:山药'在温县自古以来既是主产品,又是加工要地,驰名中外。

温县山药之所以名播遐迩,首先是由于温县的土壤、水质、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山药生长,同样品种种在其它地区,所产则质地次下,发虚,轻浮、多筋、药效甚微,食之乏味,且下锅一煮即烂。古往今来,均视温县山药这上乘珍品。

温县种植山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从整地、育苗、种植、管理、收获、贮藏,都有极严格的操作要求。在防止品种退化方面,作了许多尝试。远在明、清时代,温县山药品种以铁棍、白皮山药为主,其产量很低。1925年,温县农民许召兰、宋武堂、李令富等通过多次试验,先后从山西太谷、平遥一带引进了新山药种,种植后,不仅质量高,药效佳 ,而且产量陡增。近年来,更以科学方法,不断培育和选种,始终保持了山药品种的优良化。

怀山药120克,老母鸡1只(1000克以上),生姜3片,黄酒1匙,食盐半匙。母鸡活杀,去毛、剖腹、洗净、滤干、切块,内脏、鸡血均要,鸡肉之一半放人瓷盆,再放怀山片,上面再放另一半鸡块,淋入黄酒,加人姜片、精盐(宜淡),用旺火隔水蒸3小时,至鸡肉酥烂;饭前空腹饮汤,每次1小碗,日2次;鸡肉可佐膳蘸酱油吃,山药亦可食,或嚼后弃渣。

本方补肺虚,益五脏,强筋骨,润肌肤,适用于肺虚气短、体弱无力、久咳、畏冷等症。

怀山药,号称四大怀药之首,味甘性平,不寒不热,不润不热,可健脾补虚、固肾益精、宁咳定喘、益心安神、对身体虚弱、消化不良及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疗效,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今人由于营养过剩且运动不足,往往易患糖尿病,仅是怀山药可防治此症。


怀山药种植技术: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   一、植物特征:

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本。茎细长,绿色或紫绿色。叶对生或三叶生,叶腋间常有球形株芽,俗称“山药豆”。雌雄异株,穗状花序,花小黄色,果实三棱形,呈翅状,成熟后枯黄。地下块根圆柱形,长达1米左右,肉质,黄褐色,生有多条须根。块根入药。生长习性山药系深根植物,喜温暖潮湿环境,宜选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有灌溉条件的疏松肥沃砂质壤土栽培,宜连作盐,碱地不宜栽培。

二、栽培管理:

1、种植方法。用芦头或山药豆繁殖,芦头繁殖收药快,选个大山药豆也可获得同样高产。

芦头繁育。寒露至霜降节,将地下块根挖出后,把芦头折下15—20厘米在日光下略晒,促使伤口愈合,贮藏到窖内。第二年清明至谷雨节栽种。栽前施足底肥,深翻整地做畦,灌一次水,2—3天后顺畦按行距15—17厘米,将芦头平放到沟内,随后盖土搂平畦面,20—30天左右可出苗。

山药豆繁殖。白露至秋分山药豆长在脱落,挑选较大的贮藏在窖内,第二年清明节进行育苗。顺畦按行距20—27厘米,开深3—5厘米的小沟,均匀摆在沟内,然后覆土浇水。温度18--20℃左右,20—30天可出苗。当年秋后刨出芦头入窖保存,春季移栽大田。

2、田间管理。出苗前,在行间亩施入磷酸二铵50公斤或过磷酸钙100公斤,或适量腐熟的圈肥和尿素,以保障长期生长所需的肥力。出苗后,当苗高15—20厘米左右时插架使茎蔓向上缠绕生长,不太干旱时不要浇水,适时松土除草。芒种节后需水量逐渐增多,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大暑至立秋节是需水肥量较多的时期,应多浇水,处暑节后减少浇水次数。

3、主要病虫害。6—8月较多。山药炭疽病、山药白粉病,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或碱式硫酸铜4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一次,连喷2—3次。适宜年份也不发生病虫害。


三、收获加工:

寒露节叶枯黄后开始收刨。因为很深,可顺畦垄挖沟,将根全部刨出,折下上部芦头做种秧,药作部分用水冲洗干净,用刀刮去外皮,直接烘干或放缸内或坑内用硫磺熏(每百公斤鲜山药用硫磺1公斤)到山药通体出水珠时,取出放在网上,将水空净,晾到柔软时再摊到席上晒2—3天,(日晒夜收),然后堆起“发汗”3—5天,再晒到全干。如遇阴雨变色,可挑出用硫磺再熏,直至晒干入药。一般亩产干货350—400公斤。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